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2-23  浏览: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4万户农村居民家庭和6.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如下:


  一、农村居民收入


  (一)人均纯收入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增长17.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


  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同比增加532元,增长21.9%。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0.3%。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达42.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


  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2520元,增加289元,增长12.9%。其中,人均农业纯收入1897元,增加173元,增长10.0%。收成好、价格高是农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据测算,2011年农村居民出售农产品增加的收入中,六成来自于价格上涨因素,四成来自于出售数量增加因素。人均牧业纯收入463元,增加107元,牧业收入在2009年和2010年出现连续下降后,增速大幅度回升至 30.1%。这主要是牧业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生猪价格大幅上涨所致。


  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702元,增加101元,增长16.7%。其中,人均第二产业纯收入193元,增加11元,增长5.8%;人均第三产业纯收入509元,增加90元,增长21.4%。


  人均财产性收入229元,增加26元,增长13.0%。


  人均转移性收入563元,增加110元,增长24.4%。受农村养老保险等政策全面推进的影响,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增速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收入190元,增加77元,增长68.6%。


  (二)人均纯收入中位数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6194元,比上年增加995元,增长1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比人均纯收入低783元,但增速高1.2个百分点。


  2011年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但棉花、土豆等部分农产品价格急跌也造成部分农户减收,甚至亏损,拉低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二、城镇居民收入


  (一)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加2701元,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增速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人均总收入各分项增长情况如下:


  人均工资性收入15412元,增长12.4%。主要是绝大多数地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部分地区继续规范落实津补贴制度,部分企业提高了职工工资及奖金。


  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0%。一是全年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个体经营者人数增加;二是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提高,税赋降低。


  人均财产性收入649元,增长24.7%。主要是受出租房房租涨幅较大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增长较快。


  人均转移性收入5709元,增长12.1%。主要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比上年增加2279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低2692元,增速低0.6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影响,城镇低收入户收入增速较高;同时高收入户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所以中等收入户增速相对较慢。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2010年该收入比为3.23:1。


  图1 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比较情况(元)


  图2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


  图3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构成

 


  图4 历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

 


  图5 历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注:城镇居民使用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使用人均纯收入。以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进行比较。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