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总论………………………………………………………… 1
2.市场预测…………………………………………………………4
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6
4. 工艺技术方案…………………………………………………………7
5. 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供应…………………………………………………………9
6.建厂条件及厂址方案………………………………………………………… 10
7.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12
8.环境保护…………………………………………………………17
9.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18
10.消防…………………………………………………………21
11.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23
12.项目实施计划…………………………………………………………24
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5
14 经济评价…………………………………………………………26
附图一 双氧水工艺流程简图…………………………………………………………28
附图二 总平面布置图
1.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性质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3000吨化学试剂剂助(硫酸类)项目
项目主办单位:xx化工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民营
企业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项目地址: xx镇xx村
1.1.2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1.2.1编制依据
a. 原化工部《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
1.1.2.2编制原则
a.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b.选择国内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
c.充分考虑能源的合理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d.充分依托xx县xx镇xx村现有的公用工程、生活福利设施、节省投资,加快建设进度;
e.装置的布置根据该公司现有场地进行合理布局;
f.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行"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艺,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1.1.3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1.1.3.1企业概况
xx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是一家主营危险化学品双氧水及酸碱、活性炭等产品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现有20名员工,其中大专本科学历以上的员工有15人。公司已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许可证,立足双氧水业务,从成立至今已取得快速发展,计划在销售量大的地区设立灌装装置,做强业务,提高竞争力。
公司拟在xx镇澄江楼村设立3000吨化学试剂剂助(硫酸类)项目,新择厂址占地面积约15亩。双氧水灌装装置由原料罐区、泵房、充装间、消防水池等组成。
xx化工有限公司拟建项目厂址距离G25G高速出口500米处。
1.1.3.2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
因市场对化学试剂助剂的需求量扩大,为了企业的发展,xx化工有限公司积极寻找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并进行市场调研,根据长时间的调研,结合该公司的现状,认定双氧水灌装项目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而该企业有着多年经营化学品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经验,且这些产品的经济效益较为理想。今后国家对危化品企业要求具备严格准入,否则将取消营运资格。为了满足市场对化学试剂的需求,所以该企业决心实施3000吨/年双氧水化学试剂项目。
综上所述,面临目前双氧水市场的形势,xx化工有限公司拟进行的本次3000吨/年化学试剂项目是十分必要的和及时的。它对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发展后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1.4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针对xx化工有限公司的5000吨/年双氧水1000吨分析试剂项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本建设项目的建设条件、产品市场、工艺技术路线、辅助工程(总图运输、电气、给排水、土建等)、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消防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初步评价意见,为有关主管部门对本技改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1.1.5可行性研究的主要过程
在xx化工有限公司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按以下步骤进行:
(1) 针对本次工程项目的内容,调查国内相关的生产工艺技术情况,并结合工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最适合本企业的工艺技术路线;
(2) 勘察现场、落实总图(用地)、运输、供电、给排水、生产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和条件;
(3) 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1.2研究初步结论
1.2.1研究的简要综合结论
(1)本项目采用的技术为国内成熟、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无工艺和技术风险。
(2)生产所需原、燃料供应有保障;产品市场广阔。
