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武钢加大辅业 鞍钢趁机进军武汉市场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3-26  浏览:


  当武钢认为钢铁主业利润渐薄,宣布将以390亿元投资包括养猪在内的非主营业务之时,鞍钢却悄然在武钢的大本营武汉布点设厂。


  3月18日,鞍钢精品冷轧钢材生产武汉基地正式开建(即“钢材剪切激光拼焊”基地),目标是为华中市场的东风、昌河、长丰等车企供应钢板。


  看中武汉和华中市场的不仅是鞍钢。国内“钢铁业一哥”宝钢早已在武汉排兵布阵。十多天前,年产60万件的武汉万宝井汽车部件公司正式投产,宝钢金属有限公司占股25%,是其第二大股东。


  自2005年开始,宝钢先后在武汉沌口建立了板材剪切中心、华中贸易公司。去年11月,宝钢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供应的武汉制罐厂也开始建厂。


  在全球经济下滑、钢铁业利润大幅下降之际,正略钧策钢铁冶金研究部副总经理胡煜认为,国内钢企巨头在巩固既有市场的基础上,纷纷跑马圈地,进军高端用钢市场,以抢占市场份额,增加产品附加值。


  艰难的突围


  今年3月初,武钢高调宣布将投巨资种菜养猪,打造“武钢牌”,借以发展武钢的非钢产业,让其有一个长足发展。


  2011年宝钢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3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87亿元。虽然营收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利润却同比下滑了20.8%。


  武钢由于发展非钢产业,集团全年总利润约35亿元,其中,钢铁主业利润不到15亿元。这与利润达到历史高点的2007年的93.8亿元相比,利润大幅缩水。


  与宝钢和武钢的微利相比,鞍钢的境况则显得更为艰难。鞍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鞍钢股份的2011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当年亏损高达21.5亿元。


  利润微薄之下,国内钢铁巨头纷纷开始了突围之路。


  “宝钢下大力研发成功的高强汽车用钢、自主研发的取向硅钢,这些都为钢铁这一传统基础材料拓展了新的应用空间。”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宣称,在钢铁微利时代,宝钢将继续坚持“精品+规模”的发展思路,并将通过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三大转变,实现微利时代的全面突围。


  武钢认为“养猪论”是媒体误解,在钢铁主业做精、做强的同时,适度多元发展相关产业。


  不过,在钢铁业发展步履维艰之时,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普遍都延伸了资源链、产品链、技术链,发展相关产业,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德国最大的钢铁产业集团蒂森·克虏伯公司,非钢产业占50%份额,其中电梯制造成为全球三大生产商之一;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非钢份额也占总规模的40%左右。


  近几年,武钢“非钢饭”越吃越香,范围包括海外铁矿石基地、工程设计建设、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码头、天然气、投资融资等。


  鞍钢集团在做大主业的同时,主要是利用自身矿产资源优势来突围。2011年,鞍钢集团仅铁金矿销售就达1600万吨,利润在几十亿元。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国内钢铁企业产能和产量均已饱和,今后将是一个低速增长态势,围绕主业进行多元化突围,是一条可行之路。但李新创提醒,要适度多元,因为“钢铁产业调整结构、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任务非常重”。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