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时间:2011-9-23---2011-9-25
举办展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场馆(琶洲馆) 中国广州市阅江中路380号乘车路线
所属行业:建材五金
展会面积:14300平方米
展会城市:广东 | 广州市
主办单位:广州斯洛伽特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广州斯洛伽特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展会规模:预计展览面积14000平方米
所用展厅:14.1(C区),15.1(C区)
展会简介
遮阳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危机越来越凸显,阶段性的能源紧缺已经发生。新的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和使用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节约能源和创造可再生能源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切实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如何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各国政府重视的问题。就国内市场而言,中国现有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大多数节能表现不理想,有130亿平方米需要立即改进并尽快得以实施。到2020年计划新建建筑物总计300亿平方米。以上巨大的工程需求更多的节能环保建材。而在国际市场上,东南亚等新型市场的需求日益旺盛,欧美等成熟市场的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如此巨大的市场,必定会给相关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利益。
而作为知名的遮阳贸易平台, GZ RTB更是成为了建筑公司,工程公司及房地产开发商的首选平台。2011 GZ RTB也将为供需双方提供更好的商贸机会,对所有的参展企业予以更深层次的考察及筛选,以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门业领域:
近几年亚洲各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亚洲门及门禁行业也随之逐渐壮大,处处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中国更是这股经济大潮中世界瞩目的焦点。全球门及门禁企业都开始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及产业化进程的持续进行,加之能源短缺的事实和节能意识的加强使中国市场对高技术、高品质门禁系统及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
就国内市场环境而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自动门、车库门、工业门大国,仅自动门年均安装量占全球安装总量的30%以上,2006年,我国自动门、车库门、以40%的水平高速发展,至2010年全球自动门、电动门需求量在超出10000万门,我国自动门、电动门需求量在超出1500万门,巨大的需求量为自动门、车库门、工业门厂商及配套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GZ RTB 2011年展望
R+T ASIA 是目前亚洲地区唯一针对卷帘、百叶窗帘及遮阳产品行业的专业贸易展,2005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就是在广州成功举办。其效果得到所有客户的肯定,也为R+T ASIA 六年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从2006年R+T AISA移植到上海后,广州作为全球贸易中心的城市,再也没有举办过专业的遮阳展。应市场需求,客户要求,公司决定 GZ RTB 2011的展会将于9月23-25日在广州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举行。展会伊始,企业的参展热度非常之高,众多海内外企业纷纷要求参加,以期达在这一专业的平台占更据更为有利的一席之地。
中国政府在金融海啸发生之初就大举投入的基础建设方面的资金,也使中国的节能建筑成为核心的潮流。遮阳作为目前最行之有效且经济的节能方式也越来越被中国建筑师、房地产开发商、工程公司所重视。这一强大的推动,为 GZ RTB 2011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
同时主办方将继续不遗余力的提升展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打造亚洲遮阳与门禁的另一超级航母。
拉内需 保增长 广州遮阳及门禁展顺时而动
2010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年,也是遮阳及门禁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中国人口处于净增长期,城镇化建设加快。现代化、工业化进展加速的基本国情及华南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大批商业及民用房产的开发和建设,将进一步拉动建筑遮阳及门禁系统产品的需求。广州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经济环境逐渐好转。现在的消费市场就像雨后春笋般往外冒,可以预见未来的2-4年将会成为一个飞速的增长期。地产行业会一齐热起来遮阳技术与建筑节能及门禁系统也会跟着成为一个热点,五花八门的门类,功能越来越齐全完善,温馨、时尚、健康、环保、实用,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取代传统的门窗呼之欲出,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联系方式
电话:020-34780489、34780490-802,803,806
传真:020-34780489、34780490-807
联系人:李小姐,张小姐,余小姐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