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世界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良好背景下,全球粗铜、不锈铜产量出现较大增幅,并为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恢复提供了强劲动力。钼作为小金属产品,2010年延续了2009年的上涨行情,价格表现出相对高位、窄幅震荡的运行态势。展望2011年,全球钼市将会进一步震荡走高。
2010年全球经济经历了企稳与复苏、政策刺激与退出政策的交替时期。在宏观经济环境大幅好转的背景下,受美元中长期持续走低的影响,国际资金开始追逐石油、农产品、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从而推动价格持续向上的良好走势。钼作为小金属产品,2010年也延续了2009年的上涨行情。
2010年钼市场分析
1.国际市场
(1)价格走势
2010年国际钼市场在供需相对平衡的状态下,价格呈窄幅震荡运行态势。据美国金属周刊(Metals Week)报道,2010年国际市场氧化钼平均价格为15.81美元/磅,与上年的11.13美元/磅相比,上涨4.68美元/磅,涨幅达42%。其中,氧化钼最低价出现在年初的13.10美元/磅,最高价出现在3月初18.9美元/磅。
纵观全年,2010年国际钼市场价格的活跃阶段主要集中在中国春节前后、西方夏休前后以及圣诞节前后,一季度在下游用户重建库存、LME引进钼期货等因素的支撑下,尤其是3月初受智利大地震的影响,为市场炒作钼价制造了机会,氧化钼价格一度推高至全年最高点18.9美元/磅。不过去年3月中旬钼价虚高,用户难以接受,导致价格下行。进入4月,钼价较稳定,但到5、6月份,由于市场被高估,行业人士心理预期变弱,需求缺乏,导致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三季度钼价出现小幅回升,主要是西方夏休之前备货以及中国主要钼产区遭遇洪水,一时间刺激钼价上扬。9月份,本应是传统的旺季,但因钢厂没有按预期进厂采购,导致市场预期扑空,钼价没有如期反弹。四季度受中国主要钼产区遭遇限电令,部分厂商实施限量供应等因素影响,钼价迎来一轮小高潮,一直持续到11月份;进入12月,市场总体较为平稳。2010年1-12月氧化钼月均价走势见图1。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钼铁价格也随氧化钼价格的变化而波动。据统计,2010年欧洲钼铁年均价为39.34美元/千克,较上年同期的26.98美元/千克上涨12.36美元/千克,涨幅为46%;美国钼铁年均价为18.58美元/磅,较上年同期的12.67美元/磅上涨6.33美元/磅,涨幅为50%;中国香港钼铁中幅价为37.97美元/千克,较上年同期27.79美元/千克上涨11.64美元/千克钼,涨幅为42%。
(2)市场供需状况
①全球钼产量同比增长10.4%
2010年全球钼供应量为23.22万吨钼,同比增长10.4%;供大于求1.08万吨钼。其中,2010年西方主要生产商产量有所增长,产量为11.56万吨钼,同比增长5.6%。2008-2010年西方主要钼生产商产量情况详见表下。
2010年Freeport公司的钼产量为3.2万吨钼,与2009年的2.5万吨钼相比,有大幅提升,增幅达30.6%,增长主要是由于冶金工业方面的需求增长。其中,自产钼销量达到3万吨钼,均价16.47美元/磅,均高于去年。2010年该公司每磅现金成本5.9美元/磅,较2009年的6.52美元/磅的成本有所降低。第四季度该公司钼现金成本6.36美元/磅,2009年同期则为6.84美元/磅。Freeport公司计划2011年自产钼销量为3.2万吨钼。
2010年智利国有铜矿生产商Codelco公司产量为2万吨钼,较上年产量下将8%,导致公司利润也出现下滑。产量下滑主要是因为2010年年初Codelco公司遭遇工人罢工以及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铜钼产品产量下降;前3季度公司共生产104.7万吨铜,同比下降8%;同期共生产1.5万吨钼,同比下降29%。
2010年Thompson Creek公司的产量为1.4万吨钼,销售量为1.3万吨钼。2011年公司计划生产1.36-1.50万吨钼,并计划销售1.36-1.54万吨钼。
2010年美国Kennecott公司的钼精矿产量为1.3万吨钼,较2009年增长23.1%,但远不及2006年的高产量水平。2010年第四季度Kennecott公司钼精矿产量4200吨钼,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22%。第四季度产量增长主要是由于该季度Bingham Canyon矿开采的原矿钼含量较高;此外,铜产量的增长也引发副产钼产量的增加。
2010年墨西哥集团公司的钼产量为2万吨钼,同比增长26.5%。2010年公司积极投资扩产,其中在墨西哥投资3000万美元,扩产Cananea矿山,该矿山新增钼产量为2000吨钼;在秘鲁投资10亿美元扩建Toquepala矿山和Cuajone矿山,两矿山新增钼产量分别为3100吨钼和500吨钼,扩建完成后两矿山的钼产能分别提高至7300吨钼和5800吨钼。