(3)企业所在的xx镇澄江楼村具有一定公用基础工程设施,可做到投资省、周期短。
(4)项目建设报批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20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48%,销售利润率为12.5%,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1年。
综上所述,本技改项目无工艺和技术风险,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较好,并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项目是可行的。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技改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单 位 | 数 量 | 备 注 |
1 | 生产规模 | |||
1.1 | 试剂 | t/a | 3000 | |
2 | 年生产日 | 天 | 250 | |
3 | 主要原、辅助材料 | |||
3.1 | 双氧水 硫酸 | t/a | 6000 | |
3.6 | 用电 | kWh/a | 20000 | |
4 | 建筑面积 | m2 | 1600 | |
5 | 工程总投资 | 万元 | 2000 | |
5.1 | 设备、管道购置费(安装费) | 万元 | 1300 | |
5.2 | 工程建设费 | 万元 | 500 | |
5.3 | 其它费用 | 万元 | ||
6 | 流动资金 | 万元 | 200 | |
7 | 年销售收入 | 万元 | 900 | |
8 | 年总成本 | 万元 | 468 | |
9 | 年净利润 | 万元 | 432 | |
10 | 财务评价指标 | |||
10.1 | 投资利润率 | % | 48 | |
10.2 | 销售利润率 | % | 12.5 | |
10.3 | 静态投资回收期 | 年 | 2.1 |
2.市场预测
2.1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
造纸业、纺织业、化学合成乃基础化工是国内试剂助剂传统消费领域。我国基础化工产能、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这化工原料领域消费占总消费量的65%,加上化学合成领域的消费量,这三大行业对化学试剂的消费总量已达85%以上。因此,未来基础化工行业需继续深化消费结构的调整,应加大科技投入,化学试剂用量将会更大。
造纸业对试剂硫酸需求强劲主要源自于新闻纸的热销和废纸再生脱墨需求剧增。漂白技术由氯漂转向双氧水漂白,特别是随着新闻纸产品的供不应求,林纸一体化造浆和废纸再生脱墨项目纷纷上马,试剂硫酸在造纸行业的消费量也由2000年的4.3万吨激增至2005年的25万吨,增长了将近6倍。近年来,新闻纸产品市场需求强劲增长,国内一大批大型造纸企业纷纷扩产或转产新闻纸,引进国外先进制浆生产线和废纸脱墨生产装置,而这种新闻纸生产装置均采用硫酸盐酸技术,从而极大的推动试剂硫酸在造纸行业的消费,消费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我国林业资源匮乏,为了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废纸浆比重逐年增大,供需缺口主要靠进口解决,废纸进口量连年增长。此外,本公司生产试剂的漂白的同时还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很适合卫生用纸、医学用纸及其他高品质纸品的生产,因此在造纸业双氧水的市场前景看好。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双氧水消费增长潜力最大领域仍是纸浆和造纸业,尤其是废纸再生脱墨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是世界纺织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纺织业对增白性能的试剂酸需求增长动力主要是入世使纺织品出口量大幅增加,为符合国际市场对纺织品品质的要求,出口产品均采用化学试剂漂白,极大程度地带动了化学试剂在纺织行业消费量的增长,2005年消费量达到19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1倍。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环保法规完善程度尤其是执行力的不同,纺织品内销产品和外销产品环保要求差距较大,目前内销产品正在逐步由氯漂转为用化学试剂漂白,而外销产品则已全部完成了替代过程。同时为了拿到进军国际纺织品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我国一些生产商正在加快纺织生产工艺和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开发生产新型绿色纺织品,采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双氧水作漂白剂,由此既使国内纺织品继续保持低成本优势,又符合国际绿色环保要求,将大大地提升纺织产品的全球竞争力。预计今后几年,纺织业双氧水的消费量增幅不大,扩大需求取决于内销产品全面禁止氯漂及环保法规执行力度状况。
试剂酸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许多无机和有机过氧化物产品,其用量约为工业消费总量的20%左右。目前国内有不少企业用双氧水生产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氧化钙、环氧植物油等后加工产品。
化学试剂不仅在使用时不产生污染物,而且可以直接有效地处理工业三废,尤其是可处理各种有毒废水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环保行业是我国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我国工业水污染非常严重,处理工业废水刚刚起步,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强制规定和执行力度的增强以及双氧水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其在环保行业的应用势在必行,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全面推广将会对杀菌类试剂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我国拥有4亿城市人口,目前城市用水的漂白一直采用传统的氯漂,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会生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新的有机污染物,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而采用双氧水来漂白和消毒城市用水,具有其他很多消毒剂所无法比拟的优点。随着人们对传统氯漂饮用水带来的危害认识加深,将逐步大量采用双氧水作城市饮用水消毒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2 产品价格分析
