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胶原蛋白与海鲜调味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04-10  浏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1
  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1
   1.1.2 项目承建单位...................................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 报告编制依据...................................1
  1.3 项目概况...........................................1
   1.3.1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
   1.3.2 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建设必要性.....................2
   1.3.3 项目投资股东基本情况...........................4
   1.3.4 厂址概述.......................................5
   1.3.5 生产技术方案...................................5
   1.3.6 主要原辅材料供应...............................6
   1.3.7 节能减排.......................................6
   1.3.8 环境保护.......................................6
   1.3.9 项目定员和劳动力来源...........................6
   1.3.10 项目进度安排..................................6
   1.3.11主要经济指标总投资及资金筹措...................6
  1.4 结论及建议
   1.4.1 结论...........................................6
   1.4.2 建议...........................................7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8
  2.1 市场分析
   2.1.1 产品市场供求现状...............................8
   2.1.2 产品市场前景分析...............................8
   2.1.3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11
  2.2 营销策略
第三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13
  3.1 建设场地...........................................13
  3.2 建设条件...........................................13
   3.2.1 自然气候.......................................13
   3.2.2 水文、地质.....................................13
   3.2.3 交通...........................................13
   3.2.4 基础设施.......................................13
   3.2.5 防震...........................................14
  3.3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4
第四章 建设方案............................................16
  4.1 产品方案和设计产能.................................16
   4.1.1 产品方案.......................................16
   4.1.2 设计能力.......................................16
  4.2 采用标准...........................................16
   4.2.1 设计标准.......................................16
   4.2.2 产品标准.......................................16
   4.2.3 原料质量与安全.................................16
  4.3 技术方案...........................................17
   4.3.1 生产工艺流程...................................17
  4.4 加工设备方案.......................................20
   4.4.1 设备选型原则...................................20
   4.4.2 主要设备工作原理与设计参数.....................20
  4.5 工程方案...........................................24
   4.5.1 项目建设内容...................................24
   4.5.2 总平面布置原则.................................24
   4.5.3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25
   4.5.4 生产车间建设方案...............................26
   4.5.5 道路及绿化系统.................................27
   4.5.6 给水...........................................28
   4.5.7 排水...........................................29
   4.5.8 供电...........................................30
   4.5.9 照明...........................................31
   4.5.10 制冷..........................................31
   4.5.11 防雷与接地....................................31
   4.5.12 供汽..........................................31
   4.5.13 空调..........................................32
   4.5.14 通风..........................................32
   4.5.15 压缩空气......................................32
   4.5.16 项目建设管理..................................32
  4.6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3
第五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34
  5.1 原料供应...........................................34
  5.2 原料质量安全.......................................34
  5.3 包装材料、其他辅助材料、燃料动力...................34
第六章 节能................................................35
  6.1 必要性.............................................35
  6.2 编制依据...........................................35
  6.3 能耗、水耗指标分析.................................35
  6.4 节能措施...........................................36
   6.4.1 节能原则.......................................36
   6.4.2 节能措施.......................................37
  6.5 节油(汽)措施.....................................37
  6.6 节水措施...........................................38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39
  7.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39
  7.2 环保法规和标准.....................................39
  7.3 施工期对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39
  7.4 运营期对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40
   7.4.1 主要污染源.....................................40
   7.4.2 综合利用方案...................................41
   7.4.3 污染物治理方案.................................41
  7.5 绿化...............................................45
  7.6 环境监测...........................................45
  7.7 环境影响评价.......................................45
第八章 消防及劳动安全......................................46
  8.1 消防...............................................46
   8.1.1 编制依据.......................................46
   8.1.2 设计原则.......................................46
   8.1.3 消防通道和防火分区.............................46
   8.1.4 消防系统.......................................46
  8.2 劳动安全...........................................47
   8.2.1 劳动安全法规...................................47
   8.2.2 职业安全措施...................................47
  8.3 食品安全...........................................48
第九章 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50
  9.1 组织机构...........................................50
  9.2 劳动定员...........................................50
  9.3 员工招聘...........................................51
  9.4 培训...............................................51
第十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2
  10.1 估算的范围和依据..................................52
   10.1.1 估算的范围...................................52
   10.1.2 估算的依据...................................52
  10.2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52
  10.3 流动资金估算......................................54
  10.4 建设方向调节税....................................54
  10.5 资金筹措方案......................................54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55
  11.1 财务评价依据......................................55
  11.2 项目收入估算......................................55
   11.2.1 增值收入估算.................................55
   11.2.2 销售税金及附加税估算.........................56
  11.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56
  11.4 利润总额及分配....................................57
  11.5 主要财务评价指标..................................57
  11.6 抗风险能力评价....................................58
  11.7 财务评价结论......................................59
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60
  12.1 政策风险及其对策..................................60
  12.2 市场风险及其对策..................................60
  12.3 管理风险及其对策..................................61
  12.4 财务风险及其对策..................................61
第十三章 综合效益分析及结论................................62
  13.1 经济效益..........................................62
  13.2 社会效益..........................................62
  13.3 研究结论与建议....................................63
附 表......................................................64
  附表一 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64
  附表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5
  附表三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66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胶原蛋白与海鲜调味料生物工程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海南**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1.1.3 建设地点
   海南*********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
   资格证书编号:********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A、《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B、《海南省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C、国家计委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财税制度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E、《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2004)
  F、《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G、《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

  1.3 项目概况

  1.3.1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3.1.1产品方案
   本项目主要产品鱼鳞胶原蛋白是美容保健品的优质基料;海鲜调味料是高速成长的调味品和咸味食品行业的优质基料,属于供不应求的高科技生物工程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项目拟定生产规模为年产量855吨,日产量3吨。主要为①食品级胶原蛋白(粉)200吨,主要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②海鲜调味料655吨,出口销售量约为155吨,国内工业客户和餐饮业客户(包括连锁餐饮)500吨。
   1.3.1.2 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其中①加工车间。②配套原料冷藏库、包材和辅料及成品仓库、锅炉房、机电房等设施。③办公设施、研发中心、检验室。④消防、污水处理、厂区硬化、绿化设施。总建筑面积1820平方米,占地面积6666.67平方米。
   1.3.1.3 组织管理
   项目由海南***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与其他投资股东共同在项目所在地注册独立法人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与经营管理。
  1.3.2 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1)海南省拥有500万吨海鲜水产资源,品质鲜美,有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省份,所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面积总和的2倍,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2/3。在海南岛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43个渔港,拥有3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渔场以及近500万吨的海鲜水产资源,其中各类海洋生物超过3000种,2009年水产品产量145.5万吨。海南鱼、虾、贝、鱿鱼类海鲜品质鲜美、与其他沿海地区有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就地加工成海鲜调味料,产品具有海鲜调味料最注重的生鲜美味的特质,在产品成本和品质上形成很强的竞争力,
  (2)海南省拥有3万吨水产加工废料,为胶原蛋白与海鲜调味料项目提供廉价的可利用资源。
  2009年海南省出口规模亿元以上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2家,年加工能力50万吨,出口量达到13万吨,位居全国第六位。但在加工的同时,产生总重约30%的下脚料——鱼鳞、鱼皮、虾头、鱼头等,除小部分用以鲜食和制成饲料外,大部分未得到充分利用,被当作废弃物,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污染。
  而下脚料中有效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或胶原蛋白、多肽、氨基酸、风味成分等)含量达到35%-60%。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利用水产加工废弃物下脚料,提取生产具有各种天然、健康、营养、鲜美的海鲜调味料和功能食品(如胶原蛋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时对巨量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的处理,对解决海南环保的一大难题,起到很好示范作用。
  海南省同时具有海鲜类调味料必须的香辛料资源。
  (3)项目所在地*********,距离海口市90公里,一小时多车程,到全省其它市地车程均在2小时以内,交通方便,***坐落在海南岛西北一角,海岸线长114.7公里,有11处港湾,坐拥白马井、新英、金牌、新盈、调楼、黄龙等天然优良港口,浅海滩涂面积5333公顷,发展海水养殖条件优越,海洋捕捞业发达,海洋水产资源丰富,是海南省重要的渔业生产地。且当地经济落后,富余劳动力充足,可保证工厂长期稳定的工人需求。
  (4)2008年以来海南省以出口为导向的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面临欧美市场萎缩,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劳动力短缺、结算美元贬值、鱼虾类养殖疾病等诸多因素,开始陷入衰退和萧条。2010年几乎全行业亏损,部分企业停产倒闭。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海南海洋渔业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重要课题。
  项目的建设为海南省海洋渔业产业走出困境,转型升级,探索了全新的领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对于提高海南省海洋水产加工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增强海南省海洋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提高渔民收入,解决当地就业,增加国家税收,带动海南省海洋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
  (5)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胶原蛋白为代表的女性美容产品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全球性的调味品消费升级,中国人饮食消费向自然、安全、营养、清鲜/鲜香美味的深刻变化,又造就海鲜调味料类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
  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海洋产品深加工业,生产胶原蛋白与海鲜调味料产品,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同时可以很好的发挥海南省的资源优势,在产品成本和品质上形成很强的竞争力,有着巨大的潜力。
  1.3.3 项目投资股东基本情况
   1.3.3.1 概况
   项目股东单位:海南***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集团有限公司(HSB)是一家集战略投资和经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注册资本4,900万元,股东投入9,800万元,截止2010年6月集团总资产约10亿元人民币。集团主增值务聚焦于海洋产业。***集团致力于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拓展功能、创新体制,打造高效率的海洋产业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全面提升海南海洋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抓住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机遇,积极投身于海南物流业、渔业、旅游业、房地产和服务业的开发建设。***集团秉持“稳健、规范、发展”的经营理念,计划于2013年成为海南海洋产业龙头企业,并最终实现企业上市。
   1.3.3.2 项目公司财务状况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财务状况良好。2011年,公司总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无负债。
   1.3.3.3 项目公司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
   公司法定代表人:******,男、***岁,硕士学历。从事海洋水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经营管理已10年,是海产品加工、鱼胶原蛋白和海鲜调味料领域的资深专家,经验阅历丰富,同时非常熟悉国内外海产品、胶原蛋白和海鲜调味料产品的大客户以及营销模式。
  1.3.4 厂址概述本项目选址在*********,各项基础设施齐全,距离海口市90公里,通过高速公路和西线国道可以辐射至全省所有沿海市地,交通方面。本项目所在地拥有丰富的海洋水产资源、稳定的电力燃料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环境保护较好,是建设项目的较好地点。
  1.3.5 生产技术方案本项目将检验检疫合格的水产原料在前处理间经清洗、绞碎后,送入精加工车间,经水解、酶解提取,然后按要求进行脱腥、脱色、精密过滤、调配、浓缩、喷雾干燥,在包装间进行无菌包装为成品,入库贮存。
  项目技术来源主要为自有技术。项目建设单位6年多来一直从事海洋水产品深加工研究,在海洋生物工程与海鲜调味料领域拥有资深的专业技术人才团队,技术实力雄厚,鱼胶原蛋白,海鲜调味料研发制造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3.6 主要原辅材料供应本项目年需鱼、虾、贝等海产原料和鱼鳞鱼皮共3000吨,除由***渔业物流中心提供外,不足部分从省内采购。包装材料和原辅材料,当地和省内市场供应充足,可以保证项目的需要。
1.3.7 节能减排
  本项目采用节能设备,能耗低,同时建设营运过程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可以保证达到节能减排标准和要求。
  1.3.8 环境保护本项目实施以后,针对产生的“三废”污染,经过科学的治理,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所有排放物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对厂址环境和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新的污染。
  1.3.9 项目定员和劳动力来源本项目定员62人,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32人,生产人员30人,管理、技术和生产人员通过内部介绍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1.3.10 项目进度安排本项目在可研报告批准后,进行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人员培训、调试、试生产等。建设期为6个月。1.3.11主要经济指标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1265.5万元,其中厂房投资282.8万元,设备投资370万元,流动资金528.99万。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胶原蛋白与海鲜调味料年生产能力为855吨,销售额新增2.8亿元,实现利润新增1980万元。

