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义煤集团董事长被双规:大手笔改革非议不断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08-07  浏览:


  义煤集团董事长武予鲁被“双规”不到半月,义煤与河南煤化就要重组合并。


  8月6日下午,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煤集团)内部人士传来消息,河南省政府将推动义煤集团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以下简称河南煤化)“强强联合、战略重组”。昨日晚间,大有能源发布了此项战略重组的重大事项公告。


  重组在义煤集团董事长武予鲁被“双规”的消息发布不到半月就进行,也引发了业界的强烈关注。据了解,新公司会在9月份挂牌,之后将会有更多的战略、运作方式等细节出台。业内人士都表示,此消息对于合作双方都是重大利好,合并后的企业产煤量或将进入行业前三甲。


  重组后有望进行业前三


  上述义煤集团内部人士表示,昨日下午,包括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李克、副省长张维宁以及国资委相关人士在郑州就此项“战略重组”开会。


  他同时表示,合并后的企业名字可能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另有知情人士表示,针对河南煤化这样的大企业,改名字带来的影响太大,新企业的名字还未最终确定。上述义煤集团人士表示,这个消息对义煤集团以及其下属的上市公司大有能源而言都是利好。


  资料显示,河南煤化是2008年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由原永煤集团、焦煤集团、鹤煤集团、中原大化集团、河南煤气集团5家企业重组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煤炭化工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22亿元,在《财富》杂志发布的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位列第404位,是河南省唯一上榜企业。主营煤炭采选、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业务。


  义煤集团则是河南省政府管理的大型煤炭企业之一,2012年居中国500强企业第283位。集团总部设在河南省义马市,注册资本33.5亿元。其中河南省政府出资占65.79%,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出资占18.25%,河南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占6.67%,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占6.25%,河南丰利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占3.04%。主营煤炭采选、煤化工、铝冶炼等业务。下设110个控、参股子公司,分布在豫西地区和新疆、青海、贵州等8个省(市、区),在澳大利亚设有1个基地公司。


  重组后的公司在煤炭产量方面可能会超越同煤、焦煤等大企业,成为仅次于神华、中煤的产量前三企业。


  据悉,在河南省此前推行煤炭行业兼并重组中,义煤集团曾有过差点被河南煤化兼并的历史。而当时正处于煤炭行业发展黄金时期,为了避免被兼并,当时的义煤董事长武予鲁启动了推动大有能源上市的计划。时至今日,在武予鲁传出被“双规”的消息不足10天,义煤和河南煤化在当地政府推动下,要进行“强强联合、战略重组”。


  弱市下的“强强联合”


  煤炭行业资深专家李朝林表示,过去在行业好的时候,没有哪个企业愿意被兼并,但是现在行业低迷,企业兼并重组对双方都是利好。


  义煤集团内部人士表示,这一组合确实为“强强联合”,在煤炭行业低迷的背景下,义煤集团和河南煤化算是行业内业绩较好的企业。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河南省煤炭企业业绩不怎么好看。平煤股份今年上半年营收92.8亿元,同比下降25.25%,净利润4.32亿元,同比下滑48.02%;神火股份营收136亿元,同比下降8.13%,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64.66%。相比而言,义煤旗下上市公司大有能源业绩相对还不错,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60.67亿元,同比下降1.73%;净利润8.98亿元,同比减少18.19%。


  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表示,煤炭行业疲态尽显,未来几年的盈利前景不容乐观,煤企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转型。从产业整合角度来看,义煤集团和河南煤化的“合体”对双方而言都是巨大利好,战略重组后或能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大有能源高管8月6日表示,这次重组对于大有能源会是很大的利好。


  据大有能源在昨日晚间的公告显示,(新集团)煤炭板块以上市公司为平台,通过增发等形式,逐步实现煤炭业务整体上市,提高资产证券化率。


  上述高管表示,目前义煤集团和河南煤化两家只有大有能源一个上市平台,“按照方案里面的提法,应该说对大有能源是一个利好,因为河南煤化的煤炭板块比义煤的煤炭板块大很多,而且有非常多优质的煤矿资产。”


  针对河南煤化和义煤的重组会不会给义煤集团的其他战略带来变化,因为合并的方案刚刚出来,第一阶段会围绕两个集团在法律层面的合并工作开展,第二阶段才会是涉及双方业务、资产方面的深度融合。