由于化学试剂价格随着市场需求变化波动较大,现以该产品今年的平均售价为本项目的产品销售价格,经与xx化工有限公司协调,初定双氧水产品售价为3000元/吨。
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3.1产品方案
本项目为新建,产品为化学试剂(硫酸类)。
3.2生产规模的确定
本项目的基本原则是着重突出降低成本,采用国内成熟的技术,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的目的。
基于上述原则和考虑到产品市场容量、原料来源等因素,故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定为300吨化学试剂生产。
3.3年生产天数的确定
根据xx化工有限公司多年生产实践,本项目年生产天数定为:250天。日生产化学试剂(硫酸类)产品:20t/d ,时产硫酸产品:0.81t/h;。日生产分析试剂4t/d,时生产分析试剂0.17t/h
4.工艺技术方案
4.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4.1.1化学试剂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经多方分析比较,本项目以硫酸、双氧水为原料,选用操作简单、作业灵活、经济可靠、工艺成熟的工艺。该工艺主要由双氧水除杂质、提高活性、纯净度等系统组成,基本为机械化作业,生产过程易于控制。
4.1.2工艺流程简介
原料双氧水、硫酸外购,用泵送入罐区储槽储存,根据生产需要,再用泵送到车间。
4.1.3工艺流程简图(见附图一,附图二)
4.2消耗定额
4.2.1双氧水、硫酸装置消耗定额
本项目的主要原辅物料消耗指标如下:
双氧水: 各3000t/a 分享试剂:1000t/a 电: 20000kWh/a
4.3主要设备的选择
4.3.1主要设备一览表见表4-1:
表4-1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与型号 | 材质 | 数量 |
1 | 双氧水硫酸储槽 | φ12000,H=9500,(1000立方) | 2 | |
2 | 泵 | 5.5kW | 2 | |
3 | 石英提成装置 | 10套 | 1 |
4.4控制技术的选择
(1)控制水平:常规仪表
(2)主要控制方案:设计根据工艺流程特点和实际操作要求,对关键参数设置必要的过程监视与控制,采用就地检测的方式,主要参数均在就地仪表盘上进行集中显示、记录、调节;机、泵的开停车均为就地控制。
4.5标准化
本项目所用的标准设备如机泵等均选用标准的高质量产品。
非标设备的制造应符合设备制作的有关规范标准,这样既有利于标准零部件的选用,又提高了材料及配件的标准化程度。
各装置中使用的管材、阀门、管件、配件、仪表均按有关标准确定的范围选用和设计。
工艺设计遵循原劳动部[1996]140号文:《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及监察规定》
本项目在工艺、设备、仪表设计中采用的主要规定、规范及标准如下:
4.5.1材料标准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热轧薄钢及钢带》GB912-89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8163-1999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GB3091-2001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 HG20581-98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规定》 HG/T20646-1999
4.5.2非标压力容器及常压容器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 HGJ17-89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HGJ18-89
4.5.3化工工艺设计
劳动部[1996]140号文:《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及监察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 HG20546-92
《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 HG/T20549-1998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00
《化工管道设计规范》 HG20695-1987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 HG/T20679-1990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 HG/T20645-1998
4.5.4控制设计
《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 HG20507-92
《控制室设计规定》 HG20508-92
《仪表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 HG20511-92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 HG20512-92
5. 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
5.1主要原料的供应
5.1.1硫酸、双氧水灌装装置原料
5.1.2试剂原料
硫酸、双氧水及分析试剂原料在省内就可采购,且来源丰富。
5.2公用工程的供应
5.2.1供电
由xx镇澄江楼村变电所供电,经一台50kVA变压器接变压后接至配电房。
5.2.2 供水
工业区主管供水
6.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6.1厂址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6.1.1厂址地理位置
xx化工有限公司位于xx镇澄江楼村。
6.1.2自然条件
沙县地处福建省中部,西邻将乐、明溪,东靠尤溪,南邻三明,北与南平毗连。位于东经116°22'-118°39',北纬25°30'-27°07'之间。沙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91.7-1809.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年平均气温15.3-19.6℃,年活动积温大于等于10℃在4000-6000之间;日照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23.13小时,无霜期280-300天。沙县属中低山地带,山峦蜿蜒,高峰峻立,沟涧密布,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河谷平原和山间盆谷6大类。
6.1.2.1气象条件
