“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向钢管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从国家层面上讲,既要看到节能减排、兼并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也要看到需求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知识产权结构、分配结构等。从钢管行业自身而言,要看到钢管产品的下游(如机械加工行业,钢结构行业、电力行业、家具行业、建筑行业、管线、石油、化工、造船、汽车、煤炭等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需求疲软,应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是节能减排、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扩大内需,扎扎实实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钢管行业应面对国内外钢管市场需求萎缩的严峻形势,加之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煤、电、气、航、运等价格上浮,钢管企业可能合同减少,将造成一些钢管厂家无力承担亏损,不得不减产或退出钢管市场,特别是一些产能小、品种质量差、生产工艺陈旧落后、节能减排不达标的生产企业。而国际上大宗原料如铁矿石、焦炭、废钢等价格一再上涨,这也是国内主要进口的原料,无疑将带动管坯价格持续走高,这对钢管形成成本支撑并助推钢管价格走高。加上水、电、天然气、油等各种能源介质价格连创新高,高成本、高产量、高需求、低效益将是2011年后国内钢管市场的主要问题。所以必须改变发展思路,认真谋划发展定位,转变发展理念,实现与宏观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增长相接轨。
目前,各钢管企业都在总结自己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战略发展目标。无论是谈总结论发展,围绕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提高钢管行业集中度将成为钢管行业“十二五”生存的主题。准确寻找自己的市场需求定位、地域定位、产品流向定位、产业链定位、生产方式及品种规格定位、产量定位是企业发展的保证。
“十二五”期间,国内钢管行业仍处在产能过剩的局面在国内外市场没有全面复苏、落后产能没有退出之前,生产企业将竞争国内外有限的市场,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愈演愈烈。
预计“十二五”期间,无缝钢管企业拥有各种轧管机组将达到335套左右(目前含已知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超过3000万t。焊接钢管企业拥有各类焊接钢管机组约3000余套,产能在4000万t以上。“十二五”时期,我国先进的连轧管机组就将达到30余套,其生产能力约占1500万t以上。(2011年规划还有新的钢管机组投产),钢管行业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重环保、降成本、降费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将成为钢管行业的发展方向。钢管行业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钢管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已成为我国钢管发展的趋势之一。钢管行业必须通过全面技术创新,培育和拓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进行国际化经营,科学规划好国内外钢管市场布局,积极参与企业重组;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与国内外钢管上下游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巩固中国钢管行业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在全球整个大环境下获取生存和发展空间。做好这些工作,将会推动我国钢管行业实现健康、稳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我国钢管行业对出口的依赖度过高,近两年来又由于金融危机和"双反"导致我国钢管出口大幅下滑,这对我国钢管行业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预计“十二五”期间,钢管出口也很难恢复到2007年-2008年的水平。另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6月22日表示,将从7月15日起取消钢铁等行业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涉及钢材产品48种出口退税;此举将加大国内钢材产品市场调整压力。此次"出口退税"虽然没有直接涉及钢管行业,但钢管走势受目前影响因素太多,从长远预测也将是弱势的局势,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部分钢管企业今后可能会出现利润下滑局面。另有信息也显示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半内逐步取消钢铁等产品的出口退税,以限制行业产能。这无疑给钢管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出口带来影响。
总之,展望“十二五”期间,过去钢管行业具有的许多优势将不复存在;首先是国际市场的恶化;盲目产能式的扩张将进一步受到限制。2010年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危机虽然得以扼制,然而其影响远未消除,这些都将对中国的钢管(钢材)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另外,今后中国钢管产品出口也将会遇到越来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阻碍;而且人民币也正面临日益强大的升值压力。钢管出口将越来越困难,所以我们要不断增加钢管出口国和地区,增加出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