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6月,随着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宏观调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作为原材料产业,有色金属工业也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产业规模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
一、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
今年1-6月,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下同)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2.3%,增幅比全国工业增加值增幅低2个百分点。
(一)产品产量平稳增长。今年1-6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655.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27%,与“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13.8%相比,出现明显回落。其中,精炼铜251.9万吨、原铝868.6万吨、铅219.7万吨、锌252.9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54%、4.40%、23.50%和2.14%。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六种精矿金属含量355.6万吨,同比增长11.74%。其中, 铜精矿金属含量59.1万吨,同比增长11.00%;铅精矿金属含量110.1万吨,同比增长23.11%;锌精矿金属含量180.1万吨,同比增长7.00%。氧化铝产量1736.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8.03%。铜材产量为477.6万吨,同比增长17.87%;铝材产量为1113.8万吨,同比增长26.7%。
(二)实现利润明显增长。今年1-5月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下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67.1亿元,同比增长37.1%。今年1-5月,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54.2亿元,同比增长42.4%,增幅比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幅高14.5个百分点。
(三)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今年1-6月,有色金属工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1.9亿元,同比增长15.0%,占18.1%;有色金属冶炼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5.2亿元,同比增长33.7%,占44.4%;有色金属压延加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0.1亿元,同比增长29.0%,占37.5%。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总额的比例为1.56%,增幅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高2.6个百分点。
(四)出口形势继续向好。今年1-6月,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76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73%。其中:进口额54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87%;出口额21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28%。进出口贸易逆差额为334.5亿美元,同比增长0.28%。
二、上半年运行分析
从上半年运行情况看,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产品产量和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依靠冶炼产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整个行业运行中呈现以下特点和问题:
(一)成本上升较快,经营压力增大。煤电油运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有色金属企业成本上升幅度大于收入上升幅度,有色金属企业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同时,有色金属行业的利润向拥有资源、能源的企业集中的态势进一步显现。
另外,随着国家实施抑制通货膨胀的金融政策,国内银行银根紧缩,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经营压力逐步增大。
(二)新开工项目增速下滑,投资趋势向西部转移。有色金属行业新开工项目投资额呈下降趋势,二季度降幅比一季度放缓。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项目投资向西部倾斜的态势明显,其中西部12个省区新开工项目投资额为1269.7亿元,占全国有色新开工项目投资51.4%。新疆占全国有色新开工项目投资的比重达到16.7%;青海占全国有色新开工项目投资额为15.2%;内蒙古占全国有色新开工项目投资额为5.1%;广西占全国有色新开工项目投资额为4.9%。
(三)价格整体窄幅震荡,不同品种价格分化明显。今年1-6月,全球有色金属价格整体呈现较强的区间震荡运行特征,国内市场价格走势总体弱于国际市场,第二季度国内外市场价格比第一季度出现小幅回落。一季度铜价创历史纪录,二季度呈震荡下行的态势。有色金属各金属品种的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价格的因素出现分歧。铜、镍等我国短缺金属品种上涨,我国陆续出台的控制通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铜价进一步上涨;电解铝的涨幅明显低于其它金属品种价格的涨幅,而且主要是受成本上升推动;钨、钼、锡、锑、稀土等稀有金属品种价格大幅上涨,是受我国陆续出台合理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政策影响。
(四)电解铝行业成本上升,利润明显下降。今年1-5月,由于电解铝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及成本上升的影响,铝冶炼企业(包括电解铝和氧化铝)实现利润52.2亿元,同比下降23.6%。随着国内电力价格上调,电解铝成本不断上升。初步测算,6月份国内15个省的电价上调后,电价平均上涨2分/千瓦时,再加上碳素制品价格上涨,电解铝的制造成本上升300元以上,电解铝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目前中东部地区以及四川、广西、贵州等地区企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产业的利润向拥有煤-电-铝一体化企业集中的态势进一步显现。
三、下半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趋势
初步判断,2011年下半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预计今年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幅在10%左右;随着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特别是美元债务上限未决以及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会更加突出,加上下半年国内对有色金属需求处于旺季,有色金属价格总体将处于高位震荡格局,企业经济效益将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但随着国内铜铝加工产品出口增加,以及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将会有所增加。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现有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有色金属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行业准入条件及相关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加强有色金属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土地、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政策的衔接。
(二)积极引导投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遏制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积极引导能源短缺的中东部地区产能有序向能源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逐步推进城市老有色企业转型或环保搬迁。优先在中西部资源所在地新建铅锌冶炼项目。在沿海地区,利用进口原料有序布局建设若干铜、镍基地。选择条件合适的区域,依托拆解园区,充分利用国内外废杂铜、铝资源建设若干规模化的再生金属基地。
对于保护性开采的稀有金属特定矿种,原则上不再布局新的冶炼能力。依托龙头企业,积极构建具有采、选、冶、加完整产业链的产业基地。在副产铟、锗、镓等稀有金属的企业,鼓励延伸高附加值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总体要求,降低有色金属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大力推广高效节能采选工艺和设备、自热强化熔炼工艺、低温低电压铝电解节能技术、湿法冶金节能先进技术等。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国家已明确规定的落后工艺装备,做到按期淘汰,严格执行限制类和淘汰类电价加价政策。中央财政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按《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给予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职工安置和企业转产等问题。鼓励企业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
(四)加快推进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工作。《有色金属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出要对15家电解铝厂进行直供电,目前只有7家签订了直供电协议,要加快推进此项工作。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