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最后几天,*ST国药收到了武汉东湖开发区管委会下拨的近7500万元财政补贴,这意味着该公司将一举扭转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亏损局面。
而在收到上述款项的前一天,*ST国药从中铁十一局旗下地产公司拿到了1.21亿元卖地款,从中获益0.47亿元。对于一家年均亏损约2000万元、濒临退市的公司而言,能在两天内获得1.2亿元营业外收入暂时稳住局面绝非易事。
之所以说“暂时稳住局面”,是因为*ST国药依然存在巨大硬伤。按照上交所退市新规,净资产同样是考量上市公司的重要指标,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存在资不抵债情形的公司,极有可能被终止上市。而2009年以来,*ST国药账面净资产均小于零,2012年三季度末则达到-1.7亿元。
有分析指出,尽管*ST国药连年亏损,但年均亏损额并不大,从财务角度而言,通过变卖资产或变更会计准则不难扭亏,而近两亿的负资产却不是仅通过技术手段就能剥离的,这也是悬在*ST国药头上的一把利剑。
在向中铁十一局出售地块时,*ST国药曾指出该笔交易有两个好处,即增加投资收益和改善资产状况。不过,在后期的核算过程中,*ST国药仅就投资收益作出了具体说明,却未能详述该交易对资产状况的改善程度。
在出让土地的时候,*ST国药的确与中铁十一局就目标地块作出了增值评估,如果*ST国药不转让目标地块,其总资产将随评估值而增加,这对于缓解*ST国药资不抵债状况将起到积极作用。不过在置出该地块之后,*ST国药的权益便随之消失。
“长航凤凰等公司此前是零元变卖高负债资产,是名副其实的剥离负债,而*ST国药却是在剥离资产,非但不能改善资产结构,恐怕还会加剧资不抵债的状况。”南开大学一位副教授表示。
该副教授表示,仅就财务指标而言,无论是增加资产还是降低负债,都可以改变资不抵债的情况,但在无法低价甚至无偿受让外来资产的背景下,增加资产必然涉及资产重估,这就要求公司具备增值潜力较大的资产,如土地等。而*ST国药在向中铁十一局转让土地后,旗下土地资产并不多。
另一种方式则是降低负债。*ST国药定期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大债权人是大股东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后者由仰帆投资全资控股。2010年年初,*ST国药对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负债1.46亿元,到2012年上半年末则增至1.99亿元。换言之,若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免除*ST国药的债务,则*ST国药将立即扭转资不抵债局面。
然而,从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近半年来连续减持*ST国药逾10%的股份来看,其大规模免除上市公司债务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这个层面而言,解决资不抵债问题将是*ST国药今年上半年的首要问题,否则业绩上扭亏将失去意义。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医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