  1.4 结论及建议

  1.4.1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符合海南省发展规划和产业导向,选题独特、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可以很好的发挥海南的海产资源优势,在产品成本和品质上形成很强的竞争力。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是海南省及当地政府鼓励发展、重点支持的行业。项目承担单位资金技术实力雄厚,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建设条件优越,产业化建设基础好,建设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1.4.2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争取政府在政策、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促使政府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使企业发展有一个稳定、良好的环境。
2、做好原料收购、储备工作,确保原料供应。
3、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企业营销策略,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扩大销售渠道,同时应大力推广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形成稳定的销售对象,以防止产品价格的波动,对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
4、项目应严格按环保“三同时”原则,搞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1 市场分析

  2.1.1 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本项目的高纯鱼胶原蛋白是美容保健品的优质基材,属于严重供不应求的产品,国内仅有上海海青/海南华研能达到出口日本的标准,而且均已达到满负荷,还不到国际高端市场容量的10%,还有很大的缺口。国内市场高级鱼胶原蛋白的需求量量更大,是十分稀缺珍贵的美容保健产品。
  海鲜调味料为继味精、鸡精以后的第三代“营养型鲜味调味料”。直接作为日用调味品,终端消费市场需求量即达到35万吨;而且作为酱油、鸡精等高端调味品和咸味食品的重要配料,应用面和影响面很广,预计2015年,海鲜调味料将占到调味品市场的20%,市场需求将达到110万吨,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目前海鲜调味料国内的现有生产规模在10万吨左右,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2.1.2 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1)鱼胶原蛋白的市场分析。
  从2004年到2008年,是中国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的知识普及、科学教育阶段,同时以进口产品为主的高端消费为先导和示范,中国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迅速完成了从孕育阶段到快速发展的转换。由于小分子量胶原蛋白具有易为人体收等诸多优良性质,其用途非常广泛,遍及保健、化妆、医药、食品等领域。
  从2001年至2009年,全球胶原蛋白需求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7.25%;中国2006年胶原蛋白市场消费约为3,000吨,2009年消费量达到8,000吨,预计到2015年年需求量有望达到20,0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47%。
  由于近年来疯牛病、口蹄疫等陆生哺乳动物疫病爆发流行,使得源自于牛、猪等动物皮、骨中提取的胶原蛋白的安全性受到质疑与限制,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开发更安全的鱼鳞胶原蛋白,来满足人们对其安全、生态与健康的需求。
  因而,利用我国丰富的鱼鳞资源,加大鱼鳞胶原蛋白的研发,对促进我国鱼鳞胶原蛋白产品产业化发展具有现实积极意义。随着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鱼鳞胶原蛋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全球性的调味品消费升级,中国人饮食消费向自然、安全、营养、清鲜/鲜香美味的深刻变化,造就海鲜调味料巨大的市场需求。
  近5年,调味品(料)业正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增幅最快的产品种类。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
  用天然海鲜为原料生产的海鲜调味料是继鸡精以后的新一代“营养型鲜味调味料”。海鲜调味料自然、安全、营养、生鲜(鲜香)美味,成为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产品的选择和需求。
  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餐饮业和连锁快餐特别是中式风味连锁快餐的迅猛发展,风味偏好正向清鲜生猛的特征改变,为海鲜调味料代替传统香辣咸调味料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基础。
  2007年以来我国餐饮业销售额以超过18%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据中国烹饪协会同统计,2010年我国餐饮业销售额将达到20000亿元;按国际上对调味品市场计算公式,其中10%也就是2000亿元为调味品(料)销售额。
  就终端消费市场而言,如果全国按2.6万户家庭的25%购买率计,每户每年消费海鲜调味料5千克,需求量即为32.5万吨。
  (3)传统调味品升级为新型调味品,也为海鲜调味原料的应用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
  2010年中国酱油市场销售量突破600万吨,高端酱油的年增长率更高达50%以上。而高端的酱油等调味品均添加了海鲜调味料,以增进生鲜、美味的感受。如果添加5%的海鲜调味料,则每年对此的需求量达30万吨以上。
  调味料尤其是鸡精鸡粉为代表的清真调味料、鲜贝精海鲜精为代表的海鲜调味料正在全面代替味精,成为家庭和酒店餐饮烹调的调鲜产品。2010年,中国地区鸡精的销售额达到80多亿元,高档的鸡精产品等调味料均添加了海鲜调味料,以增进生鲜、美味的感受。如果添加20%的海鲜调味料,则每年对此的需求量达5万吨以上。
  以三全食品、海霸王、湾仔码头等企业为代表的速冻调理食品、以雨润为代表的低温肉制品,以旺旺、亲亲为代表的咸味休闲食品等品种的高速成长,为以生鲜为特征的海鲜调味料的应用提供了又一个巨大市场。
  以康师傅、统一、日清、华丰等巨头为代表的方便面食品企业,正在对调味料升级换代,安全性受到质疑的辐照杀菌调味料,将在2年内全面被非辐照调味料替代,一批管理水平低的供应商将淘汰出局。在安全性、品质保证、成本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将在这轮洗牌中胜出,获得巨大的订单。
  (4)国际市场对海鲜调味料的需求巨大。
  海鲜调味品在国际市场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日本海鲜调味料约占市场60%;东南亚一带传统使用的味精十年前已基本退出市场,目前主流调味品为鸡精和海鲜调味料。新加坡社会发展局提供的市场分析显示,新国每年需鸡精456吨,各类海鲜调味料1358吨,2002年海鲜调味料消费总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中国与东盟国家饮食文化近似,密切的经贸关系为中国海鲜调味品提供了出口市场。
  国际清真食品市场高达3467亿美元.全球清真食品的年贸易额达1500多亿美元,其中清真调味料主要为鸡粉调味料和海鲜调味料,约占清真食品的10%的份额。而我国清真食品的出口额近年来却一直在1亿美元左右徘徊。我国清真食品产业可供开拓的国际市场空间还非常大,我国清真食品产业参与国际竞争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2.1.3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任何一个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至少有三个:产品竞争力、传播力和渠道力。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省份,南海是我国唯一的天然纯净无污染海域,海域面积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2/3,拥有500万吨的海鲜水产资源,鱼、虾、贝、鱿鱼类海鲜品质鲜美、与其他沿海地区有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就地加工成海鲜调味料,产品具有海鲜调味料最注重的生鲜美味的特质;同时海南省政府对海域环境保护非常重视,为海南生产优质、安全的海洋食品提供了的有力保障。
  海南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平均价格在全国处中等偏下水平,这也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产品价格具有竟争力。
  海南本身极具形象和品牌效应。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丰富的热带海洋资源,良好的政治环境,海南健康岛在国内外形成了相当广泛的影响,这也为海南海洋产品的形象建立和品牌宣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作为朝阳行业的优质基料并以大客户为主的产品销售,技术领先和品质保证构成产品竞争力最重要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项目公司在鱼胶原蛋白和海鲜调味料领域研发技术实力雄厚,制造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并且与上游原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保优质原料的供应;项目核心经营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和客户关系基础,项目因此有了核心的竞争力。

