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吴江震纶棉纺今年销售同比逆势增长30%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01-02  浏览:


  今年以来,作为吴江的一大支柱产业,纺织行业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旺、利税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状态。


  然而,据了解,今年以来,位于震泽镇的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的产量和销量都保持了大幅增长,产量增长30%,销量增长35%,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4亿元,同比逆势增长30%。


  高端产品成为主打


  2003年1月,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在震泽成立。当时,震纶还是一家只有1680纱锭年生产能力的小厂。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震纶已发展成为年生产规模35万锭、年产各类纱线5万余吨、具有国际一流设备的现代化纺纱企业。


  2006年6月,震纶引进了第一批日本村田自动络筒机,跨出了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的第一步;2008年初,震纶启动了转型升级的第二步,投资2个多亿,引进了国内首套进经纬纺机1520型1200锭带集体落纱功能的细纱长车等先进设备。


  2010年3月,震纶又跨出转型升级的第三步,总投入约3亿元,继续引进国际上更为先进的纺纱设备,如德国青泽赛络纺细纱长车、日本丰田赛络紧密纺细纱长车等,不断提升公司在国内纱线行业中的技术装备优势,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多年不断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今年,赛络紧密纺产品已经占到公司总产量60%的份额,虽然价格比同行业相同产品高出10%,但更好的功能性和更高的附加值让高端产品不愁销路,避免了与‘大陆货’的同台竞争。”企业副总经理吴建坤表示。


  效率见证转型力量


  在人们的印象中,棉纺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到棉纺厂,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大量纺织工人在车间内忙碌奔波的场景。


  经过连续多年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创新,近年来,震纶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万锭用工从150多人减少到目前的35人,节约用工77%,远低于国内行业平均水平的300人/万锭,在吴江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处于效率的最前列,减少厂房占用面积50%,单位能耗降低20%左右。


  “正是依托这样的高效率,今年以来,在纺织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不仅没有停工停产过,反而把所有的生产线全部开足了马力。”吴建坤表示,在技术改造已经初步实现生产智能化、连续化、高效化的基础上,震纶在纺织行业的危机中抢抓到了机遇。


  扩产项目增添动力


  今年10月28日,作为经省发改委立项批准的省点供项目,震纶生物质纤维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震纶生物质纤维项目总投资约17亿元,一期投资6亿元,项目引进国际领先的纺纱设备,建成后形成35万锭的年生产能力,全部投产后,可年产各类纱线6万吨,销售收入15亿元,预计年缴纳税收超4000万元,使企业年生产能力在国内再生纤维行业中位列前三名。


  据了解,该项目所引进的国际领先的纺纱设备,生产流程全部实现在线检测,产品定位瞄准高端针织纺织市场,生产过程实现“三无”排放,将成为用现代化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典范,为国内棉纺行业提供了一个发展、创新、借鉴的样本。


  吴建坤表示,震纶生物质纤维项目将在设备配置上进一步提高自动化、连续化的程度,并在产品创新研发上瞄准高端市场,进一步提高差别化的程度,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为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纺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