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仁和药业业绩下滑17% 3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8-30  浏览:


  仁和药业昨日公布了2012年中报。根据中报计算发现,受前期毒胶囊事件、旗下产品仁和优卡丹修改说明书等不利因素的共同影响,公司二季度业绩出现17%的下滑,低于市场预期。


  同样在昨日,仁和药业公告将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金额不超过3亿元。而在今年7月,公司刚刚完成定向增发,募得资金3.66亿。


  二季度业绩同比下滑17%


  中报显示,仁和药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57亿元,同比增长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12.08%,每股收益0.17元。今年一季度,仁和药业实现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40.82%,由此计算公司二季度实现净利润0.6亿元,同比下滑17%。


  一季度增速40.82%,二季度单季业绩出现下滑,主要是受“毒胶囊”事件和公司产品仁和优卡丹修改说明书的影响。另外,尽管报告期内白糖等原材料价格有所下滑,低毛利率的医药商业业务占比也由去年同期的43.2%下降至34.7%,但由于劳动力成本依旧上升较快,使得公司整体毛利润率仅提升1.47个百分点至37.44%。


  仁和药业证券办人士表示,关于“胶囊事件”,公司产品是全部合格的,但是在今年5月份,相关产品不管合格与否,相关部门都要求产品下架,提供相应的监测报告,这是全行业的事情。6月份的时候,公司产品才逐渐恢复。但是产品上架,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消费者会接受胶囊产品,消费者信心恢复需要时间。后期公司会继续加强与代理商、经销商、终端网点与消费者沟通,给予消费者合理的销售以及引导。


  对于修改产品说明书,上述证券办人士表示,这一事项也不是因为公司产品存在问题,而是监管部门对全行业的规定。优卡丹主要在药店销售,在医院销售的很少,1岁以下儿童感冒去医院的情况更多,这也会抵消修改说明书对公司的影响。


  “上半年该产品(优卡丹)下降5%,总体看来影响较小,下半年公司继续对终端市场的引导,该产品下半年销售应该不错。”上述证券办人士表示,目前唯一不确定的便是消费者对胶囊的信心恢复进程。


  某券商分析师认为,由于优卡丹修改说明书并不涉及其主要消费客户群,媒体的相关报道也相对较少,随着公司的澄清,销售有望逐步恢复。但“毒胶囊”事件则属于行业性事件,媒体报道较多,涉及面广,消费者对胶囊剂型产品的消费心理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可能影响公司胶囊剂型的销售。


  7月完成定增8月3亿理财


  在公告中期业绩的同时,仁和药业也公布了一则委托理财公告。公告表示,公司可使用暂时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期限不超过12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仁和药业刚完成了定向增发,公司以8.1元/股价格向6家机构投资者合计发行453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3.66亿元。上述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股权及补充流动资金。


  融资3.66亿元后1个月时间,公司就准备用不超过3亿元资金用于理财,这占到了融资金额的82%。


  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理财一直较为关注。前不久,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发布了《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沪市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的现象更趋严重,其风险也已初步显现。报告对于一些问题较突出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匿名”批评。


  对于上述情况,仁和药业的证券办人士表示,公司拟购买的为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可控,公司的资金来源也是自有资金。


  关于定向增发后随即拿出不超过3亿元进行理财的问题,上述证券办人士表示,公司定向增发并不是因为缺钱,作为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本就是融资平台,因为对募投项目看好,战略投资者愿意参与分享公司的成长,公司不用自有资金用他们的资金又是何乐而不为?


  有意思的现象是,本次仁和药业的定向增发受到机构投资者冷遇,整个增发耗时一年半但最终的募资净额仍较公司最初的预期大幅减少六成,募投项目实施资金也因此不得不相应缩水。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医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