  2.2 营销策略

  本项目营销的重点是做好工业客户和餐饮特别是连锁餐饮客户的开发、培养、管理。
  市场、渠道的开发、维护对于销售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充分运用公司多年的销售经验,采取实用有效的销售措施和各种宣传促销手段,调动营销人员和经销商的积极性,重点宣传产品原生态,健康、营养等特点,提高产品知名度。
  以进入海南旅游商品市场为起步,稳定基础销量,形成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根据不同区域的市场要求,不断改善生产差异性产品,并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在国内外市场区域建立独家经销商,充分利用经销商已有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售。


第三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


  3.1 建设场地

  本项目选址在*********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0亩,园区内地势平坦,无地面附属物。距离海口市90公里,通过高速公路和西线国道可以辐射至全省所有沿海市地,均在2小时车程以内,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原料与产品的运输十分有利。

  3.2 建设条件

  3.2.1 自然气候
  项目区域属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气温23.6℃,年最高气温37.2℃(七月),年最低气温6.5℃(一月),全年无霜冻影响。年均降水量1417.8毫米。空气质量常年达国家一级标准。
  3.2.2 水文、地质
  拟建项目选址地势平坦,地貌单元层玄武岩剥蚀台地,表层土壤粉质粘土或粘土,土层厚度在1.50—2.0米左右,地层层位与地基稳定,适于基础设施建设。
  3.2.3 交通
  本项目区域南与黄龙港毗邻,北与***接壤,距***城17公里,可通过地级二级公路与西线环岛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捷,四通八达。
  3.2.4 基础设施
   1、供水项目设计日用水量为60吨,所在地***园区建有完善的供水网络,水源可采用***市政自来水厂供水管道接入,或由园区自建自用水厂接入,出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2、排水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和通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的污水分别排入渔港物流园区市政雨污管网。
3、供电用电主要为车间设备、锅炉房、污水处理系统、研发中心、公用工程及照明用电,设计用电负荷为350kw.实际平均用电负荷为250kw.每月用电量约为70000度。由园区外引来架空高压电源专用线至本厂配电间,厂内安装1台400kVA变压器即可保证用电需求。
   4、燃料生产用汽由厂内锅炉房提供,安装1台2.5吨/h燃油锅炉,所用燃料为重油,每月需消耗重油4200kg,柴油1500kg.从海南海盛石油有限公司公司购进。
   5、通讯本项目电信网络由所在***园区用户电缆网及中继电缆网接入,距离为200m,完全能满足项目对通讯的要求。
  3.2.5 防震按照海南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全省基本地震烈度为Ⅵ-Ⅷ度。项目所有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均按抗Ⅻ级震实施。

  3.3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项目建设地***是海南省最大的渔业生产地,海岸线长114.7公里,有11处港湾,坐拥白马井、新英、金牌、新盈、调楼、黄龙等天然渔港,浅海滩涂面积5333公顷,发展海水养殖条件优越,海洋捕捞业发达,有丰富的海洋水产资源。
  2、***劳动力充足,人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较低。
  3、生物工程与海产品深加工的结合,符合海南省政府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将有效的带动***和海南省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当地海洋经济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方面可望得到大力支持。
  项目建设所在地***委地政府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对落户当地的企业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如:为企业贷款提供贴息;对投资三年内企业所缴税款,政府将通过专项资金方式给予企业等额扶持等,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项目建设所在园区内无生产和使用放射性产品的企业,因此没有污染源可对项目产品造成二次污染。工业园内没有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因此也不会对项目产品造成化学污染。
  5、项目平面设计、设备选型、产品工艺论证,全厂卫生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已在着手进行。设计图纸将通过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按出口食品加工企业卫生注册的规范要求预审。


第四章 建设方案


  4.1 产品方案和设计产能

  4.1.1 产品方案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
   1、食品级胶原蛋白(粉)200吨,主要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2、海鲜调味料655吨,出口为155吨,国内工业客户和餐饮业客户(包括连锁餐饮)500吨。

  产品品种与产量明细表

产品胶原蛋白鲜虾膏鲜贝粉鲜虾粉海鱼粉海鲜素合计
年产量(吨)2002008015025200855

  4.1.2 设计能力
  本项目设计日产量3000kg,年产量为855吨。

  4.2 采用标准

  4.2.1 设计标准
  (1)依据《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2)依据《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
  (3)依据《生物工程与调味料食品加工的GMP标准》
  4.2.2 产品标准内销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企业标准,出口产品应符合美国FDA标准或出口国要求的标准。
  4.2.3 原料质量与安全本项目原料主要是:①海鲜调味料的原料为海洋水产品鱼、虾、贝、鱿鱼等,主要采用来自经检验检疫注册备案的海洋捕捞原料。②鱼胶原蛋白的原料为鱼鳞、鱼皮,来自出口卫生注册的海南水产品加工厂的下脚料。供应商必须对供应的原辅材料提供《质量安全保证书》,每批原料进厂必须经检疫检验合格。

  4.3 技术方案

  项目技术来源主要为自有技术。项目建设单位6年多来一直从事海洋水产品深加工研究,在海洋生物工程与海鲜调味料领域拥有资深的专业技术人才团队,技术实力雄厚,鱼胶原蛋白,海鲜调味料研发制造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参照海洋生物工程工厂的建设标准,拟选用全不锈钢生产线及配套设备。生产采用生物酶解提取技术、真空浓缩技术、喷雾干燥技术、10万级洁净包装系统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以保证产品质量,建立品质朔源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品率。
  4.3.1 生产工艺流程
   1、鱼胶原蛋白生产工艺流程
   用鱼鳞、鱼皮经水解、酶解、脱腥、脱色、无菌过滤、浓缩、喷雾成粉状胶原蛋白,属功能食品。产品常温下保质期为18个月。
   (1)原料验收:按原料验收标准和检验规程,将收购的鱼鳞鱼皮等等原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送入原料库;
   (2)原料的前处理:清洗、消毒、脱灰;
   (3)提取:将原料投入提取罐,依次进行高温水解和生物酶解,用生物定向酶切技术,将原料中大分子胶原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4)脱腥脱色:提取液经过震动过滤泵入脱色罐,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腥处理,利用活性炭的空隙吸附原理脱除提取液中的腥味和杂色。
   (5)精滤:利用板框式过滤机经多次料液循环过滤,去除料液中活性炭等杂质,达到料液的纯清。
   (6)浓缩:经过真空浓缩,将提取液中水分蒸发抽出,料液浓度提高,达到适合喷雾的终点浓度。
   (7)喷雾干燥:通过机械作用,将需干燥的料液,分散成很细的像雾一样的微粒,(增大水分蒸发面积,加速干燥过程)与热空气接触,在瞬间将大部分水分汽化,使物料中的固体物质干燥成粉末。
   (8)喷雾的产品包装后通过金属异物探测,送入成品库存放。
   2、海鲜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
   用鱼、虾、贝、鱿鱼等海产原料,经绞碎、水解、酶解、杀菌、调配、浓缩、喷雾成粉状海鲜调味料。产品常温下保质期为12个月。
   (1)原料验收:按原料验收标准和检验规程,将收购的鱼、虾、贝、鱿鱼等海产原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送入原料库;
(2)原料的前处理:清洗、消毒、绞碎;
   (3)提取:将原料投入提取罐,依次进行高温水解和生物酶解,将原料中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
   (4)浓缩(部分产品适用):经过真空浓缩,将提取液中水分蒸发抽出,料液浓度提高,达到适合喷雾的终点浓度。
   (5)反应(部分产品适用):提取液打入反应罐,其中的氨基酸和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进一步生成风味物质。
   (6)调配:提取液经过滤胶磨均质,打入调配罐进行复配,已达到风味品质的优化;
   (7)喷雾干燥:通过机械作用,将需干燥的料液,分散成很细的像雾一样的微粒,(增大水分蒸发面积,加速干燥过程)与热空气接触,瞬间将大部分水分汽化,使物料中的固体物质干燥成粉末。
   (8)喷雾的产品包装后通过金属异物探测,送入成品库存放。

