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H&M服装成“黑榜”常客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08-18  浏览:


  快时尚品牌H&M再次登上黑榜,这是最近一次上海质监局对一批服装抽检时公布的,这个结果让不少H&M品牌的消费者再次“受伤”。


  本次抽检结果显示,部分针织T恤衫和衬衫存在质量问题。其中,抽检的54批次针织T恤衫中,有6批次不合格,问题包括纤维含量、甲醛、pH值等指标不合格。另外,还抽检了52批次衬衫,有3批次产品被检出纤维含量、pH值和染色牢度不达标。


  在不合格产品中,H&M一款货号为542944/2011.3的针织休闲上衣“榜上有名”,而就在前不久,广州市工商局公布的2011年二季度流通领域休闲服装商品抽样检测中,H&M也被检出存在质量问题。H&M上海公关部负责人解释,H&M货量极大,质量控制难免百密一疏,国内外标准确有偏差,但其在国内销售的商品都依据中国标准,且每年都会相应调整检测标准。今年8月起,旗下纺织产品已经实施新国标,将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pH值范围从4.0~7.5修改为4.0~8.5。上海质监部门通报pH值超标的上衣检测值为8.6,按先前的标准来说高出不少,但仅比新标准高出0.1。


  据业内人士介绍,不只是H&M一家,快时尚品牌“屡教难改”,包括ZARA(飒拉)等品牌在内的诸多快时尚品牌一直都是质量黑榜上的常客。今年5月,西班牙服装品牌ZARA陷入质量风波。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8月以来,ZARA的产品在中国至少7次被检测出有问题。然而,面对质疑,ZARA却屡屡沉默以对。


  业内人士表示,快时尚品牌本身非高端,货量大、周期短,一件衣服从设计到上市有的不过两周时间,在质量控制上可能存在疏漏。随着近年来此类品牌大举进入国内并深受年轻消费者青睐,以及监管部门抽查力度的加大,快时尚服装质量问题也频频被曝出。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国内外对服装的检测标准不一,但在中国销售的产品需遵循中国标准,必须对中国标准加以重视。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