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移动签署的《共建智慧城市合作框架协议》,在2011年至2013年间,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移动围绕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上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为指导,双方将开展持久深入的合作加快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8月5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移动在上海签署了《共建智慧城市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在2011年至2013年间,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移动围绕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为指导,双方将开展持久深入的合作,加快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继2009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此次签约把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移动的全方位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韩正,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奚国华共同为“中国移动上海无线城市综合应用平台”揭牌。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李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奚国华作致辞,上海市政府秘书长洪浩主持签约仪式。
在合作中,上海市政府将充分发挥在政策扶持与资源统筹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国移动在通信网络、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领域内的服务能力和产业影响力,以“无线城市”助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双方共同努力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信息资源有效共享、政府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市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城市经济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并非国内唯一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但上海对智慧城市的定位显然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在上海的“十二五”规划中,“智慧城市建设”占据了很重要的篇幅,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就曾表示:智慧城市“是比公路、铁路更重要的基础设施。”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人士也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条件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现代化的空港等等,它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本身就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物理基础。”
中国移动三年内将投入超过130亿元,加大对上海信息通信产业的参与和支持力度,建设精品无线城市,支持上海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上海市政府把中国移动作为承担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和“无线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将在政策扶持、资源共享、业务推动等方面积极支持中国移动在上海的业务发展,促进“无线城市”的加快建设和发展。
在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移动)来看,无线城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基础网络建设的问题,“你为用户服务什么,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市民要求无线城市带来什么?这很重要。”
四网协同,构建国际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根据合作协议,中国移动将构建GSM、TD-SCDMA、TD-LTE与WLAN“四网协同”的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无线城市宽带网络,满足上海经济高速发展后的新信息通信需求。
在工信部主导下,今年TD-LTE将在上海进行扩大规模的技术实验。上海移动今年将新建约220个TD-LTE室外基站与室内覆盖系统,规模覆盖浦东张江与陆家嘴、人民广场、徐家汇等核心商圈约20平方公里区域。
在WIFI建设上面,中国移动将在2013年以前在整个上海建设网络接入点超过9万个。在主要的交通站点、政府重要服务窗口、大学、医院、会展中心、商务楼宇等实现超过80%的覆盖。目标是建设一个精品的无线城市,在WIFI的网络覆盖上实现国内领先。
据了解,上海市政府已经在对哪些属于WIFI重点区域进行大规模的摸底,并将对上海移动的WIFI建设给予推进和协调。
2G与3G网络将协同建设无线宽带精品网络,2011年扩建基站超过2000个,使兆级无线宽带服务覆盖全市70%地域,到2013年新建超过7000个基站与室内覆盖系统,实现大型楼宇90%深度覆盖,完成包括高铁在内的交通线路通信信号全覆盖。中国移动还将重点覆盖工业园区、商务楼宇、住宅小区等区域光纤网络。
2013年前,上海移动对现有1.1万座2G基站中的30%进行主设备升级,将使信号的切换更加平滑、无缝。此次进行升级、改造或者替换的设备,有望降低50%的能耗。同时,设备更加小型化、景观化,昔日高高的铁塔可能“变成”一棵大树或者一座凉亭;如果把原有基站比作一台冰箱大小的话,新基站仅有一台DVD大小。并且,这些设备后向兼容性强,将来可以平滑过渡到4G技术。
在四网之间,通过智能平台,根据业务属性智能分配用户的通道;同时,四网的认证计费也将统一。
此外,上海移动还正与通信制造商共同研发能兼容GSM、TD-SCDMA、WLAN和TD-LTE四网的多模终端(包括手机、上网卡、上网本、平板电脑等),让用户可以实现在四网之间的自动切换。
上海作为中国移动CMNET互联网三大核心节点之一,上海移动也将提升上海对全国以及周边国家地区互联网的服务能力,预计到2013年国际出口带宽将达到300G。双方将积极在上海扩建国际通信关口局,进一步助力上海打造亚太通信枢纽。
“中国移动将围绕TD-LTE、云计算、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等领域,大力推动上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发展。”上海移动有关人士说。