  4.4 加工设备方案

  4.4.1 设备选型原则
  本项目建设立足于高起点,采用的设备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目标产品的质量要求。其中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等主要关键设备采用国内优秀企业或最先进的设备。应用这些成熟的设备,可以确保生产安全运行、无隐患,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而且资金投入合理,能够降低项目建设风险。
   1、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投产后的生产或使用的要求;
   2、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生产能力应相互配套;
   3、设备质量可靠,性能优良,能够保证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
   4、在保证设备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实用;
   5、所选设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专门机构发布的有关技术标准;
   6、选用国内海洋生物工程行业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
  4.4.2 主要设备工作原理与设计参数
   1、酶解罐(带搅拌)
   酶解罐用于用生物酶定向酶切技术或复合蛋白酶酶解技术,将原料中大分子胶原蛋白质分解为多肽或氨基酸;设计月产量30吨/月。30吨/25天=1200kg/d,以原料:产品=6:1得率计算,即需要原料新鲜鱼鳞(含水50%左右)约7200kg/d,每天按4个生产批次计算,按鱼鳞配水为1800kg:1200kg,以两个反应罐计算,即每个反应罐每批处理料液为3000L,以酶解罐标定容积的85%计算,即每个酶解罐容积设计3500L。
   2、高压蒸煮釜(带搅拌)
   高压蒸煮釜用于对原料进行高温水解,将原料中大分子蛋白质链状结构分解,设计蒸汽压力为0.35-0.40Mpa,温度为130℃,容积为3500L,高压时间为两小时。
   3、双效真空浓缩机
   本项目选用双效真空浓缩机采用二效同时蒸发,二次蒸汽得到充分利用既节省了锅炉的投资,又节约能耗,能耗与单效浓缩器相比降低50%;
   双效浓缩机采用外加热自然循环与真空负压方式,蒸发速度快,浓缩比重大。液料在全密封中无泡沫浓缩,浓缩出来的料液,无污染,浓度高。
   每天需要浓缩蒸发料液水分约为9000吨,由于每次高压出来的料液只能投入一个酶解罐,即每罐酶解液不能同时出来,而是间隔3小时左右出来,故实际每次投入浓缩罐的液体大概在3吨,因此建议选择3吨的浓缩罐一个。蒸发量应该在700kg/h,建议选择真空双效浓缩,浓缩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9左右。
   4、喷雾干燥机
   喷雾干燥是系统化技术应用于物料干燥的一种方法。于干燥室中将料液雾化后,与热空气的接触,瞬间将大部分水分汽化,得到干燥产品。该法能直接使溶液、乳浊液干燥成粉状或颗粒状制品,可省去蒸发、粉碎等工序。喷雾干燥具传热快,水分蒸发迅速,干燥时间瞬间的特点,且制品质量好,分散性好,溶解性能好,适用于热敏性易变性的蛋白提取物的干燥。
   按喷雾液体的干物质含量为40%计算,并且考虑生产的连续性,每批喷雾进料总量为750kg,即每批需要蒸发水量约为450公斤,由于整个生产过程的速度限制在于高压这一工序,这个过程总计需要时间约为3小时,故喷雾塔蒸发量为250公斤/小时,建议选择低温喷雾干燥机,进风温度在200℃以下,出风温度在80℃左右。
   合计功率:300KW(含环保污水处理6.5KW和办公部分18KW)

  4.5 工程方案

  4.5.1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生产车间(含配套原料冷库、辅料库、包装物仓库、成品库、锅炉房、机房等)、研发中心及办公楼以及消防、污水处理、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面积(M2)结构形式层数
1车间厂房1200钢结构1
2研发中心+办公区480砖混结构3
3锅炉房8011
4变发电机房60  
5污水处理系统60  
6硬化地面800  
7绿化3000  
8消防设施   
9排水(污)管道200  
10水电安装   


  4.5.2 总平面布置原则
   1、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并结合当地情况,在满足使用的要求下,做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投资、降低造价,并应切实注意节约用地。
   2、根据工艺及防火要求,将生产协作密切的单元组织在一起,力求做到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生产线路简洁、流畅,避免往返运输和作业线的交叉。
   3、在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下,根据生产性质、动力供应、货运周转、卫生及防火等条件分区布置。并将有排出蒸汽、气味的车间,布置在厂区下风方向。
   4、运输是生产工艺流程的前奏和继续,它是联系各生产环节的纽带,总图布置中做到合理布置人流、车流的运输线路,以利于生产线路的畅顺,减少能量消耗,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5、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食品安全卫生相关规范和标准及其他各种安全的要求,并应满足地上、地下工程管线的敷设和交通运输的要求。
  4.5.3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
  本项目位于选址在*********园区B区,新建厂区地形呈长方形,项目构筑物规划布置用地按10亩规划。
  研发办公楼在厂区正门,为本项目区域西部,在前面设有停车场、加工车间安排在厂区的东部,并在中间区域布置绿化宽敞的厂区回车场地,环境整洁优美。
  加工车间自南向北呈直线布置,加工车间划分为一般洁净区与高度洁净区,一般洁净区在主导方向的上风向,高度洁净区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将废弃物和污水排出区安排到远离厂区正面和公共设施区的位置。包装车间靠近生产区的南部位置,紧邻成品库,减少了运输距离,便于产品的入库、出库和发货。
  原料处理区、锅炉房及污水处理站等非洁净区相对集中在厂区的东北部,靠近原料入口,既减少了对厂区的污染,又减少排水系统的投资。其它附属用房如机房、水池及变配电间等靠近加工车间等。对生产车间集中供电、供水,供汽,管线短捷集中,并能大大节约能源。
  在生产车间的北面紧临原料库设有回车场,由于进出厂区的原料供应车及发货车辆主要是货运车及冷藏车,为保证卸货区和装货区有足够的回车空间及?吐能力,因此回车场宽度在20米以上。整个厂区的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布置分区明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厂区道路相连形成环路,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厂区东部设侧门专供车辆物料进出,并与生产区环形路相连;人员出入口设在办公研发中心的南侧,避免物流与人流混杂,交叉污染。
  厂区各建筑物附近均要按消防要求配备水龙头和灭火器。

  总平面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排水单元
1厂区占地面积6666.67 m2/10亩
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1550m2
3建(构)筑物建筑面积1880 m2
4道路、硬化地面占地面积800 m2
5建筑系数15.80%
6土地利用系数80.20%
7绿化系数45%


  注:土地利用系数的计算含绿化面积3000)


  4.5.4 生产车间建设方案
   A、生产车间按照生物工程与调味料食品加工的GMP标准建设,原料处理与提取调配、喷雾干燥、包装分别按100万级、十万级、一万洁净标准实行分区设计建造。
   B、各工作区均设有专用的洗手消毒间和更衣室,避免交叉污染;各车间内专门设置工器具存放间和工器具清洗消毒间。
   C、车间内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墙壁之间均要留出1米以上的空隙,以便于操作、维修和清洗。有蒸气的提取间净高度为5米、喷雾干燥间净高度为12米以上,其余加工间净高度均为4.0米以上。
   D、成品库、辅料库、包装物仓库、原料库、净高度为5.0米。
   E、为便于运输以及减少劳动量,车间各单元和成品库构建连体。
   F、生产车间及冷库采用砖混结构及钢结构相结合。地坪采用水磨石或环氧树脂地坪。
   G、全部车间内墙角、屋顶角、柱角、窗台均按标准采用孤形。
   H、全部车间内沿墙设置30cm宽、倾斜度3%的排水明沟,沟上加不锈钢网,出水口设防腐、防水气回流装置。
   I、车间设备管道采用CIP自动清洗消毒,空气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包装物采用紫外线消毒,工器具和加工场所采用消毒水消毒。
   J、车间以人工照明为主,采光系数220Lx,照明设施装防护罩。
   K、普通区采用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换气量不小于每小时换气三次,机械通风管道进风口距地面2米以上。
   L、包装间等洁净区域设置空调(可控制温度为20-25℃,紫外线杀菌消毒,并设有达到一万级标准的空气高效洁净处理。
   M、物料在加工间输送经严格消毒的设备容器管道内密闭运行,加工品和包装物在工作间进出通过传递窗进行。
   N、全部车间设置防虫、防尘及防鼠设施,用防护门、塑胶帘、灭虫灯、灭鼠器、水封式地漏、铁纱网。防护门设置自闭器。
  4.5.5 道路及绿化系统
作为现代化工厂,应使厂内、外交通运输相适应。根据建设规模,厂区内道路系统的布置应有足够的宽度使运输车辆能够方便快捷的到达每个辅助车间,并形成环形路网。厂区主干道宽8m,车辆和行人较少的道路以及消防道路宽3m。道路路面应铺设适于车辆通行的坚硬路面(如混凝土和沥青路面)带盖板明沟,路肩宽度宜采用1m,有足够的排水系统,路面应平坦,防止积水及尘土飞扬。新建道路总长200m,道路、广场及硬化地面面积800m2。
绿化布置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为了创造良好的生产和办公环境,在办公生活区以集中的绿地为主,其树种选择宜为观赏性强的非洲楝等树种,树冠造形美观,行道树和沿路绿地形成带状绿化,其间乔木和灌木搭配栽植,营造轻松、舒适的绿化景观。建筑物之间、厂房与道路的裸露地面应进行绿化。绿化面积3000m2,绿化系数为45%。
  4.5.6 给水
   4.5.6.1 用水量及水质要求

  项目用水量估算表(m3/d)

序号用水单元用水种类平均排水量(m3/d)最大排水量(m3/d)
1前处理车间自来水2025
2工艺用水纯化水2025
3锅炉房软化水1.55
4生活用水自来水8.520
合计 5075