沙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其主要气象要素为:
气温:年平均气温 17.6℃
绝对最低气温 -5.5℃
绝对最高气温 40.5℃
夏季平均最高气温 33.4℃
冬季平均最低气温 11.1℃
历年最高月平均气温 35℃
历年最低月平均气温 9.0℃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 80.0%
年平均绝对湿度 18.1kPa
气压:夏季平均气压 99.7kPa
冬季平均气压 100.0kPa
风速:年平均风速 1.8m/s
最大风速 18.0m/s
风压:标高10米处标准风压 350N/m2
风向:全年主导风向 东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 西南风
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 1600.5mm
年最大降雨量 1810.0mm
24小时最大降雨量 116.2mm
年平均晴雨天数:睛天 175.5天
阴天 189.5天
雾天 55.8天
霜天 11.8天
雷暴天 67.5天
6.1.2.2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中的"福建省区划一览表"所示,xx化工厂所处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划分为6度区。
6.1.2.2工厂交通运输条件
福建省xx化工有限公司的进出货物以公路运输为主,厂区紧邻205国道,因此企业交通运输条件良好,原料和产品可由全省各地运入或送到全省各地。
6.2 厂址方案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厂址按当地规划,选择在xx镇澄江楼村内。
拟建厂址周边无居民区及重要公共建筑物和设施,建厂条件良好。本项目工艺技术成熟,无污染物排放,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7.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7.1总图运输
7.1.1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方案
7.1.1.1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符合有关国家规范、规定要求,确保安全生产。
(2)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力求物流路线简捷、顺畅
(3)力求紧凑合理,节约用地。
(4)力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功能分区明确,划分合理。
(6)道路布置合理、短捷,满足运输和消防要求。
7.1.1.2平面布置方案
平面布置根据工艺生产特点、当地风向、厂址特征及周围关系等条件进行。
厂区平面布置中充装间、罐区、泵房间距符合消防间距要求。平面布置紧凑,工艺流程合理,物料进出顺畅,管线简捷、管理方便。
7.1.2运输设计
7.1.3.1厂区道路
厂区道路:主干道路宽为6m,次干道宽4m。厂区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做到方便运输,有利消防。
7.1.4工厂防护
厂区四周设实体砖砌围墙,高2.5米。
7.1.5工厂绿化
厂区应进行绿化,以改善环境,美化厂容。
厂区尽量利用空地进行绿化。工厂道路两则种植行道树、绿篱,厂区填、挖方边坡种植草皮防护,贮罐区消防道路与防火堤间种植高度不超过0.15米的四季常绿草皮,有利于降低环境温度,减少物料耗损。
7.1.6设计依据的主要规范、规定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
7.2给排水
7.2.1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
(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7.2.2厂区给水系统
7.2.2.1厂区给水系统
水源:厂区用水来自沙溪河,引入厂内分别向各生产用水和329m3消防水池补充用水。
7.2.3排水
厂区内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水方式
7.2.3.1厂区雨水排入厂区雨水管网。
7.2.3.2消防清净水集中排入清净水收集池,经处理后回用。
7.2.4消防给水系统
项目工程消防设计原则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拟设计设置独立消防系统。
(1)消防水源:由沙溪河引一根DN100的输水道至284m3消防水池补充用水。
(2)储罐区设2个容积为480m3(D8.1m×9.5m)立式双氧水储罐,其着火罐冷却水供给强度为0.6L/S.m,冷却范围为罐周长(冷却用水量为15.27L/S);相邻罐冷却水供给强度为0.35L/S.m2,冷却范围为罐周长的一半(冷却用水量为4.45L/S),冷却用水总量为19.72L/S,火灾延续时间为4小时计,一次消防冷却用水量为284m3,储罐最不利点水幕喷头要求压力为0.35MPa。
(3)厂区充装间(建筑体积为90m3,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类别为乙类)其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0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5L/S,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计,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62m3,最不利点消火栓要求压力为0.2MPa。
(4)厂区设两台消防水泵(一开一备),其流量不小于71m3/h。
(5)厂区及储罐区设DN100环状消防给水管网,并在环状消防管网上设有室外消火栓,供消防冷却灭火;储罐上设环状水幕喷头,供罐壁消防冷却。
(6)充装间设置室内消火栓箱(内配有DN65消火栓栓口、QZ19水枪及DN65,L25m衬胶水龙带);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呈枝状布置。
(8)在厂房及储罐区按《建筑灭火配置设计规范》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9)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厂区内配置兼职消防人员,并定期进行消防培训和教育以增强消防自救能力。
7.3供电、电讯
7.3.1设计执行的规范及标准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定》 GB50052-95
(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7.3.2.供电电源及负荷等级
7.3.2.1供电电源
由xx镇澄江楼村变电所供电,经一台50kVA变压器接至配电室高压柜,出变压器出线柜后进入配电盘。动力用电均为380V,照明用电为220V。
7.3.2.2负荷等级
