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收购日本巴罗克 百丽投资逾7亿港元卖女装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09-06  浏览:


  2013年是鞋业最不景气的一年,连行业巨头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1880.HK,下称“百丽”)也难逃净利下滑的命运,为了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终于下定决心跨界杀入女装领域,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普冠有限公司以9396万美元(约7.33亿港元)从CLSASunriseCapital,L.P.手中收购日本服装零售商巴罗克(Baroque)31.96%的股权。后者是巴罗克的最大股东。


  百丽还将通过全资附属公司成卓有限公司与巴罗克成立一系列合资企业,在中国开拓服装及配饰业务。上述两项投资总金额预计不超过9.24亿港元。而百丽国际股东之一鼎晖投资也同时收购了巴罗克23%股权。


  一位接近百丽的业内人士昨日在采访时称,包括百丽首席执行官盛百椒在内的高层对是否跨界做女装曾有过迟疑,在去年召开的内部会议上曾释放出这个信息,毕竟是一个大动作,在鞋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介入毫无经验的女装领域,有不务正业之嫌疑,但估计迫于业绩持续增长的压力,百丽最终还是下了决心做起女装生意。


  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百丽继去年销售和利润增长放缓之后,今年净利竟然出现少有的负增长。百丽近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销售收入为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5%;净利21.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35%。其中,鞋类业务实现109.45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8%,运动服饰业务获得销售额人民币68.55亿元,同比增长18.7%。百丽称,销售增长率明显降低,是总体市场形势疲弱,并非业务竞争力下降所致。但其坦言销售数量增长低于年初预期。


  比起百丽,达芙妮、星期六等女鞋品牌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更为惨淡,达芙妮核心品牌业务营业额仅增长2.1%,同店销售出现负增长,其中净利下滑35.8%,至3.1亿港元。星期六上半年业绩也大幅下滑,净利下滑34.78%。


  “在国内女鞋处于低迷期时,百丽借力巴罗克在设计、管理,加上自身庞大的渠道,在发展女装上有机会。日本服装、服饰、鞋等产品的设计比较契合在中国内销,例如,中国人脚型与日本人的比较相似,国内不少鞋企都喜欢学习日本的鞋子设计。不过,当下内销不太景气,如此大一笔投资还是带有一定风险。”上述业内人士如此认为。


  巴罗克主要在亚洲从事服装及配饰的零售业务,是Moussy、Sly、RodeoCrowns、Shelter、Black和Rienda等日本服装品牌的母公司。截至2013年4月30日,巴罗克拥有348家门店,其中在日本地区的门店数达319家,海外门店仅29家,分布于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收购巴罗克将有助百丽实现进军中国服装和配饰市场的长期目标,并利用巴罗克拓展其鞋履品牌在日本的发展。


  上述人士还谈到,尽管百丽鞋业终端销售增长放缓,但在制造方面的步伐则在加速,继在深圳、东莞、安徽等地设厂之后,百丽在贵州铜仁的工厂于上月也开始投产,加快生产布局,意在提升自产的比例,加强成本控制,之前百丽大部分鞋产品都是将生产外包。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研究成果《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