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本溪钢铁集团的国企式治污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09-11  浏览:


  2008年始,辽河流域污染治理累计投入资金达到了300亿,终于去除16年来重度污染之名。


  如果说辽河治理是政府的成绩单,对辽河流域几千家重工业企业来说,辽河治理是一场还没有终结的全程赛,结果可输可赢。


  在这场环保与生存的竞赛中,就算是落败,大多数民企也可以出局了之。但对曾经铸造了新中国第一支枪的本溪钢铁厂来说,国企性质对当地的象征意义及其担负的就业、经济责任,让这场比赛输不起也退不了。


  负担沉重的减排


  年产钢材2000万吨的本溪钢铁位于本溪市明山区,辽河流域太子河的主干段。


  辽宁省环境科学院王彤表示,太子河流域分布着钢铁冶金、石化化纤、纺织印染等500多家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太子河流域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八成以上。


  太子河在流经本溪、辽河、鞍山三个城市段时有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其中本溪段接纳本溪市区的生活污水、本溪钢铁厂和本钢焦化厂等企业的工业废水,流出本溪市的河流断面污染物常年超标。


  2011年辽宁省开始全面治理辽河污染的“攻坚战”,本钢是辽宁省最大的国企集团,本钢承诺在2012年底前,彻底实现污水“零排放”。2012年4月开始扩容升级改造,10月底完成,日处理能力扩容到18万吨,吨钢耗水量降至每吨2立方米。


  本溪钢铁供水厂污水处理车间主任孙成强表示,本钢污水处理厂2003年建成,总投资1.3亿,日处理能力12.5万吨,采用的是法国得利满公司的工艺与设备。


  据本溪钢铁环保部副主任潘黎介绍,本钢水处理整体理念是首先从源头上减量,少用水,少产生废水;然后是治理利用,再循环利用。


  2012年全公司在环保投入的资金有3亿左右,其中专项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在8000万到8600万。钢铁企业,一方面成本上升,行业不景气;同时面临国家对企业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国企守法,生存下来,压力非常大。”潘黎说。


  像本钢这样的国有大型重工业企业的治污问题,无法像关闭造纸厂那样简单关停、速战速决。承载着人员就业压力、地方经济支柱、历史发展光环与包袱等各种压力。


  “大而不能倒”的本钢需要在企业运营与治理成本中间找平衡,实行有效、能够承担的治理方案。


  家规与国法


  污染治理本身对企业来说,也是一本账。本溪钢铁供水厂副厂长李岩说:“环保设施投入要满足要求,考虑效果,投入与维护成本高。”


  孙成强和他的污水处理车间,每个月都面临本钢内部的考核,考核包括环保指标和经济指标两方面。环保指标有废水化学需氧量(COD)要小于30,总硬度小于250,以及悬浮物等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经济方面,会考核单位处理水所使用的药剂种类与数量。“经济指标是为了保证污水处理车间及整个供水厂的有效运行。”李岩说。


  这两项考核与孙成强车间主任的职位工作考核挂钩,“不达标要扣工资的。”孙成强说。


  企业最担心的是,在环保监管与惩罚不到位的情况下,环保的企业守法成本很高,违法企业成本很低。守法投入的企业,相比于违法偷排的企业,在竞争中利润空间缩小,存在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