2010年智利Antofagasta公司旗下位于智利的Los Pelambres矿的钼精矿产量为8800多吨钼,较2009年增长26.3%。尽管原矿中钼含量仅为0.019%,低于2009年的开采品位,但2010年该公司的原矿处理量有所增加,钼产量因此增长。Antofagasta公司同时称,计划在2011年生产钼精矿9300吨钼,较2010年产量增长5.6%。
2010年Antamina矿山生产2835吨钼,同比下降53.4%。智利Collahuasi铜矿钼产量为4356吨钼,同比下降17.9%。
②全球钼消费同比增长11.3%
在钢铁产量增长的带动下,据英国商品研究所统计,2010年全球钼的消费量为22.14万吨钼,同比增长11.3%。其中西欧消费量同比减少21.2%,美国消费量同比增长47.6%,日本消费量同比增长22.5%,中国消费量同比增长2.3%。
2.国内市场
(1)价格走势
受国际钼市场的牵引和国内钢厂终端消费需求的强劲带动,各类钼产品价格紧随国际钼价走势,也呈现出窄幅震荡运行态势。据中华商务网统计,2010年1-12月国内钼铁(含钼60%)月累计均价为14.32万元/吨,与上年同期12.94万元/吨相比,涨幅11%。2010年1-12月国内钼铁月平均价走势情况见图2。
(2)供需状况
①中国钼精矿产量呈现恢复性增长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钼精矿产量为93599吨钼,同比增长0.1%。其中,河南省产量同比增长0.21%至46510吨钼,陕西省产量同比增长4.56%至17199吨钼,内蒙古产量同比增长41.92%至10505吨钼,以上地区产量占总产量的79.3%。考虑到2010年中国钼行业受国家行业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据笔者个人调查了解,估计2010年全国钼精矿产量约为8万吨钼。
②中国钼消费量小幅增长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钼进口量达到1.7万吨,出口1.95万吨,钼精矿产量按8万吨钼计算,可推算出2010年我国钼表观消费量为7.7万吨钼。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钼实际消费量预计为5.7万吨,其中国内主要钢厂钼铁实物消费量约为70000吨,折合金属量为4.2万吨钼,钼化工和钼金属消费量约1.5万吨钼;新增库存2万吨钼左右。
3.主要影响因素
(1)全球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是国际钼价"震荡上行"的决定性因素。
全球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为钼的需求增长提供了良好经济环境。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在经受了二战之后的最大危机考验后,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3.0%。其中,美国经济在2009年下半年摆脱了严重的衰退,2010年增长达到2.9%;日本经济增长1.3%左右;欧元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率为0.9%,是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体的最低增长率;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将保持高增长率,中国经济增长9.2%,印度经济增长7.9%。全球实体经济的危机明显下降,整体经济呈现持续恢复性增长态势。
同时,中国经济保持了回升向好的势头。2010年中国经济经历了"最为复杂的一年",但经济却实现两位数增长,创下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从季度数据来看,一季度GDP增长11.9%,二季度增速回落到10.3%,三季度经济增长9.6%;第四季度增长9.8%。
(2)全球粗钢不锈钢产量出现较大增幅,尤其是中国不锈钢快速增长,为钼行业的需求恢复提供了强劲动力。
经济复苏带动全球粗钢产量大幅增长,全球粗钢产量在经历2008年、2009年的降幅后,2010年超过危机前水平。据国际钢铁协会数据统计,2010年全球66个产钢国的粗钢产量为14.14亿吨,同比增长15%,创全球粗钢产量新纪录。其中美国粗钢产量为8060万吨,同比增长38.5%;欧盟为1.73亿吨,同比增长24.5%;亚洲为8.81亿吨,同比增长11.8%。
同时,2010年全球不锈钢产量也表现出强劲复苏。据国际不锈钢论坛(ISSF)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前3季度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为2300万吨,同比增长29%。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报道,2010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为1125.6万吨,同比增长27.84%。不锈钢表观消费量940万吨,同比增长14.36%,尤其是双相不锈钢和含钼不锈钢产量大幅度增加,分别达到24455吨和315925吨,同比增长50%和62%。
