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迪奥时装逆势快增长:内地41家精品店二季增22%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08-09  浏览:


  \LVMH集团刚刚发布的半年报喜忧参半,时装皮具部门遭受重创,然而其精品部却一枝独秀,而一直以来最为赚钱的香水业务也不甘示弱。LVMH将“功臣”之名授予DIOR香氛。


  在新的财年周期内(即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ChristianDiorSA集团总收入298.9亿欧元,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60.9亿和39.31亿欧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则取得了总收入143亿欧元、同比增长6%的成绩。


  而ChristianDiorCouture迪奥品牌公布的业绩中,今年上半年以同比增长15%的双位数战绩将香水业务甩在身后。


  ChristianDior的分家


  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Dior)、香奈儿(Chanel)、纪梵希(Givenchy)等国际一线奢侈品牌享誉国际的并不仅仅是他们的高定服装,其美妆从未被人们遗忘,甚至他们更容易被大众消费者接触到。


  ChristianDior与Chanel的架构就全然不同,旗下分为ChristianDiorCouture和ParfumChristianDior,将时装与美妆分开独立运营,而这就要追溯至1984年。


  法国作家Marie-FrancePochna所著《迪奥传》显示,1968年,博萨克集团迫于资金压力将迪奥香水公司出售给了酩悦·轩尼诗集团。1978年,博萨克集团走向破产,迪奥公司被转到维洛特集团名下。然而三年后维洛特也濒临破产,迪奥公司随之走向衰落。


  1984年,伯纳德·阿诺特仅仅动用1500万美元的现金,加上8000万美元的贷款,就整体收购了维洛特。


  收购完成后伯纳德立即出售了该集团的大部分资产,仅仅保留了迪奥和乐篷马歇百货公司,专心开始他在奢侈品行业的攻坚战。早年被卖给了酩悦·轩尼诗的迪奥香水部门阿诺特也没有放过,而且他为自己创造了最好的收购机会。


  1995年,他将迪奥时装公司独立出来,成为自己的全资控股公司,整合了高级定制时装、成衣、男装、皮具、珠宝业务。而迪奥香水与化妆品、迪奥钟表则继续由LVMH经营。现在的迪奥已经不只是最初的迪奥时装公司,而成为了一个奢侈品牌的帝国,包括高级女装公司ChristianDiorCouture(100%股份)、从事金融业务FinancièreJeanGoujon公司(100%股份)和LVMH集团(42.5%股份)。


  近日,ChristianDiorCouture公布其2012财年数据(即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2012财年全年收入12.89亿欧元,同比增长19%,营业利润为1.31亿欧元。该公司2013年上半年的收入依旧乐观,半年收入6.59亿欧元,同比增长15%,营业利润5700万欧元,同比增长18%。其中第二季度收入增长22%。


  截至今日,ChristianDiorCouture在中国大陆的精品店共计41间,其中女装专卖店21间、男装专卖店18间、童装专卖店与高级珠宝及腕表专卖店各1间。


  Dior香氛抢占市场


  LVMH发布的2013半年报显示,LVMH集团销售额137亿欧元,同比增长6%。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美妆部分的销售额为18.08亿欧元,同比增长4%。该集团特别指出取得这样的成绩Dior的香氛系列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市场畅销三甲的首要代表作必数Dior迪奥真我情柔淡香水。


  香氛瓶就以纤细的瓶颈,圆润的曲线,缠绕于瓶颈的黄金马赛颈环,尽显其神秘优美的瓶身曲线。此款香氛由Dior迪奥首席调香师Fran·oisDemachy先生以尊贵鸢尾花为主角,随后的大马士革玫瑰亦流露芳香。基调中,白麝香的幽然芬芳也不乏甜美气息。


  另一款深受消费者追捧的则是被称为“东方风情”MissDior迪奥小姐纯香香氛,将琥珀与饱满的广藿香相互交融,于花香调中焕现丝丝皮革香调。清甜而柔曼的香草,为香氛中的全新东方香调增添一丝感性气息。柑橘调领舞着果香前调,紧随其后,土耳其玫瑰精华与保加利亚玫瑰精华形成的花香组曲逐渐释放。最后一款则是以一抹珊瑚红色为主色调的Dior迪奥魅惑甜悦淡香氛。


  店面发现,每年Dior的美妆与其他品牌类似,价格均会有略微提升。2013年1-6月,ChristianDior在平面媒体(报刊、杂志)投放的广告金额为3.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42.10%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