  据悉,目前两个集团在煤化工、煤炭等板块都存在业务重合,而在整合过后将会有“统一管理”的过程,所需的时间会比较长。


  义煤子公司老总5月已被“双规”上市计划受阻


  义煤集团董事长武予鲁被“双规”的消息公布至今已有一周多时间,其“千亿资本局”是否停止仍无下文,武予鲁被“双规”的原因也藏在迷雾当中。


  近日,据悉,义煤集团下属煤化工板块子公司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祥化工)总经理、法定代表人林发现,在5月份也被“双规”。


  目前尚无官方的说法证实两人相隔1个多月的“双规”是否存在联系,不过因为这一变故,开祥化工原本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的赴港交所上市的计划也被迫延迟。


  开祥化工赴港上市计划延迟


  工商信息显示,开祥化工法定代表人为林发现,成立时间为2006年12月25日。义煤集团官方消息显示,2009年7月31日,义煤集团根据煤、铝和煤化工三大主业发展战略需要,在河南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并购了义马市开祥化工公司。


  目前,开祥化工为义煤集团全资子公司,作为煤化工板块的主力企业,在武予鲁的千亿资本局中,开祥化工作为新启动上市的4家平台之一,于2012年2月15日启动了赴港上市工作。


  一份内部资料显示,武予鲁在2012年12月15日的年末讲话中提出,要推进开祥化工港股上市工作,尽快完成中介机构选聘等前期工作,制定好股改方案,报国资委批复,2013年上半年力争完成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义煤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开祥化工目前业绩很好,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产品销售、生产等各方面都已经具备上市的条件了。


  “但是非常遗憾,5月份的时候,开祥化工的法定代表人林总(指林发现)被‘双规’了。”义煤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开祥化工的上市计划因此延迟。


  他同时表示,林发现被“双规”之后,义煤集团层面曾经考虑过对管理班子进行调整,但是一个多月后,义煤集团的老总武予鲁也被“双规”了。


  也就是说,开祥化工的法定代表人和股东义煤集团的法定代表人接连出现了变故。


  两人先后被“双规”是否存在关联?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尚不知道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也不方便作评论。


  武予鲁被“双规”之后,整个义煤集团下至矿工上至高层都在很短的时间内知晓了这一“大事”。而结合林发现被“双规”的事实,当地人在与记者闲谈时表示,两者必定是有关系的。


  不过目前纪委方面的调查结果还没出炉,对于两人被“双规”尚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


  据了解,开祥化工相关上市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而在其上市班底中,大有能源前任董秘于莉便在其董事队伍中,而为推动在港交所的上市工作,义煤集团曾于去年由武予鲁亲自面试招进一位做过港股上市的金融证券人士。


  上述人士明确表示,开祥化工在港上市的计划不会停止,相关准备工作目前都在做,只是“人出了问题”,目前就是在等着人到位。“如果人(法定代表人)都到位了,上市差不多就只需要半年的时间。”


  被义煤集团寄予重望


  义煤集团多位内部人士都描述了煤化工板块对于该集团的重要性,“集团做煤化工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这个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义煤集团的煤化工业务目前分为了两块,一块为生产BDO(1,4-丁二醇)、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开祥化工;另一块为综能公司,做生物化工,生产甲醇蛋白(一种饲料)和甲醇,另外还有年产500万吨的煤制气项目已经建成,但没有完全投产。


  义煤集团在煤化工板块的投资已经接近200亿元。据义煤集团内部人士的说法,该集团在煤化工板块的生产线如果都投产的话,资产规模会超过煤炭资产。


  义煤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开祥化工所生产的煤化工产品BDO目前效益良好,去年已经有了1亿多元的净利润,今年上半年应该也已经达到了1.4亿元,开祥化工BDO已经占据了国内将近四分之一的市场,新的生产线亦在相继投产之中。


  PU分析师毕宁表示,在过去几年,投产BDO产品的厂家确实在大赚,不过BDO产品近两年会有更多的产品线上马,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而相应BDO的价格也一直在延续跌势。


  毕宁表示,开祥化工目前在行业内的份额确实是很高的,而且客户全是合约户,目前的销售情况还不错。


  而对于开祥化工的甲醇产品,西本新干线电子商务公司分析师杜洪峰分析认为,目前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


  开祥化工目前在甲醇板块的产能有20万吨,但都完全自用,不对外销售,因为“它是BDO的上游产品。”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煤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