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指标发展情况
(一)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
2011年1-11月,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073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1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
图1. 2008-2011年各月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比较
(二)用户发展
2011年11月,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006.9万户,总数达到126175.0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减少12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134.4万户。
1.固定电话用户:1-11月份,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792.6万户,达到28641.5万户。固定电话用户中,无线市话用户减少1005.9万户,达到1857.3万户,在固定电话用户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底的9.7%下降到6.5%。
图2. 2008-2011年固定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
2.移动电话用户:1-11月份,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11633.2万户,达到97533.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中,3G用户净增7168.0万户,达到11873.2万户。
图3. 2008-2011年移动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
3.互联网用户: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1-11月份,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2880.2万户,达到15509.3万户,而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了29.9万户,达到560.3万户。
图4. 2008-2011年互联网用户各月净增比较
二、业务结构分析
(一)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图5. 2010年1-11月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图6. 2011年1-11月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2011年1-11月,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651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69.83%上升到72.34%;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249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5%,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30.17%下降到27.66%。
(二)本地电话业务
表1. 2011年固定本地与移动本地通话量比较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1年 1-11月 | 2010年 1-11月 | 增长率(%) |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 | 亿次 | 3293.8 | 4024.5 | -18.2 |
其中:传统固定电话 | 亿次 | 3063.7 | 3463.1 | -11.5 |
无线市话 | 亿次 | 230.1 | 561.4 | -59.0 |
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 | 亿分钟 | 17727.8 | 15568.2 | 13.9 |
2011年1-11月,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8.2%,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比上年同期增长13.9%。
(三)长途电话业务
表2. 2011年固定长途与移动长途通话量比较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1年 1-11月 | 2010年 1-11月 | 增长率(%) |
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 | 亿分钟 | 790.8 | 988.6 | -20.0 |
其中:IP通话时长 | 亿分钟 | 233.9 | 317.2 | -26.3 |
移动长途电话通话时长 | 亿分钟 | 4616.7 | 3629.4 | 27.2 |
其中:IP通话时长 | 亿分钟 | 556.6 | 598.6 | -7.0 |
2011年1-11月,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比上年同期下降20.0%,而移动长途电话通话时长比上年同期增长27.2%。
三、地区发展比较
(一)东、中、西部比较
1.东、中、西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比较
2011年1-11月,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5%、10.5%、12.7%。
图7. 2010-2011年同期东、中、西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
2.东、中、西部净增固定电话用户比较
与上年同期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固定电话用户减少数量均有所下降。
图8. 2009-2011年同期东、中、西部净增固定电话用户
3.东、中、西部净增移动电话用户比较
与上年同期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净增移动电话用户进一步上升,东部地区最为明显。
图9. 2009-2011年同期东、中、西部净增移动电话用户
(二)分省情况
1.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图10. 2011年1-11月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2.固定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图11. 2011年11月固定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3.移动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图12. 2011年11月移动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