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片仔癀宣布调高片仔癀出口销售价格,这已是一年半以来公司第三次提价。当日股价并未惊起波澜,下跌141%。“市场一直存有片仔癀提价预期,但近年来公司提价频率和提价幅度均超预期。这无疑预示麝香原料困局难解,人工养麝并无进展。”上海一研究员表示。
提价推得业绩“快跑”
6月10日,片仔癀公告称,从2012年7月1日起调高片仔癀出口销售价格,每粒平均上调6美元。
这已是一年半以来公司第三次提价。2011年1月1日,公司曾宣布片仔癀内销价格上提20元/粒,外销价格上提35美元/粒。当年10月12日起,公司再次内销提价40元/粒,外销提价6美元/粒。本次提价后,片仔癀内销价格为260元/粒,外销价格为36美元/粒。
公司提价脚步加快,原料受制为根本诱因。片仔癀主要成分是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等稀缺药材,由于天然麝香原料由国家统一供应,极大限制产能。“片仔癀提价是必然趋势,即便现在已经卖得很贵了,将来价格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上海一研究员称。
据调研信息,历次提价后片仔癀销量丝毫不受影响,依然畅销。2011年公司实现营收1022亿元,同比增长1778%;归属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4861%。据券商人士测算,2011年片仔癀产品营收占比达47%,毛利占比达80%,“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片仔癀提价。”
“不过,原料稀缺对于片仔癀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公司能获得较强定价权,另一方面受制于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黄的紧缺,产量上不去,投资者对公司做大做强主业并无信心。”上述研究员表示。
一味“砸钱”难解困局
为了破解原料困局,早在2007年,片仔癀开始逐步加大在人工养麝、活体取香、麝类种群繁殖、疾病控制等研究项目的投入,并投入资金参与野生麝保护和恢复,逐步建立麝香药材基地。在2011年初,公司曾乐观表示,“片仔癀的可持续生产经营将逐步得到资源的保证。”
在近期一次投资者见面会上,公司董秘林绍碧坦承养麝进展不大,“一是技术问题,具体一点就是疾病问题;二是种源数量,全国人工饲养存栏只有五六千头。”
从片仔癀2011年年报上看到,公司已经累计砸了1000多万元在四川阿坝和陕西宝鸡建人工养麝基地,但现在两处的麝存栏数分别只有400多头和近600头。业内人士估算,要满足片仔癀用量需求,至少需要2万头麝。
据知情人士表示,“养麝不像种庄稼,养殖了立马就有收获。由于‘一麝难求’,前几年林麝幼崽的价格被炒作到了1万元一头的价格,很多养殖户刨去饲养成本和种源成本,只能亏损。另外,林麝养殖时间短、经验不成熟,受圈舍面积、饲养种类、饲养技术、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常常导致林麝的疾病发生。
加上林麝养殖只有取麝香的单一经济用途,也会摊薄经济效益,降低农户养殖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片仔癀年报表示的四川麝业销售毛利率仅1382%。
大限将至倒逼行业变革
在前述上海研究员看来,“人工养麝难以产业化,技术并不是根本问题,最重要的在于现行麝香政策。”
一直以来,国家对天然麝香实行严格的价格限制,“担心麝香价格过高,药价会更高,民间的捕猎行为更会猖獗。”由于市场未放开,林麝养殖产业长期低迷。即便国家提出“谁投资谁养殖谁受益”的方案,但亏本的产业无人愿投。
根据目前国家行政许可的几家企业的年使用量和全国核查的库存量,现有天然麝香库存将在2015年核销完毕。不过,这位研究员反倒认为,“这或将倒逼中国麝香政策变革,届时麝香价格无法被压制,从而吸引大量资金投入养麝这个暴利行业。国家可以实施管控,但随着价格的放开,片仔癀将获得充足的原料保证。”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