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关于2012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活动情况的通报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02-21  浏览: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2012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活动情况的通报

  工信部科函【2013】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工业行业协会、有关企事业单位: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以下简称建设年)活动。建设年活动是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行动部署,是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

 

  在建设年活动中,各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广大工业企业积极部署,广泛参与,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活动,圆满完成了建设年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建设年活动情况通报如下:

 

  一、活动基本情况

 

  (一)“促进药品和婴幼儿奶粉生产质量安全”活动

 

  聚焦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药品和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问题,以宣贯新版GMP和HACCP管理体系规范为抓手,推动一批药品和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会同国家药监局、国家认监委及相关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完成了药品和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认证情况摸底调查,理清了药品和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取得GMP和HACCP认证的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在西藏、北京、广东、江苏、重庆、黑龙江等6个地区走访调研,并在全国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实施新版GMP和HACCP管理体系规范的现状、需求和实际困难,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在西藏、北京、黑龙江、重庆、山西、江苏、内蒙古、广东、安徽、山东和四川等11个地区举办了“全国促进药品和婴幼儿奶粉生产质量安全巡回宣讲活动”。各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1800多家企业参加了宣讲活动。

 

  (二)“加快工业品牌培育”活动

 

  通过组织全国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带动地区和行业推进品牌建设,指导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提高品牌培育能力。以提高企业品牌创建能力为着力点,研究制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评价指南》,形成基于过程的品牌培育方法。组织专业力量,指导141家全国性试点企业,带动地区和行业组织2400多家企业开展品牌培育工作。试点企业按计划形成了覆盖品牌培育战略、目标、资源和过程的管理框架,建立了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开展了品牌培育能力自我评价,形成了持续提升品牌价值的运行机制,并探索总结了一批典型经验案例。在重点行业开展的品牌竞争力、品牌价值评估等研究项目取得成果,形成了中国工业品牌发布平台的工作方案。

 

  (三)“千家企业学标杆,提升质量促转型”活动

 

  借鉴国际通用的标杆管理方法,以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为主题,总结提炼并组织企业学习实践质量管理标杆经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在企业自愿申报,地方和行业推荐的基础上,评审确定了50家全国“质量标杆”,编印了《2012年度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经验成果汇编》。在安徽、浙江、山东、重庆、辽宁、广东、上海等省市举办了7期全国性“质量标杆”经验学习交流会,通过经验介绍、专家讲解、实践分享、难点答疑和现场参观等多个环节,解决企业在学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各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质量专业机构,在全国组织了80多期标杆学习和标杆对比活动,带动3100多家企业参加活动。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以企业为主体,重在提升能力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带动8300多家企业参与建设年活动。通过巡回宣讲、品牌培育试点和标杆经验交流等活动,使企业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解决质量、品牌和安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企业能力得到提升。

 

  (二)发挥地方、行业和专业机构的作用

 

  以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各地区、行业和专业机构质量品牌工作得到加强。全国31个省市、各工业行业协会以及100多家专业机构开展了建设年活动,部分地区、行业和专业机构结合实际策划开展了有特色的活动。如广东省的“培育广东优质制造,打造新广货新品牌活动”,重庆市的“工业质量品牌建设—重庆在行动”主题活动等都取得显著效果。北京、江苏、四川、青岛等省市,机械、石化、纺织、轻工等行业在建设年活动中取得了突出成效。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质量协会等专业机构在建设年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创新思路方法,解决突出问题

 

  创新思路和方法在建设年活动中成效显著,为解决突出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面对企业抓品牌无从下手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方法。为解决困扰药品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在巡回宣讲中安排专家重点讲解方法和案例。对于标杆学习中“对标难”的问题,通过在标杆企业开展现场对标活动予以解决。这些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在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为建设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宣传营造推进质量品牌建设的社会氛围

 

  通过全国性、地方性和行业性报刊、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体渠道对建设年活动的广泛宣传报道,展现了质量品牌建设成果,扩大了质量品牌工作的社会影响。一大批工业企业质量品牌意识的增强,为深入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开展中的先进单位

 

  经总结评价,涌现了一批表现积极、贡献突出的单位。

 

  (一)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先进单位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28个单位(名单详见附件1)在策划和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

 

  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名单详见附件2)在品牌培育过程中实践科学方法,提炼典型经验。今后将宣传推广这类示范企业的经验案例。

 

  各有关单位要在总结建设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到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工业质量品牌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去,以提升工业企业质量品牌能力为重点,全面策划和推进2013年质量品牌工作。希望建设年活动中的先进单位再接再厉,有关单位要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共同为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特此通报。

 

  附件:1、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先进单位名单.doc

   2、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名单.doc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