   水源及供水设施本项目所在***园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可以作为生产、生活水源。
   项目生产生活用水量平均5m3/h,最大8m3/h,在园区内自来水出水量约50m3/h,即可满足需要。
   本项目将全厂供水管网统一建设,供水管道环状布置,埋地敷设,主要车间设置两条引入管在室内形成贯通枝状布置;各用水单元进水口安装阀门和水表,以便统一管理和成本核算。
   4.5.6.2 循环给水
   为充分节省能源,将全厂冷却用水全部流入循环水池,经冷却塔降温后用泵打回车间重新使用,循环给水采用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
   本项目建成后循环冷却水平均50m3/h,设计贮水池座,有效容积100m3,兼做循环水池,设处理能力为30m3/h的玻璃钢冷却塔和循环水泵各1台。
   4.5.6.3 消防给水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厂区按一次火灾计算,室外消防用水量按10L/s计,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室内消防用水量按15L/s计,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水幕系统消防用水量按4L/s计,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合计为59L/s,折合一次消防用水量为98.4m3/h。
   厂区内设室内外消防系统,设消防贮水池一座,有效容积100m3,在屋顶水箱一座。消防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建筑物最高处设有效容积11.4m水系统,消防给水泵房内设XBD60-60-HY型消防水泵1台,由消防水池1取水,供室内外消火栓、水幕用水。考虑到卫生要求,消防系统单独设置,不与生产生活供水系统共用水池、管道。厂内消防管网成环状布置,按规范要求设置地下式消火栓。车间、仓库穿堂、辅助建筑等均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每个室内消火栓系统均设置直接启动消防主泵的按纽。各建筑物按规范要求配置移动消防器材。
  4.5.7 排水
   4.5.7.1 排水量

  项目排水量估算表

序号排水单元平均排水量(m3/d)最大排水量(m3/d)
1加工车间3240
2锅炉房1.24
3生活排水6.816
4合计4060


   4.5.7.2 排水方案
   1、本项目排水采用清污分流制。
   2、厂区内污废水经排水管网汇集至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3、车间的均采用明沟排水,以便地面排水顺畅,清洗卫生方便。
   4、车间内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分管道排放。在室外按需要设置污水检查井、水封井、截粪井,再合流汇至厂区污水处理站。
   5、车间等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系统。
   6、厂区内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放,经雨水管网汇集后排出厂外。
  4.5.8 供电
   4.5.8.1 电源
   本项目由园区变电站供电,当地电力供应充足,供电保证率较高。将高压电源架空引入厂内配电间即可。
   4.5.8.2 装机容量、用电负荷及供电参数
   本项目的大部分车间用电负荷为三级,只有制冷机组和事故照明等少数为二级用电负荷,电压为380/220V,频率50Hz,三相交流电。

   全厂用电负荷及供电参数表

序号用电单元装机容量(KW)电压相数频率
1车间226380/220V三相50HZ
2检测中心50380/220V三相50HZ
3污水处理站6.5380/220V三相50HZ
4空调办公18380/220V三相50HZ
合计300


   4.5.8.3 变配电系统
   根据厂区状况及负荷分布,在厂内建变配电间一座,紧临制冷机房,为车间、机房、冷库等提供低压电源。
   本项目电力设备总装机容量400KW,需用系数取0.6,计算有功功率为240KW;经集中无功补偿后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计算视在功率为267KW。选用S11-160KVA变压器1台,负荷率为86%。高压开关柜采用XGN型箱式固定式金属封闭开关柜,共台;低压开关柜采用GGD型抽屉式开关柜共2台。10KV电源侧采用单母线不分段运行方式;0.4/0.23KV电源侧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
   采用高压计量,高压设备采用直流操作系统,继电保护采用综合保护系统。
   4.5.8.4 配电系统
   自低压开关柜配出的线路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消防设备用电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互投;氟利昂压缩机等重要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
   配电线路采用交联聚乙烯电缆将电源由配电间采用电缆沟或直埋引至配电室,再从所设的配电柜引出,沿电缆桥架或穿钢管敷设至各用电点。冷库等低温潮湿场所采用铜芯橡皮电缆配电;其余场所采用铜芯塑料电缆配电。
  4.5.9 照明
  车间、原料库等场所为潮湿、低温场所,照明灯具采用密闭荧光灯及防水防尘灯;机房照明按防爆二区设计,照明灯具为防爆荧光灯;其它场所按常规设计。照度标准按照国家规范执行,灯具及光源均选用高效节能灯。
  4.5.10 制冷
  本项目采用氟里昂制冷系统,系统自动融霜,温度自动记录,自动显示,自动微机控制、温度数字显示,可显示各冷间温度及制冷系统相关的各设备状态,对冷风及其相关设备可在机房控制室集中控制,也可在现场配电室集中控制;现场配电室设有现场控制器,与机房控制室总控制器采用总线联系。
   4.5.11 防雷与接地
   本项目的主车间为三类防雷建筑物,按规范要求设置防雷设施;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防雷接地与保护接地共用同一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本项目的各建筑物均设总等电位联结系统,电源引入处设防漏电保护系统,防止高电位侵入。
   4.5.12 供汽
   本项目生产热源为蒸汽,蒸汽压力0.6Mpa(表压),燃料为重油。根据项目热负荷,平均蒸汽用量1.5吨/h,最大蒸汽用量1.8吨/h的情况,在厂区内建锅炉房一座,安装1台2.5吨锅炉,烟囱高15米。
   锅炉排出的废渣,经刮板出渣机落入手推车中,人工送至渣场,定期外运填垫路面、坑池或做建材原料。
   锅炉除尘措施:选用麻石水膜除尘器,该设备具有耐磨损,使用寿命长,除尘效率(η>92%)高等特点,烟尘经处理后,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5.13 空调
   根据本项目的建筑及室内、外设计参数,空调系统计算空调夏季冷负荷为18KW。
   包装间等洁净区域空调设置为可控制温度20-25℃,紫外线杀菌消毒,并设有达到一万级标准的空气高效洁净处理。
   4.5.14 通风
   提取车间生产需用热水清洗,采用蒸汽加热冷水,这样设备和容器内会散发出热量和气味,为了改善工作环境拟采用全面通风的方式排除这些热气。本设计在屠宰分割车间外墙上安装轴流风机,使室内产生的余热、余湿及时排至室外,车间的换气次数为4—6次/小时,选用T—35—11N02#轴流风机3台。
   4.5.15 压缩空气
   按车间生产工艺要求,选用1台供气量为2m3/分钟风冷螺杆空气压缩机,设计供气压力为1Mpa(表压)。
   4.5.16 项目建设管理
   为加强本项目的建设管理,建设单位拟采用如下管理办法:
   A.组织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
   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各部门团结协作,使管理机构良好运转。
   B.采用监督原则,实行招投标办法,引入竞争机制。
   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必须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由股东委托专业单位或个人编制标底,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参加招标,以公正、客观的原则选择相应单位中标。工程采用监督原则,通过招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并有信誉的监理公司或咨询公司全权负责工程质量、进度、支付的监理。
   C.加强投资管理
   工程款实行专款专用,财务人员要把本项目的收支单独列账,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以批复的概算作为控制依据。
   D.加强组织与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组织与计划工作。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考虑季节等不利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减少本工程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工程施工应参加建筑保险,降低工程的风险。
   E.加强质量、进度、支付管理
   监理单位应本着“严格监理,公正科学,热情服务,一丝不苟”的监理原则,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支付进行全面监理,各分项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及质量验收标准执行,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避免赶工期、赶进度等增加质量隐患问题的发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创造良好的工程形象。

  4.6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工程进度:共8个月
  ①2012年1-2月:项目公司注册。项目土地勘察、项目环评、用地审批、消防审核、修建性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施工图审,工程施工和设备合同签定。
  ②2012年3-4月: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完成。
  ③2012年5-6月:工程竣工、设备调试、试生产、生产许可证
  ④2012年7月:产品开始销售。


第五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5.1原料供应

  胶原蛋白产品可以用鱼鳞、鱼皮为原料。海南2010年罗非鱼产量为26.7万吨,有罗非鱼加工厂30家,加工副产品鱼鳞产出量为4000吨,鱼皮产出量为20000吨而本项目日需鱼鳞量为7200kg,年需求量为1200吨,通过认真组织落实原料供应,是可以确保订单生产需要的。不足部分,部分要求略低的胶原蛋白产品可以用鱼皮替代鱼鳞作为原料;亦可考虑从广东罗非鱼加工厂采购原料鱼鳞。

  海鲜调味料的原料为海产品鱼、虾、贝、鱿鱼等,海南现有海洋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完全可以保证项目对海产品原料的要求;项目公司与武连渔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确保原料来源稳定。

  5.2 原料质量安全

  供应商必须对供应的原辅材料提供《质量安全保证书》,每批原料进厂必须经检疫检验合格。

  5.3 包装材料、其他辅助材料、燃料动力

  包装材料为纸箱和塑料袋,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燃料如重油、柴油等,海南市场供应充足,可以在省内实现采购,保障项目需要。

  主要原材料、包装材料、燃料年用量

序号名称年消耗量备注
1 1200吨 从海南水产加工厂采购
2 450吨从海南渔港采购
3鲜虾360吨从海南渔港采购
4贝碎60吨从秦皇岛采购
5包装袋45000个用于产品内包装
6 43000个用于产品外包装
7燃油重油50400kg+柴油18000 kg从海盛石油采购


第六章 节能


  6.1 必要性

  能源和水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现在我国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率很低,消耗指标很高,节约能源和水资源不仅极其必要,而且潜力很大。它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项目建设采用新设计、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以达到最少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

  6.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技评估的规定的通知》(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部计节能[1997]2542号)。
  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4、《“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2006年7月)
  5、《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2年)
  6、《锅炉节能技术指南》
  7、《商业建筑空调节能改造技术指南》
  8、《冷却水循环利用技术指南》
  9、《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指南》

  6.3 能耗、水耗指标分析

  从下表可以显示,本项目消耗主要是电耗和燃油消耗,分别占综合消耗的68.63%和28.92%,因此节能减排重点要放在节约用电和锅炉和蒸汽使用上,应加强管理。

  项目月水耗、能耗分析

项目月消耗量金额(元)占比(%)
70000度8400068.63
燃油重油4200kg+柴油1500 kg3540028.92
新鲜水1500T30002.45