本项目根据工艺要求生产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消防供电采用三级负荷
7.3.3供电方案
(1)低压供电系统采用TN-C-S接地系统。
(2)低压供电方式采用放射式方式供电。低压侧开关采用低压断路器及熔断器作为过载及短路保护。
(3)电机控制方式,采用就地分散控制。
(4)配电线路、动力配电采用阻燃交联电缆ER-YJV型及ER-KVV-0.45/0.75kv型阻燃塑料控制电缆沿电缆桥架、电缆沟及穿钢管埋地相结合方式敷设,室外采用上述铠装电缆直埋地敷设,线路在穿越道路及进出建筑物应穿钢管保护。
(5)照明系统,照明配线采用BV-0.45/0.75kv-2.5mm2导线在普通环境穿钢管沿屋面板、墙暗设。灯具应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厂房高度在3.5m及以下宜采用萤光灯,在3.5m以上及4.5m以下宜采用节能灯,4.5m及以上宜采用全卤灯,采用节能镇流器及电子镇流器。单灯采取电容补偿,使COS∮达到0.9以上。一类灯具及防爆灯具设有专用接地线,将灯具外壳接地。
在重要部位,如消防泵房、配电室等设应急照明。
单相三线插座回路设有漏电保护器保护。
7.3.4防雷、接地
(1)罐区防雷、罐壁厚度大于4mm的罐体直接接地就可以了,接地点沿罐两端均布。罐壁厚度小于4mm时,应立避雷针保护。防雷电波侵入,凡是进入厂房的电缆金属外皮、穿线钢管、各种金属管道在进入处应接地。在低压配电室及各车间、各用电点电源进线处应设浪涌保护器保护。
(2)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铠装电缆金属外皮、穿线钢管、电缆桥架等均需接地。会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应做好防静电接地,其管道始末端应接地,法兰、阀门处应用金属体跨接,长管道每隔80~100m要进行一次接地。
(3)接地尽量利用土建基础接地。防雷接地、电气安全接地、保护接地及防静电接地连在一起,共用一个接地网,总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欧。在无法隔离的场所应做好电位联结。
7.3.5电讯
利用原有电讯设施引入本次技改系统。
7.4土建
7.4.1设计依据
7.4.1.1设计标准、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96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1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7)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内装修》
7.4.1.2气象资料:详见6.1.2,厂址所在地基本风压按《福建省基本风压表》中取Wo=0.4KN/m2,厂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7.4.1.3地震资料: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设用地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7.4.1.4水文地质条件:地质详细情况待勘探。
7.4.2设计内容
本项目土建工程主要有:生产车间、充装间、罐区、泵房、消防水池、消防泵房。
7.4.3建筑设计
7.4.3.1建筑物的层数与层高
(1)生产车间单层层高4.5米
(2)充装间为单层,层高为4.5m;
(3)储罐区露天布置;
(4)消防泵房为单层,层高为3.3m;
(5)消防水池为露天布置;
(6)泵房为单层,层高为3.3m;。
7.4.3.3本项目生产车间、充装间、泵房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7.4.3.4建筑装修标准
所有建筑的内墙面为涂刷内墙乳胶漆,储罐区楼地面采用不发火花水泥沙浆地面,门窗采用塑钢门窗。
7.4.3.5屋面防水
屋面采用一道涂料防水、一道柔性卷材防水。充装间采用斜屋顶。
7.5.4结构设计
7.5.4.1设计按六度抗震设防
7.5.4.2结构型式:生产车间、充装间、泵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7.5.4.3地基基础:原则上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待勘探报告提出后再定。
7.5.5建构筑物一览表
本工程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见表7-1
表7-1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 建筑物名称 | 占地面积(m2) | 层数 | 结构形式 | 火灾危险类别 | 耐火等级 | 备注 |
1 | 生产车间 | 10×20=200 | 1 | 钢筋砼框架 | 乙类 | 二级 | |
2 | 充装间 | 4X5=20 | 1 | 钢筋砼框架 | 乙类 | 二级 | |
3 | 泵房 | 3X2=6 | 1 | 钢筋砼框架 | 乙类 | 二级 | |
4 | 消防水泵房 | 3X4=12 | 1 | 钢筋砼框架 | 戊类 | 二级 | |
5 | 罐区 | 31.9X18.1=578 | 砖混 | 乙类 | |||
6 | 消防水池 | V=284m3, | 砖混 | 戊类 |
8.环境保护
8.1本项目设计执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本项目设计执行以下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8.1.1环境保护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公布)
(2) 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公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公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公布)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公布)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公布)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公布)
8.1.2废气排放标准
(1)公司所在的地区为二类区,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2) 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
8.1.3噪声标准
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Ⅲ类标准,即昼间65dB(A), 夜间55dB(A)。
8.1.4废水排放标准
纳污水域沙溪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9.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
