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上海医药港股屡创新低 内斗门消极影响未除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08-03  浏览:


  自从今年5月在港上市以来,上海医药H股股价屡创新低,8月2日盘中又探底创出15.7港元的历史低价。


  分析人士认为,上海医药内部体制改革中内讧不断是导致其股价萎靡不振的主要症结。


  8月2日,上海医药H股盘中一度下探至15.7港元的历史低价,但在尾盘急速拉升翻红。截至下午收盘,上海医药H股翻红于16.48港元,微涨2.23%。


  股价走势基本是节节下挫的上海医药H股,自7月上旬以来更是出现连续大幅度的下挫,其7月6日至今的跌幅已经达到约24.58%.8月1日,上海医药H股更是一路向下大跌,收盘跌幅扩大至6.71%,创下上海医药H股上市以来的最大跌幅,报收16.12港元。


  8月2日上海医药A股表现也不佳,报收15.91元,跌1.18%.5月份以来,上海医药A股也是节节下探,已经跌去了22.39%,目前股价较6月20日创下的15.48元阶段性底部已经不远。


  上海医药的股价萎靡不振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内讧不断。据媒体报道,两个多月前,上海医药爆出“举报门”。两封举报信让上海医药遭受了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而深陷“内斗门”的上药副总裁葛剑秋,早在6月底就传出离职的消息。不过日前,葛剑秋在辞呈即将生效前又改变主意,撤回辞职申请。


  据悉,葛剑秋2009年3月从瑞银转投上海医药,一直掌管重组并购事项,是2009年新上药重组、2011年40亿元收购中信医药、5月底上药登陆港交所等动作的指挥人之一。


  但恰恰是因为对中信医药的收购事件,让葛剑秋陷入漩涡之中。有媒体报道称,今年5月初,接连有两封举报信寄往上海市国资委,称中信医药收购溢价PE倍数达25倍,定价过高,有国有资产流失之嫌。


  紧跟着,有调查组前往上药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在公司高管范围内口头通知,上述资产运作一切都合规范。但当葛剑秋知道是被内部人士举报后,一气之下便递交了辞呈。近日葛剑秋又回归职位,直言“并非为了自己而复职,而是要与集团内的国企旧习气斗争”。


  分析人士指出,自2009年新上药重组以来,虽然上市公司高层经历大换血并引进若干市场化新人,但老国企体制仍构成强大阻力。葛剑秋也是新上药“改革派”的力推者。


  湘财证券分析师陈国俊预计,上海医药2011~20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1元、0.98元和1.24元。上海医药2011年起围绕工商业垂直一体化的整合仍在持续并逐步升级,效果有望逐步显现,加之H股融资完成后工商业领域的扩张和并购将加速,由此将推动公司盈利水平持续向好。


  但分析人士也指出,虽然有较好的成长价值,但若体制之弊导致的“内忧”不能尽快顺利解决,上海医药未来股价表现仍难言乐观。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