  6.4 节能措施

  6.4.1 节能原则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家对能源实行开发及节约并重的方针,为贯彻节约能源这一基本国策,本项目节能按以下原则进行。
   1、合理选择和利用能源
   (1)根据国家有关能源政策和法规,在设计中因地制宜地选择能源种类、品种和质量。
   (2)充分利用社会集中供能,尽量减少自产能源的种类和数量,设计中所需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尽可能争取相对集中供应或由专业单位供应。
   (3)设计中尽可能做到能源综合利用,如余热的回收利用,能源的循环使用、重复使用和分级使用。
   2、积极扩大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设计中要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严禁选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耗能设备。选用国内国内肉类加工行业中节能效果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3、工艺布置
   工艺布置、储运、工艺流程等设计,力求使物流、能源流向便捷,尽量缩短供能半径及管网长度,减少管路损耗等。在设计中尽可能做到各车间、各工段流程合理、布局紧凑,尽量减少各物料周转的距离,降低能耗。总图布置中,生产车间尽可能靠近各动力站房,以降低实际生产中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6.4.2 节能措施
   1、本项目设备选型优先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和质量过硬的电气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供电设备自身损耗;如选用低损耗新型节能变压器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2、本项目设计科学优化工艺路线,按产品的加工路线组织生产,相应减少物流运输量,从而节约了能源。
   3、在质量保证模式下,实现成批量连续化生产和工序间无缝连接,减少停顿工时,可以降低能源消耗20-30%。
   4、提高设备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和设备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减少设备故障,防止设备空载运行。
5、配电系统选用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保证在大量互感性负荷工作状态下,自动调整无功功率,进行无功补偿,降低无功损耗。使功率因数达到0.9。荧光照明灯具均带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大于0.9。
   6、合理选择变电站位置,力求使其位于负荷中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配电距离,节省电缆,降低线路损耗。
   7、空调设备、照明尽量就地控制,根据需要起停,节约电能。照明系统将采用高效节能灯替代普通白炽灯,景观灯及夜间公共马路灯采用LED灯照明。
   8、项目运营过程中,实现精细化管理。明确管理责任,注意节约用水用电,防止跑、冒、滴、漏,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9、建筑全面严格执行65%的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建材、节能设施,建设低能耗的绿色建筑。建筑的节能从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及施工、监理、验收和销售等全过程实施严格监管。
   10、生产废料可用于生产有机肥,变废为宝,节约能源。

  6.5 节油(汽)措施

  1、燃油锅炉使用高效燃烧器,加装锅炉烟囱节能装置,燃烧器风机、给水泵采用变频改造等节能措施。
  2、架空的蒸汽管道采用带铝合金保护层的超细玻璃棉制品保温,架空的空调管道采用带铝合金保护层的橡胶制品保温,以减少热能损失和损耗。
  3、锅炉房用热设备分汽缸也要做保温处理,减少热能的浪费,采暖冷凝水返回锅炉房回收利用。

  6.6 节水措施

  1、主要是车间的生产用水、厂区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采用不同时期用不同大小的水泵进行给水,并采用变频自动控制。
  2、制冷机冷却用水回收,经冷却塔降温后,回流到循环水池循环使用,以节约用水量。
  3、冷库冲霜水采用电自动融霜设备。
  4、生活设施应采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5、在各车间安装水表,便于节能控制。
  6、提高用水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生产线冷却用水,采用循环水,水的重复利用率为95%。
  7、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以达到应有的节水功效。
  8、加强管理,减少跑冒滴漏。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7.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本项目厂址位于******,园区周围均为村镇,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道路畅通,厂区附近无重大污染工业企业,区域环境质量良好,适合本项目建设。但在设计、建设和使用中要注意环保,对污染物进行治理和采用隔离措施,避免造成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7.2 环保法规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2二级;
  7、《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938-88)Ⅳ类水域;
  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91);
  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1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90);
  1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14、《水产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

  7.3 施工期对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1、噪声
  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等产生非稳态噪声,具有噪声高、无规律、突发性等特点。工程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有:限制高噪声施工季节和时间,夜晚停止施工;选用低噪声性能的施工机械,并对施工机械进行润滑和保养。施工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规定。
  2、废水
  施工地的生活污水、施工中开挖的土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而形成的废水,会对附近的水体造成一定污染。施工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集中排入临近道路边沟。
  3、大气影响
  建筑材料在运输、装卸、拌合及土方堆放过程中易产生扬尘。采取措施:将运输车辆车厢密闭,定期清扫施工场地及运输路面上散落的土、石方,定期洒水,使TSP浓度低于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
  4、废弃物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方和废弃的建筑材料。对施工开挖的土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采取围护和遮盖等措施防止流失,或由专人负责定期清运,全部运至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场妥善堆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4 运营期对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7.4.1 主要污染源
   1、废气厂内安装2.5吨/h燃气锅炉1台,锅炉烟气采用水膜麻石除尘器净化,除尘效率达92%以上,净化后再经15米高烟囱排放,烟尘排放浓度为200mg/Nm3,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2、废弃物该厂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原辅料包装物和生产过程中提取过滤后产生的废渣,日排放量约300kg左右。
   3、废水生产排放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原料处理清洗、车间地面冲洗及工艺设备清洗,未含化学有毒物质,可直接排入公共下水管道。水质指标如下:
   COD 600mg/l
   BOD 5500mg/l
   SS 200mg/l
   PH 7
   全厂污水平均排放量40m3/d
   全厂污水最大排放量60m3/d
   4、噪声该厂主要噪声源为各类料泵、通风设备、空调设备、锅炉引风机、鼓风机和制冷机组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噪声在45-50分贝左右。
  7.4.2 综合利用方案
   1、制冷机冷却循环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
   2、锅炉水膜除尘器洗烟废水经多格沉淀池沉淀冷却后,打回除尘器重新使用。
   3、粉煤灰渣外运可用来建房或铺路。
   4、对水产过程中排放的猪粪和肠胃冲洗的未消化料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集中堆放,然后外运做肥料。
  7.4.3 污染物治理方案
   1、废气治理锅炉烟尘经水膜除尘器净化处理后,再经15米高烟囱排放,排放浓度小于200mg/Nm3(除尘效率在92%以上)低于GB13271-91规定的排放标准。
   2、废渣治理生产中产生的垃圾、废渣废料集中堆放,采取密闭发酵处理成为有机肥料进行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后污泥经集泥池、污泥浓缩池、机械脱水后外运作肥料用。锅炉燃煤炉渣集中堆放,做建房铺路用;生产中的因此也没有可形成污染的固体或液体排放物。
   3、废水治理
   (1)污水处理生活污水经各单元化粪池沉淀腐化分解后处理、废水单独收集经隔油池处理达国家一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道。
   食堂厨房废水排放口,要经格栅过滤,并经隔油池除油后方能排入园区污水管道。
   (2)废水污水处理生产排放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原料处理清洗、车间地面冲洗及工艺设备清洗,根据生产废水污水处理的水质情况,采用气浮+SBR生物处理工艺是最佳处理方案。出水水质达到《水产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CODcr≤80mg/L,BOD5≤30mg/L。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述:
   格栅。废水含有血污、油脂、鱼鳞、肉屑、内脏等杂物,必须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本工程设计采用粗、细二道格栅,粗格栅采用人工格栅,栅隙10mm,材质为UPVC,细格栅用机械格栅,型号为FH450,栅隙1mm,设计格栅井尺寸为75×330×400。
   曝气调节池。主要进行废水的水质及水量的调节,保证后续工艺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冲击负荷影响效果。由于该水产废水为8小时排水,故为保证工艺的连续性,设计调节时间为16小时。水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粪便和其它悬浮物,因此会在调节池上形成大量浮渣,故在调节池中设计预曝气系统,采用穿孔管曝气,气水比为3:1,在调节池中设有提升泵,其型号为:WQ25—8—1.5(一用一备)。调节池尺寸为800×1000×850(有效水深800)。
   WBD气浮处理系统。废水中含有血污、油脂、油块等,需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确保后续工艺正常进行,本工艺采用气浮处理,气浮处理分离效果好,对油和悬浮物去除效果好,不过通常有能耗大、管理复杂的问题。WBD气浮系统采用独特的技术,将空气以微气泡状态(不是高压溶解于水中)引入系统中,因此不需要空气压缩机、溶气罐和循环水泵。空气是通过吸气管自然的进入气浮系统,因此不需要溶气释放器。WBD气浮系统结构简单,动转设备少,安装简单,维修管理方便,功率低,是一种革新性的气浮工艺,本工程选用1台WBD—20气浮设备,处理能力为2立方米/小时,功率1.0KW。
   SBR反应池。为本流程好氧处理的核心单元,SBR法是一种新型活性污泥治理法,该法集调节、压氧、缺氧、好氧、沉淀、排水等功能为一体,具有间歇式反应器特有的处理效果好的优势,是一种成熟的工艺,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效果良好,运行稳定。
   本方案设计两座SBR池并联运行,两座池子在各自的进水周期进水,自动切换,每座池子运行周期均为每天两个周期,进水时间上相互承接,其周期安排为:
   进水期6小时
   曝气反应期7小时(含进水期2小时)
   沉淀期1小时
   排水、排泥期1.5小时
   闲置期0.5小时
   每座池子每个周期12小时
   ***园区建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排放管道网络和污水处理厂,各项目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公共下水管道汇总,集中进行处理,达标排放。
   4、噪声治理本项目所选用的水泵、通风机、冷却塔和空调设备均为低噪声节能设备。落地安装的设备均做减震基础,保证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要求。由于制冷机房内不可能对单独制冷压缩机隔离降噪,车间内采取吸音措施,降低噪音的污染,机房内设控制室,设备正常运行时,操作人员可在控制室内监控,以避开噪音的污染。