9.1设计遵循的主要法规、标准和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施行)
(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85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
(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 GBZ2-2002
(7)《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HG20571-95
(8)《化工建设项目噪声控制设计规定》 HG20503-92
(9)《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HG/T20675-1990
(1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
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HGJ43-91
(1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50058-92
(12)劳动部(1996)140号文:《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颁布实施)
9.2企业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现状
企业多年来在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企业设有专职安全员1人,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监督全厂安全生产守则的实施,负责设备的正常动转和监督生产安全动火。为了应对突发事故,工厂在各主要操作岗位都配备一定数量的过滤式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各类灭火器具,这些器材均派专人定期检查、补缺、维修。
9.3本项目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特点概述
9.3.1生产场所火灾危险分类
(1) 乙类:罐区、泵房、充装间、生产车间。
(2)戊类:消防水池、消防泵房。
9.3.2卫生等级
本次搬迁有关的车间卫生等级为三级
9.3.3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有害物料为双氧水、硫酸,另外在生产中的各种转动设备、电气设备也可能带来机械伤害,电击伤害等危险。现将生产过程的主要有毒有害物料的危害特性叙述如下:
(1)双氧水;
危险性类别 第5.1类氧化剂
理化性质: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系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醇及醚,高浓度时有腐蚀性,放置时渐渐分解为氧及水。工业级分为27.5%和35%两种。
主要用途: 具有漂白、氧化、消毒、杀菌等多种功效,起效后无任何副产物,无需特殊处理,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化工、电子、轻工、污水处理等工业。
燃爆特性与消防
相对密度: 约1.46(无水); 闪点(℃): 无;沸点(℃):158(无水)
危险特性 : 本身不燃,但它是强氧化剂,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及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双氧水在PH值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灭火剂:水、干粉、砂土。
(2)硫酸
危险性类别 第5.1类氧化剂
理化性质:
硫酸,分子式H2So4 分子量98,系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高浓度时有吸水、脱水性质。
工业级别:98%
主要用途:具有氧化性,可做氧化生产使用;
具有干燥性,可做干燥剂,是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军民工业。
爆炸特性与消防
相对密度:1.84;闪点(无);沸点160℃;
危险特性:本身不燃,但它是强氧化剂,脱水性能使动物蛋白受到伤害,并能放出大量热,灼伤动物,接触人体时应先用布擦净,用大量水冲洗。
灭火剂:干粉、砂土、碱液
9.3.4生产过程的噪声情况
生产过程的噪声,主要来自输送泵,泵噪声的声级大致在75dB左右。
9.4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的措施
本项目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设计中,主要是针对这次生产装置和厂房考虑采用相应的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防护措施。以下就本项目在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方面采取的措施分述如下:
9.4.1安全卫生的防护措施
(1)坚持按无泄漏工厂的标准,设计中选用密封性能好的设备、阀门和管件以减少泄漏的可能性,在压力容器、管道上设置必要的安全阀和防爆膜,同时加强日常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间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
(2)在可能接触有毒物料的地方,设置安全淋浴及洗眼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强化劳动纪律,工人上岗操作必须穿着劳动保护服装。
(4)操作岗位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岗位应有冲洗水池和常备急救药器以备急用。
(5)对岗位的劳保用品应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及时补缺补漏。
(6)建议设立有毒气体防护和中毒事故的紧急救治管理机构。
9.4.2安全技术和防火、防爆措施
(1)本工程装置布置,根据工艺流程、生产特点及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因素,接功能分区集中布置。各建(构)筑物、装置与建构筑物、装置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保持厂区的消防安全通道,以利于消防安全和紧急疏散。
(2)各装置尽可能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以防止有害有毒物质的积聚。各建(构)筑物建材的选用,楼梯、门窗的设置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建构筑物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
