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国内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出台,国家大力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瞄准这一领域广阔发展前景的大全集团也加快了进军的步伐。
日前,大全集团向外界宣布,其决定进一步完善其太阳能开发的产业链条。从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到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直至太阳能电站的研发,其正在构建一条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完整的太阳能开发产业链。
“仅这一条生产线,每年就可以生产60至70兆瓦的多晶硅电池片,预计到明年年底,我们的产量将达到1000万兆瓦,一年的产值将达到60亿元。”大全太阳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大全太阳能有限公司,看到了这条不足40米的生产线,一片片的电池片在经过刻蚀、氮化硅沉淀、丝网印刷、制绒、扩散等种种工艺后,被整齐地放在一个特制的盒子里。据介绍,这样的生产线,大全太阳能有限公司一共有四条,三条生产多晶硅电池片,一条生产纯度更高的单晶硅电池片,预计今年9月底前将这些生产线全部调试完毕,投入生产。
虽然车间里只有零星几个工人,但他们都穿得很“严实”。“生产车间必须保持恒温、恒湿、无尘的环境,所以进入车间必须穿上专门的工作服。”据该负责人介绍,该企业的流水线作业很快,平均1.5秒就能生产一片电池片,并且合格率在97%以上,“这样一片电池片,每年能转换6度电。现在一天的产量相当于过去一个月的产量。”
“大全建立的是一条以高品质硅料为基石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这在全国都是为数不多的。”大全太阳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维楠说。在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成本中,硅片所占比重最大,将近80%。然而曾经比黄金还要昂贵的硅料价格,一度成为光伏企业发展的瓶颈。但2008年的经济危机,又让异常火热的多晶硅市场骤然降温,大部分光伏企业都因此而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因此,建立从硅料、硅片、电池片再到太阳能组件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也是大全集团经历那次危机后得出的抵御风险的有力之举。
近日,据相关媒体披露,《“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意见稿指出,到2015年,我国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规模要达到10吉瓦,而去年我国装机容量尚不足500兆瓦,这也意味着在今后的几年中,我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2吉瓦。
此前,我国的光伏产业一直依赖于出口,中国国内光伏市场的份额尚不足企业的10%。但《规划》意见稿或将改变这一格局。年增2吉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西班牙一年的安装量,对国内光伏市场的开启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国内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的前景,给大全集团打了一针兴奋剂。自2007年涉足新能源领域以来,大全集团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先后在重庆万州、南京江宁和本土扬中相继组建新能源产业基地,总投资将近65亿元。
而此次建立从硅料、硅片、电池片再到太阳能组件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其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市场动态,避免盲目生产,达到最大限度防范风险的目的。同时,随着其多晶硅产量的不断提升,太阳能电池片制造成本逐渐降低,也将进一步树立其在太阳能光伏行业的竞争优势。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