  7.5 绿化

  厂区内沿厂区道路形成线型绿化带,车间周围种植花草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减少风沙扬尘和噪声的传播。

  7.6 环境监测

  工厂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使各系统正常运转。

  7.7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配套完善的环保工程,与工程的实施同步,项目投入运行后,生产、生活废水、生产废弃物、废气、生活垃圾经妥善处理,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均可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以内,均能达到排放标准。


第八章 消防及劳动安全


  8.1 消防

  8.1.1 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66-92)。
  8.1.2 设计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险。
  生产车间为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库房为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库房。
  原料库设计为Ⅱ级耐火等级,其它单体为Ⅰ级耐火等级。
  8.1.3 消防通道和防火分区
  厂区设置3米的环行消防通道。建筑物间均设置消防通道,并且在成品库及原料入口区均设有大型的回车场,可供消防车回转用。
  根据放火分区设置要求,主车间防火分区划分如下:原料库为一个防火分区;加工车间为一个防火分区,夹层部分为一个防火分区;成品库部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原料库与车间之间用水幕分隔;车间参观走廊的观察窗为甲级防火窗;车间与成品库之间用甲级防火门分隔。
  钢结构部分构件需涂刷防火涂料,满足如下耐火要求:承重柱不小于2小时,钢梁不小于1.5小时,屋面檩条不小于1.5小时。
  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车间、生活间等建筑内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8.1.4 消防系统
   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项目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
   2、厂区内设室内外消防系统。设消防贮水池(V=600m3)一座,保证3小时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及1小时防火分隔水幕用水量。
   3、消防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消防水泵有消防水池取水,供室内外消火栓用水。
   4、考虑到卫生要求,消防系统单独设置,不与生产生活供水系统共用水池、管道。
   5、厂区内消防管网为环状布置。按规范要求在厂区内设置足够数量的底下式消火栓。各生产车间辅助建筑等均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每个室内消火栓处均设置直接启动消防主泵的按纽。
   6、各构筑物按规范配置移动消防器材。

  8.2 劳动安全

  8.2.1 劳动安全法规
   1、《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
   2、《工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3、《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5、《关于生产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
  8.2.2 职业安全措施
   1、公司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技术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制度。对员工进行劳动安全教育,防止劳动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
   2、每年请技术监督局、卫生局、劳动人事局等有关政府监督部门对压力容器、食品、防雷设施等进行年检。
   3、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定期检修保养制度,确保生产安全、设备、设施、人员等的安全
   4、生产工人均应配备工作服、套鞋、卫生帽,设备操作人员应配备绝缘鞋、手套等,提取工段操作人员应配备防腐蚀用品,车间设排风扇(配置过滤网)排出蒸汽。
   5、本项目车间用水、用电、用汽点较多,应注意防潮、绝缘等。潮湿场所的动力装置选用36V安全电压,车间内动力插座、电热插座等临时用电均带漏电保护,以确保用电安全及设备安全。对生产线中绞碎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设立警示牌和安全培训,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8.3 食品安全

  1、从原料采购、运输、贮存,严格执行中国《食品卫生法》、和《原料检验规程》,供应商必须对供应的原辅材料提供《质量安全保证书》;在生产中,按工序设有多点监控,不合格原料封闭包装用小车运出车间,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2、采用封闭式加工车间,原料经检验后,提取、喷雾、包装等在一栋建筑物内完成,使产品中间环节不接触室外空气,减少灰尘等的污染机会。
  3、对提取后的废渣采用密闭包装的方法送至暂存区,减少车间内的交叉污染和平面交叉运输。废弃物采用集中收集,统一运出,避免对环境造成再污染。
  4、从事直接生产的人员定期体检,发现患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应调离本岗。
  5、人员进出车间,在车间入口处设脚踏消毒垫。卫生间设置热风烘手设施。人员上岗前要更衣、洗手、消毒,设洗衣房,每天换洗工作服,确保工作人员不带尘、带菌。
  6、在各工作间设有刀具消毒器,对刀具采用85℃热水消毒,减少再污染,对器具采用热水清洗消毒。对工器具采用先用热水清洗,再用消毒液消毒,最后用清水漂洗。
  7、物流和人流不得交叉污染。包装物必须经过消毒设施消毒后,才能进入包装车间。
  8、车间采用混凝土表面硬化增加地面面层耐磨强度,车间门窗均加纱窗,原料预处理、包装车间均按商检、卫生要求贴白色磁砖到底墙面,不锈钢支架吊顶,窗台作成向内坡的45度斜面,内墙阳角、阴角等转角处均做成圆角,人员及货物进出车间的门口处设消毒池,确保室内卫生环境。
  9、根据工艺要求,对有关加工车间采用不同的室温控制(原料预处理间、内包装间等采用20-22℃室温),以控制微生物的繁衍。
  10、库房、车间内设紫外灯消毒或设置移动紫外杀菌灯,保证各部位每天至少15分钟消毒时间,保持环境卫生。
  11、防蝇、防鼠措施完备,下水道实行自动翻盖设施,防止老鼠进入,实行双层窗户与外界阻隔。
  12、车间、厂区定期消毒,经常清除厂区内的生产、生活垃圾,污染设施布置在下风向,减少对本车间的影响,厂区地面除绿化区外,全部硬化,改善厂区环境。
  13、项目所在地内无放射性产品生产和使用企业,无排放有毒气体的生产企业,因此不会对项目产品造成二次污染。


第九章 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


  9.1 组织机构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实行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机构设置以研发、生产、销售管理为工作重点,以服务客户、提高效率为组织原则,分工协作,目标管理。
  公司组织机构如下:

  9.2 劳动定员

  本项目全年工作日为300天,生产班次为2班,每班工作8小时。本项目定员为62人,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32人,生产人员3人。
  A、管理人员32人,具体为:
  总经理班子:1正1副1助理:3人。
  行政人资部(人力资源、文秘、保安、后勤等):3人。
  财务部(经理、会计、出纳):3人。
  销售部(销售、报关报检、物流):8人。
  采购部(采购专员、采购文员):2人。
  品保部(经理、检验员、品控员):4人。
  生产部(经理)1人。
  仓储部2人
  设备部机(经理):1人。
  研发中心5人。
  B、各车间工人共30人。

  9.3 员工招聘

  研发、销售、管理人员主要从广东、海南通过内部介绍和公开招聘,为吸引保持优秀人才,确保项目的技术优势,研发与销售部门人员的薪酬参考生物工程与海鲜调味料行业标准并高于同行业25%执行。
  本项目员工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能独立操作。生产工人(含主管)基本上从海南本地特别是临高和儋州等地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9.4 培训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必须由公司组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专业知识与技能、安全生产、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锅炉、食品检验和消防等特殊工种/岗位委外培训。培训结束后,根据需要进行考核、评定,并将有关培训资料(如《培训记录表》、成绩单)备案、归档管理。


第十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0.1 估算的范围和依据

  10.1.1 估算的范围
  项目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筑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用、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等。
  10.1.2 估算的依据
  (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与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方案;
  (3)本项目所购置的设备及其现行市场价;
  (4)本项目所在区域建筑物的工程造价概算指标;
  (5)与本项目相类似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
  (6)其他工程费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其他费用取费率的规定,并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计算确定。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2%计取、工程监理费按工程费用的2%计取、前期及设计费按国家规定费用范围的中低标准计取。
  (8)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的5%计取。
  (9)建设方向调节税,依海南特区实际情况,采用零税率。

  10.2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本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25.5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644.58万元;其他费用48.78万元;预备费用32.23万元。

  10.3 流动资金估算

  参照类似项目资料,并结合本项目具体的实际情况及运营的特点,流动资金按扩大指标估算法测算,按年经营成本20%计算,则年流动资金为528.99万元。

  10.4 建设方向调节税

  根据海南特区实际情况,按规定采用零税率,费用为零元。

  10.5 资金筹措方案

  综上所述,本项目计划共投资1254.58万元。固定资产725.59万元,流动资528.99万元。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资金。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


  11.1 财务评价依据

  财务评价根据国家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的有关规定和方法进行。项目财务计算期为15年,其中建设期6个月,第7个月开始投产,并达到项目设计产能的50%,第9个月年达到设计产能的80%,第12月开始达到设计产能90%,第13月开始达到设计产能100%,。
  项目为海洋渔业加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暂按全免计,根据国家税收政策征收增值税及附加税,增值税税率为17%,城市(地城)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分别按实际缴纳增值税和增值税的5%、3%和2%计算。所得税正常年按25%缴纳。行业基准收益率参照农业流通项目的行业标准,设定财务基准收益率12%。利润分配原则为税后利润中提取10%盈余公积金。

  11.2 项目收入估算

  11.2.1 增值收入估算
  正常年份项目收入合计3865万元,如下表:

收入估算表

产品胶原蛋白鲜虾膏鲜贝粉鲜虾粉海鱼粉海鲜素合计
销售量(kg)2000002000008000015000025000200000855000
销售价(元/kg)11022.550251620 
销售额(万元)2200450400375404003865


