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纵横:2012年上半年我国原料药出口情况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9-12  浏览:


  一直以来我国的原料药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因为药品技术含量低。作为原料药出口大国,中国始终难以走出低价竞争的怪圈。


  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产原料药品种有45.08%的出口均价在10美元/公斤以下,31.97%的原料药品种出口均价在5美元/公斤以下。出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所占的比重达43.41%出口量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同比微降0.12%,为307万吨。


  分产品来看。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单个品种出口数量普遍下降,市场明显分化。尤其是维生素C产能严重过剩,目前国内总产能接近25万吨,是全球市场需求量的2.5倍。上半年维生素C出口量价齐跌,出口金额为2.19亿美元,同比下降34.49%;出口数量为5.32万吨,同比下降12.53%;出口平均单价为4.13美元/公斤,同比下降25.13%,无序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


  青霉素类产品的出口价格也遭遇类似困境。今年上半年,青霉素类的出口额为3.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1%,占我国原料药出口总额的2.92%;出口数量为157.8万吨,同比增长40.84%;出口平均单价为21.47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8.06%。其中,6-APA出口额为1.21亿美元,同比下降1.72%,占青霉素类产品比重达35.68%;青霉素工业盐及衍生物出口额为0.69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2.3%,出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13.62%,占青霉素类产品比重达20.24%。

 

 


  虽然原药出口整体数量上看仍呈上升趋势,当时已经显现出增长乏力的疲态。究其原因,产能过剩无疑是祸首,印度等新兴市场制药业的快速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11年原料药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62%,为478.7亿元人民币。快速膨胀的固定资产投资,使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原料药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进而压低行业的整体利润,造成低价恶性竞争横行。另一方面,印度制药企业近几年来充分发挥政府扶持优势,在技术水平上逐渐超过我国平均水平,以更优良的产品抢占国际市场。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里,我国原料药业将面临来自印度越来越大的压力。

 

  声明:华经视点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