(3)在世界经济复苏预期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钼与其它有色金属一样,兼具稀缺的商品属性和投机、避险的金融属性,在目前世界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量注入流动性的情况下,已不再是单一的工业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已肩负起了抵御通货膨胀,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
(4)LME钼期货的增设也让2010年的钼市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并对现货市场供求关系、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产生一定影响,从而造成全球钼市场出现频繁波动性。
(5)其他人为及不可抗力因素也对钼市场产生阶段性助推作用,包括国家的宏观调控、进出口政策调整以及来自国外的反倾销等政策的变化,都在不同阶段对市场产生波动性影响。
2011年钼市场展望
1.价格预测
基于对世界经济和钢铁行业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的判断前提下,预计2011年全球钼市场将进一步呈现震荡盘升格局,价格将会好于2010年。预计2011年全球钼需求将增长7.2%,供应增长6.5%,钼需求增长速度将高于供应的增长速度。全年国际市场氧化钼价格在18美元/磅左右,国内氧化钼价格在2500元/吨左右。
2.预测依据
(1)从宏观经济看,2011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2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上调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报告称,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力度比预期更为强劲,但各地区复苏速度不尽相同;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3%。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4%;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增长2.4%;日本增长2.2%;欧元区国家增长1.6%;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预计经济活动较为活跃,增长6.3%;中国增长9.7%;俄罗斯增长3.4%。
(2)发达国家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对钼的需求有望逐步恢复。
众所周知,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传统的钼消费大户,尤其是欧洲,几乎没有大型钼矿,资源自给率较低,钼资源主要依赖进口。在欧美国家钢铁行业逐渐恢复的作用下,其对钼的恢复性需求有望增加,并推动全球钼行业进一步复苏。
(3)新兴发展中国家钢铁产业结构升级,将增加对钼的需求。
发达国家钢铁行业处于成熟期,增长潜力有限,钢铁行业对钼的需求基本饱和,需求增长以短期恢复性增长为主。而发展中国家钢铁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特别是中国,不锈钢产量和合金钢产量占比的快速上升,为未来钼的消费提供了潜在动力支持。因此,从经济发展和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来看,新兴发展中国家将是钼需求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
(4)随着钼新用途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石油管材,催化剂、电力行业、能源行业、航空航天、核电、海水淡化装置,城市管道等行业的钼消费量继续增加。
(5)"中国因素"对全球钼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目前,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钼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成为全球钼产量和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全球钼的价格具有重要影响,"中国需求和供应"因素已经成为全球钼价变化的重要推动力。
(6)政府政策、汇率及其他不确定因素也将对钼市场产生波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