中国移动将在上海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2013年数据中心机架总数将达到3500个,其中具有云计算能力机架占总数的30%,使上海成为全国云服务中心;建设物联网综合业务平台,力争2013年在上海物联网应用终端超过百万量级;进一步推进上海视频基地建设,促进上海网络视听、互动娱乐、数字媒体等信息服务产业发展。
建设综合应用平台,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化应用
在协议中双方还确定,将“围绕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共同推进重大信息化应用和新技术新业态的示范应用。”
这些重大信息化应用和新技术新业态示范应用,覆盖了市民健康管理、优化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优化社区事务受理模式、加强交通各行业信息共享、推动公共事业账单电子化、提升政府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政府效率、提升上海口岸整体运行效率等多个方面。
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载体,就是上海移动正在建设的无线城市综合应用平台,其中包括“一揽子”民生信息服务,“一键式”便民服务和“一站式”政务服务。
“无线城市综合应用平台主要是提供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信息,实现智能化程度管理的一项基础设施。可以说是水电煤以外的又一项基础设施。”上海移动有关人士解释说。
无线城市综合应用平台的发展方向与地方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在上海,无线城市综合应用平台首先着眼于服务民生。
目前,平台提供了十大类60多项移动信息化应用,涵盖政府信息、交通信息、公共事业费用的查询、生活服务、旅游、教育、就业、医疗等诸多领域。实际上,这其中一批日常民生服务的应用已经展开。7月,皮克斯25年动漫展在上海举行,上海移动将在无线城市中正式推出的票务应用系统,担任了皮克斯动漫展独家票务销售。今年,上海移动还与考试院合作,向用户免费提供考试信息查询,前期三次12580信息查询推出以来,有十几万的用户查询量。
上海的社区化建设目前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基于上海的这一大特点,上海移动在无线城市建设当中,将加大社区信息化建设,包括居民日常健身活动的场地信息,乃至社区医疗信息,都将成为上海移动无线城市中便民服务的重要内容。
提升上海的城市智能化管理,是无线城市综合应用平台建设的另一个关注点。上海移动将围绕城市安全关键领域,加快食品药品追溯、危险源监测、消防设施监测等城市智能管理信息应用建设,协助提升政府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移动将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门户、港口数据中心以及航运信息化示范应用建设,共同促进智慧城市重点应用的推广。
据上海移动有关人士介绍,中国移动上海无线城市综合应用平台的建设将有别于传统的互联网门户,强调全流程的支撑。“比如我会在无线城市当中把电子商务当中的手段结合进去,用户既可以查询,也能完成相应的支付。这就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另外,无线城市涉及的信息量巨大,应用极多,从提升用户感受角度,上海移动将对用户提供个性化功能的支持,用户可以对界面、功能、菜单等等实现自己喜好的设置。中国移动上海无线城市综合应用平台将包括无线城市的核心管理平台、业务展现平台、能力子平台、内容管理平台、客户端适配平台,实现无线城市各种应用的统一接入、统一鉴权、统一计费。
对于无线城市综合应用平台、无线城市示范区等的建设,上海市政府将负责要求政府各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向无线城市门户平台开放政务信息、社保、公积金、水电煤气、交通违章、物价、税务等民生服务资源。双方还将共同面向全体市民加强智慧城市的宣传,促进智慧城市重点应用的快速推广。
无疑,政府的积极参与,将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与加快上海移动无线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服务升级,可持续发展的用户基础
在此次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移动的《共建智慧城市合作框架协议》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感知”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上海移动提出了一个服务口号:我们全心全意,愿您十分满意。希望客户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上海移动是在贯彻落实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理念。
“上海移动在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实际上,我们在客户服务上每年的成本非常高昂,仅客户中心就有几千名员工,在营业渠道280多个营业厅也是一两千个人,公司几乎一半的人都在做一些客户接触点方面的服务。”
今年3月,上海移动再次升级自己的服务体系,推出“四心”服务,即“透明计划更放心、绿色计划更安心、便捷计划更贴心、质优计划更称心”。通过“四心”服务,推动上海绿色通信环境建设,推进通信业务办理便捷化,建设优质通信网络。
针对百姓关心的透明消费问题,上海移动通过透明扣费、透明定制、透明流量等举措,使用户放心消费。移动用户第一次订购某包月数据业务或每次订购点播业务时,将收到扣费提醒;选购包月类增值业务时,将需要经过二次短信确认才能定制成功。
为方便用户明白放心消费,上海移动向用户提供了免费的手机上网流量提醒服务,用户通过短信也可随时了解当月流量使用情况。
针对出境用户普遍担心的国际漫游流量费问题,上海移动向出境客户推出GPRS暂停服务,客户可通过短信或国际客服热线暂停手机上网功能。
在窗口服务方面,上海移动的营业厅业务办理等候时间平均已不超过10分钟、10086热线人工服务接通时间平均已在15秒以内,网站、短信营业厅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用户可办理所有移动业务。上海移动还开通了“银行卡、信用卡话费代扣”服务,这种“自动化付费模式”服务已覆盖上海10个银行。
“不良信息,统一举报”、“手机病毒,事前防范”、“副号随意换,烦恼一扫光”等绿色计划的举措,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信息安全。
通信运营企业本身就是服务型企业,这就决定了服务在上海移动的重要性。而从上海这座城市的战略目标看,上海也需要不断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上海移动服务质量的不断跃升,是整个上海通信行业的一个缩影。实际上,从用户感知来看,上海通信行业的服务水平在上海各个行业中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上海通信行业服务能力与质量的不断提升,也将带动上海整个社会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的进步。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