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石药集团已全面进军医药物流领域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11-21  浏览:


  “物流中心将支持年营业规模150亿元以上的货物吞吐量,在覆盖全省药品供应网之外,这个物流中心也会成为石药集团整体转型的重要方向。”近日,石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东晨在河北省医药物流中心成立仪式上如是说。


  河北省医药物流中心占地88亩,仓储面积25000平方米,储存能力达35万件,支持年营业规模150亿元以上的货物吞吐量,是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医药物流中心。


  随着这一物流中心的成立,石药集团已全面进军医药物流领域。目前,石药集团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医药商业事业部,旗下的河北中诚医药有限公司将承担全部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经营任务。


  近年来,工业企业进军商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在拥有产品的同时,如果能够控制商业渠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获得巨大的优势。而医药商业已经成为整个石药集团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公司的“十二五”规划中,2015年,中诚医药的营业额达到了150亿元。


  石药集团医药商业事业部助理总裁庞振海指出:“对石药而言,中诚医药的商业平台不仅是为了商业领域的利润,也在于通过这个平台网络增加终端竞争,实现从纯工业制造向工商一体化领域的集团整体转型。”


  河北扩张


  从时间上看,石药集团2009年才正式进军医药物流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据统计,2010年,石药集团旗下的河北中诚医药有限公司就实现了全年含税销售额25.7亿元。而到2011年,石药集团中诚医药实现含税收入达37亿元,利润4000万元。在国家商务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排名中,石药集团中诚医药位居29位。在河北省内,仅次于国药控股,位居第二。


  据石药集团河北中诚医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冯焕新介绍:“截至目前,石药集团中诚医药控股的商业企业已经覆盖石家庄、保定、衡水、承德、廊坊、沧州等地。”


  石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扩展迅速,与河北省整个医药商业大环境有关。


  除了传统的地方龙头国药控股外,河北省整体医药商业领域都处于“多小散乱”的局面,作为一个医药大省,河北省竟然拥有合法经营的医药商业企业421家。


  以河北省的基本药物配送为例,目前河北全省基本药物整体配送规模在1.5亿元上下,以目前200家商业公司测算,平均每家仅有70万元的业务,行业集中度较低,随之带来的管理困难、配送能力低等问题相对突出。


  而根据商务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国家要“在‘十二五’末形成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行业兼并重组的整合目标明确。虽然河北省的医药商业“十二五”规划尚未出台,但是整合趋势已刻不容缓。


  冯焕新指出:“河北省很多医药商业公司的危机感很强,现在纷纷开始寻找出路,主动和大配送商联合。目前,石药集团下游的商业网络遍布全省11个地区近200家商业公司,终端覆盖率达到了90%。”


  瞄准基层


  由于历史因素,国资背景的国药控股进入河北市场较早,掌控了以二级以上医院为主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但随着医改向基层倾斜,对于医药商业领域的迟到者,石药敏锐地把握住了基层市场的机会。


  在河北省医药流通集中度不高的情况下,石药集团集中精力把目标放在了基层医院和连锁药店渠道。目前,河北省并未组织过县级以下的全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随着未来省级招标采购平台的建立,整个基层配送都会集中到少数企业手中。


  冯焕新指出:“由于新医改有基本药物配送的问题,确实需要建立省级物流中心,缩减中间环节,而石药的目标就是参与到基本药物的配送中去。”


  在这方面,石药很早就动手了。2010年开始,中诚医药先后与河北爱普医药、河北益生医药、沧州青县医药药材、献县金街医药等多地公司成立合资控股公司,借助后者的网络直接延伸至村卫生室等终端市场。目前,已知中诚医药控股公司基本药物配送可覆盖的卫生院达到1858个。


  石药在市场的耕耘已经为日后的发展赢得了优势。据庞振海介绍:“一个大致的数据是,目前在河北整体医药商业市场上,我们和国控基本持平,各占20%份额。”


  虽然市场份额直逼国药,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石药依然会把策略重点放在基层市场。冯焕新指出:“我们现在的策略是以‘最后一公里’的县级配送为主,逐渐向上一级市场延伸”。


  在河北省医药流通集中度不高的情况下,石药集团集中精力把目标放在了基层医院和连锁药店渠道。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医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