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净利降三成、2012年报多项财务指标负增长、连续三个季度业绩衰退……面对仁和药业糟糕的业绩,不仅普通投资者难以接受,就连坚守多年的基金股东也选择减持,打起了“退堂鼓”。
广发聚丰大幅减持300万股解禁日来临前匆忙割肉
5月10日晚间,仁和药业发布股东减持公告,中国工商银行-广发聚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广发聚丰”)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仁和药业股份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028%,减持均价为6.04元。本次减持后,广发聚丰仍持有仁和药业股份4744.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789%,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为4344.37万股,占总股本的4.385%。
2009年中报,广发聚丰首次进入仁和药业十大流通股东名单,随后的3年里,广发聚丰通过不断增持和少量调仓,至2012年中报持股量达4000万股,位居仁和药业第二大流通股东,随后,广发聚丰又加大了增持力度,2012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期间累计买入644.37万股。也正是由于该时期的累计增持,广发聚丰触发举牌红线,持股比例达到5.09%。
其间,仁和药业于2012年7月11日实施了定向增发,共向6家机构投资者增发4530万股,发行价每股8.1元,募资总额为3.67亿元,广发聚丰正是当时参与认购的6家机构之一。2013年7月12日,上述定向增发股将解禁。
有业内人士推测,广发聚丰在解禁日来临前匆忙“割肉”仁和药业,且均价远远低于去年增持价格,或许表达了对公司的悲观预期。去年底以来,仁和药业多次被曝光旗下明星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公司业绩从去年三季度起开始呈现衰退迹象,股价出现大幅下跌。
“品牌受伤”负面影响持续业绩进入衰退期
4月23日,仁和药业发布年报,2012年全年,公司多项财务指标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幅度为10.84%,营业利润下降幅度为18.9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幅度为21.15%。
分项目来看,仁和药业核心医药业务取得营业收入20.71亿元,同比下滑10.7%;分产品来看,药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05亿元,同比下滑8.58%,健康相关产品销售2.6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6.43%,包装物相关产品业务收入1.45万元,同比减少95.53%。
4月26日公司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下降30.32%,实现净利润7434.59万元,同比下降29.34%。
其实,从去年三季度开始,仁和药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就已开始出现负增长。去年三季度,仁和药业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1.97%和83.57%。
今年以来,公司旗下产品优卡丹、妇炎洁、闪亮滴眼液等集中曝出质量问题,让仁和药业备受消费者质疑。有机构分析称,仁和药业业绩衰退的主因是“品牌受伤”,且在2013年这种状况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预计负面影响仍将持续。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医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