  11.2.2 销售税金及附加税估算
  项目的销售税金=(增值税*17%的-原料收购金额*13%的抵扣税金),附加为5%的城市维护建设费、3%的教育费及附加、2%的地方教育费及附加。428.53万元/年。

  11.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1)原辅材料(原料、辅料、包装)易耗品等,各品种及类别不同,其均价为:
   ①胶原蛋白60000元/吨,计960万元/年;海鲜调味料系列819.60万元/年,合计1779.60万元/年。
  (2)燃料动力费:
   主要指加工用电、用水和燃油,其均价为:胶原蛋白产品为5000元/吨,每吨海鲜调味料产品为1718元/吨,合计212.53万元/年。
  (3)工资福利费:
   根据生物工程行业工资水平,实际员工编制数量计算,其均价为每吨胶原蛋白产品为5000元,海鲜调味料产品3500元计,则合计329.25万元/年。
  (4)修理维护费:
   按工程及设备费用的3%计,则为19.34万元/年。
  (5)折旧费:
   采用直线折旧法,经计算年折旧费为61.33万元。

  固定资产拆旧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原值折旧年限净残值每年折旧费
1设备37085%43.94
2房屋等构筑物274.58155%17.39
 固定资产折旧合计   61.33


  (6)摊销费:
   待摊总资产448万元,按8年摊销。摊销资产为56万元/年。
  (7)管理费用:
   根据实际情况计,为16万元/年。
  (8)财务费用:
   主要为贷款利息,不贷款,年贷款利息为0万元。
  (9)销售费用:
   主要为市场开拓及其他销售费用,按年销售收入的5%估算,则212.58万元/年.
  (10)其他费用:
   按前三项费用总额的3%估算,为6.86万元/年。
   综合上述数据得出:年总成本费用为2693.49元。其中可变成本2321.38万元,固定成本372.11万元,经营成本2576.16万元。

  11.4 利润总额及分配

  经计算运营达产年税前利润总额为1132.55万元/年。根据海南省优惠政策,所得税为25%,年所得税为283.14万元。税后利润849.41万元/年。年缴税总额为711.67万元。详见附表《损益表》。

  11.5 主要财务评价指标

  依据前述已给的技术数据和计算结果,经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得出如下投资效果指标(所得税后):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78.30%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Pt=2.28年
  财务净现值:FNPV=2101.38万元
  根据损益表和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计算得出以下静态经济效果指标:
  投资利润率=79.24%
  投资利税率=79.44%

  11.6 抗风险能力评价


  (1)通过对盈亏平衡点(BEP)分析项目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的盈亏平衡点为: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项目只要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30.70%,就可以实现保本,经营过程中抗风险能力较强。
  (2)敏感性分析
  由于计算投资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效果指标所采用的基础数据是预测的,具有一定的不准确性,加之实施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针对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分别对销售价格下降10%、经营成本增加10%等单因素变化以及价格和成本同时变化,视其对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净现值以及投资回收期作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表

项目基准方案价格下降10%经营成本增加10%成本增加10%同时价格下降10%
IRR(%)78.372.2373.7619.81
NPV(万元)2101.381988.622002.351974.21
投资回收期(年)2.282.392.312.53
  


  从分析结果可知,销售价格是最为敏感的因素,其次是成本变动。但无论价格下降10%、经营成本增加10%还是价格和成本同时变化10%,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说明项目抵抗风险能力较强,出现亏损的可能性不大。

  11.7 财务评价结论

  项目达产年税后净利润849.41万元,投资利润率为79.24%,投资回收期需2.28年(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24.73%,说明项目运营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全部投资的动态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为78.30%。在折现率12%的情况下,税后净现值2101.38万元,从财务角度看,累计现值远远大于零,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表明了项目运营有很好的获利能力,投资回报率较高。


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


  12.1 政策风险及其对策

  风险:一个项目能否取得成功,和政策的导向性有很大关系。如果政策有什么变动,对于项目将有重大影响。
  对策:政策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本项目将特别重视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通过帮助项目地解决就业及带动海洋产业经济发展,以不断争取海南省和当地政府的支持,达到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的目的。

  12.2 市场风险及其对策

  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产品市场竞争度、产品扩散速度、产品市场接受能力、产品市场规模等因素估计失误所引发的风险。具体而言,就是指项目的产品和培训是否有超越同类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售后服务质量,是否能够有足够的用户群。
  对策:通过市场分析及市场调研,证明本项目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目前的问题是如何把其技术的先进性、质量的保证性、价格的合理性等特点传达给更多的目标用户。
  项目建设单位将进一步引进充实专家团队,不断提升项目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同时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市场变化信息,做好产品种类、价格与市场定位等决策,满足市场对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制定销售计划与方案,建立销售系统与网络。
  由于公司在销售方面研究制定了较为完善和成熟的方案,再加上已经拥有了一支精干、销售经验丰富的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所以,规避本项目市场风险的诸多因素已经考虑周到,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12.3 管理风险及其对策

  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来自经营过程中的管理错误,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判断、经营决策和决策实施等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风险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心管理层的学识水平和管理经验,还决定于公司能否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及执行制度
  对策:本项目公司将学习国际国内成功企业的经验,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化员工培训,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在销售方面公司,公司将建立健全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境的工作制度与流程,严格控制服务质量,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同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团队创新意识。

  12.4 财务风险及其对策

  风险:由于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将需通过融资解决资金问题。公司不能完全确保能否按计划获得发展资金。因此,能否及时获得后续资金的支持,将直接关系其扩张与成长。此外,即使资金到位,企业财务管理和市场销售不当,也将导致资金周转困难。
  对策:建立起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与审批。这样可以尽快地获得所需的资金。此外,公司将通过加大销售力度,控制好应收款数额,及时回收货款。按照其财务风险规避机制,只要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制度与营销方案执行,财务风险是可以防止和避免。


第十三章 综合效益分析及结论


  13.1 经济效益

  (1)根据财务计算结果表明,项目达产年销售总额3865万元,年税后净利润849.41万元,投资利润率为79.24%,投资回收期需2.28年(含建设期),财务内部收益率为78.30%,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收入稳定,投资回投率高,回收周期短。
  (2)根据财务计算结果表明,项目达产后年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总额达428.53万元,企业所得税283.14万元,对国家及地方政府财税收入贡献显著。

  13.2 社会效益

  运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海南海洋水产深加工资源条件优越,市场前景广阔。本项目定位合理,意义重大,符合当前国家及海南产业政策,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
  13.2.1 促进海洋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由于海南省海洋水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不高,出口加工企业严重缺乏,安全卫生质量控制程度低,导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差,效益低下。本项目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设施完善、规模合理,产品独特。项目的建设将提升海南省海洋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增强海南省海洋深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促进海南省海洋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海洋水产产业转型升级。
  13.2.2 提升当地渔民收入,并可解决一批人员就业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海洋渔业
  项目公司依托武连、调楼、新盈等渔港,可以就地直接消化大量的海洋捕捞水产,加工成高科技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改变本地区渔民过去那种捕捞养殖和经营分散,市场信息不灵的落后局面。有效地整合渔业生产资源和企业的市场、管理资源,有利于推动本地区海洋渔业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由传统低效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从而提升当地渔民收入,并可解决一批人员就业,增加国家税收,带动海南省海洋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13.2.3 项目可充分发挥海南省资源优势,提升海南海洋水产深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海洋产品精加工业,生产胶原蛋白与海鲜调味料产品,可以很好的发挥海南省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资源优势,在产品成本和品质上形成很强的竞争力,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有利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宣传和品牌建设。

  13.3 研究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将有效地推动海南胶原蛋白与海鲜调味料等海洋生物工程产品的产业化,对海南海洋水产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项目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项目选题独特,构成合理,选址恰当,所采用的技术成熟先进,配套条件和技术有保障。项目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扶持,使项目早建设,早受益。

附表1 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序号 面积(M2)结构形式层数
1厂房1200钢结构1
2研发中心+办公区480钢结构2
3锅炉房8011
4变发电机房60  
5污水处理系统60  
6硬化地面2660  
7排水(污)管道200  
8消防设施   
9绿化3000  
10水电安装   

附表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经济技术指标 
1总投资额万元1265.54
2占地面积M210
3年销售收入万元3865
4经营成本万元2693.49
5税金万元428.53
6折旧万元61.33
7所得税万元283.14
8净利润万元849.41
9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2.28
10财务净现值万元2101.38
11投资利税率%79.24%
12投资利润率%79.44%
13财务内部收益率%78.30%
14盈亏平衡点%30.7
15年现金值系数 1.72

附表3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合计
1总投资1265.54
1.1固定资产投资736.55
1.2建设期利息0
1.3流动资金528.99
2资金筹措1265.5
2.1自筹资金1265.5
2.1.1用于建设投资736.55
2.1.2用于流动资金528.99
2.2国家及地方拨款 
2.2.1用于建设投资 
2.2.2用于流动资金 
2.3借款0
2.3.1用于建设投资 
2.3.2用于流动资金 


如果需要定制报告内容,请您联系咨询师了解详情 点击咨询客服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专业编写下列类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1. 用于报送国家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2.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资金申请报告

  3.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4.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5. 用于IPO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6.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7.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华经纵横拥有一支专业、经验丰富的项目投融资咨询团队。同时我们还具有丰富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商业计划书项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