(3)按照设计项目的危险区域划分,选用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和仪表,并按规范配线。
(4)严格按照压力管道设计规范进行配管设计,按规范选用合适的管道、阀门、管件,提高管道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生产时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5)放空排放口高度按有关规定设置。
(6)装置尽量采用自动控制系统,以提高生产控制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生产的可靠性。
(7)建(构)筑物和设备均按规范要求设置防雷接地设施,贮存和输送可燃介质的设备、管道也应按规范要求设置防静电接地设施。
(8)各电气设备均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保护接地,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9)在各危险的部位和大型动设备的运动部位设置安全防护栏,并设立安全标志或涂刷相应的安全色。
(10)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检测必须按照规定由持证单位进行,杜绝无证设计、制造、安装、检测,以保证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9.5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预期效果
本工程对劳动保护和安全卫进行了设计,在企业的严格管理下,相信企业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状况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为企业创造一个"安全、清洁、文明"的生产环境。
10. 消 防
10.1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范》GB50028-92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7)《化工企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程》HG/T20687-1989
(8)《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
10.2消防设计原则
本技改工程消防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完善的义务消防队伍和消防设施,并根据技改项目特点配置消防设施。
10.3建构筑物概况
本项目建(构)筑物概况见表10-1
表10-1 建(构)筑一览表
序号 | 建筑物名称 | 占地面积(m2) | 层数 | 结构形式 | 火灾危险类别 | 耐火等级 | 备注 |
1 | 生产车间 | 100 | 1 | 钢筋砼框架 | 乙类 | 二级 | |
2 | 充装间 | 20 | 1 | 钢筋砼框架 | 乙类 | 二级 | |
3 | 泵房 | 6 | 1 | 钢筋砼框架 | 乙类 | 二级 | |
4 | 消防水泵房 | 12 | 1 | 钢筋砼框架 | 戊类 | 二级 | |
5 | 罐区 | 578 | 砖混 | 乙类 | |||
6 | 消防水池 | 110 | 1 | 砖混 | 戊类 |
10.4消防设计
本工程消防设计原则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1)消防水源:由沙溪河引一根DN100的输水道至284m3消防水池补充用水。
(2)储罐区设2个容积为480m3(D8.1m×9.5m)立式双氧水储罐,其着火罐冷却水供给强度为0.6L/S.m,冷却范围为罐周长(冷却用水量为15.27L/S);相邻罐冷却水供给强度为0.35L/S.m2,冷却范围为罐周长的一半(冷却用水量为4.45L/S),冷却用水总量为19.72L/S,火灾延续时间为4小时计,一次消防冷却用水量为284m3,储罐最不利点水幕喷头要求压力为0.35MPa。
(3)厂区充装间(建筑体积为90m3,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类别为乙类)其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0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5L/S,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计,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62m3,最不利点消火栓要求压力为0.2MPa。
(4)厂区设两台消防水泵(一开一备),其流量不小于71m3/h。
(5)厂区及储罐区设DN100环状消防给水管网,并在环状消防管网上设有室外消火栓,供消防冷却灭火;储罐上设环状水幕喷头,供罐壁消防冷却。
(6)充装间设置室内消火栓箱(内配有DN65消火栓栓口、QZ19水枪及DN65,L25m衬胶水龙带);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呈枝状布置。
(7)在厂房及储罐区按《建筑灭火配置设计规范》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8)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厂区内配置兼职消防人员,并定期进行消防培训和教育以增强消防自救能力。
10.5其他消防措施
(1)装置、罐区的总图布置按规范进行,留有消防通道;
(2) 在厂房、罐区区域设立禁火区,严禁带入火源,并设置有明显的禁烟、禁火标志;
(3)贮罐顶部安装水喷淋装置、作为夏季高温季度降温和消防冷却罐体之用;
(4) 贮罐区按规范设置防火堤;
(5) 严格遵守安全动火制度,不准随意改变工艺参数;不得超温、超压操作,不得任意提高设备使用等级。严格执行防火规定及安全技术措施。
11.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11.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11.1.1组织机构
为了促成项目建设,需成立一个项目筹建机构,负责项目的报批、建设、资金筹措和使用管理。随着项目建成与生产,逐步建立完善财务部、购销部、生产车间、后勤等各个部门,分别负责生产、财务、销售、技术、质检、维修等职能。
11.1.2、劳动定员
根据精、简、高效和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本项目定员10人。其中,技术人员2人,要求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生产工人8人,均要求高中以上学历。
11.2管理措施
11.2.1、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设立有专门的组织设置、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管理步调清楚,信息、情报畅通,反应及时、有效的建立能使生产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的企业管理机构。使产、销组织体系化,工作职责明确化。透过管理制度的运作,使生产人员在执行生产计划与管理工作中变得简易可行。
11.2.2、加强生产安全管理
建立及推动各项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各种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安全检查制度;
建立完善的特种作业许可证制度;
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操作许可证制度;
11.2.3、加强财务管理
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管制度。
11.2.4、操作技能培训制度
职工进厂要进行安全培训,上岗前要进行操作规程培训,只有在充分了解岗位操作规程及本岗位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后方可上岗。
正式生产前请专业技术人员对职工进行消防培训,而且今后每年进行一次防火、灭火理论学习和技术训练。
12.项目实施计划
该项目建设期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完成项目立项、可研报批、设计、资金筹措等项目前期工作,2011年1月-2011年6月完成土建施工、装修、设备定购、安装等工作,2011年6月至8月进行设备调试和试生产,2011年8月正式生产。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表详见表12-1:
表12-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表
序号 | 工 作 内 容 | 2010年 | 2011年 | |||||
11 | 1 | 2 | 3 | 4 | 5 | 6 | ||
1 | 完成项目立项、可研报批、设计等前期工作 | |||||||
2 | 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 | |||||||
3 | 进行设备调试和试生产 | |||||||
4 | 正式投产 | |||||||
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3.1投资估算
13.1.1编制依据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xx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数据及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石化规发(1999)195号《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等进行编制。
13.1.2定额及价格依据
安装工程定额采用原化工部《化工概算》定额。安装材料价格依据当地市场信息价格,安装取费依据原化工部《化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建筑工程定额依据福建省建设厅闽建筑(2002)107号颁发《福建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当地现行发布的《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价格和直接费综合价格指数》调整测算;设备价格依据设备厂家现行价格。
13.1.3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00万元,主要包括设备、管道购置及安装费1300万元,土建5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本工程投资所需2000万元资金全部由公司自筹或贷款。
14.经济评价
14.1评价方法
本项目财务评价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和原化工部颁发的《化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规定进行编制。
14.2基础数据
14.2.1产品产量:3000分析试剂。
销售收入:该项目产品分析试剂售价年均为3000元/吨,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为900万元。
14.2.2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详见表12-1。
14.2.3基准收益率10%
14.3成本估算
14.3.1原材料消耗定额可通过计算得,燃料动力消耗定额按厂方提供的消耗定额(含途耗)计。
14.3.2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建筑工程费折旧年限按20年,残值率按5%;设备费、安装及其他费用折旧年限按12年,残值率按5%。
14.3.3新增无形资产摊销按10年。
14.3.4新增递延资产摊销按5年。
14.3.5本项目定员20人,工资及福利人均1.5万元/年,年工资及福利30万元。
按以上条件计算年平均总成本约375.4万元。
14.4盈利能力分析
14.4.1主要指标:
年总产值: 900万元
年净利润: 432万元
投资利润率: 21.6%
销售利润率: 12.5%
静态投资回收期: 4.6年
14.5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年净利润432万元, 投资利润率48%,,销售利润率12.5%,静态投资回收期4.6年,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本项目经济可行。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专业编写下列类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1. 用于报送国家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2.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资金申请报告。
3.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4.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5. 用于IPO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6.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7.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华经纵横拥有一支专业、经验丰富的项目投融资咨询团队。同时我们还具有丰富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及商业计划书项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