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特斯拉无需摇号直接上牌 9月底杭州将有70辆车上路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08-01  浏览:


  杭州小客车增量指标7月份摇号刚刚结束,从最开始的45人抢一块车牌,到现在80人抢一块车牌,中签率越来越低。


  如果你想早点开上车,还有另一种选择:只要购买新能源车,不用竞价摇号,就可以直接上牌。


  然而,特斯拉,作为纯电力汽车的国际领头军,此前却被拒在“免限令”之外,只因未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之内。


  不过,从杭州市交通局、杭州市调控办证实:特斯拉已纳入杭州免限牌目录,购买后无需竞价或摇号,可直接上牌。


  目前,杭州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政策,很快,特斯拉车主就可以在杭州直接上牌了。


  杭州第一辆特斯拉上牌和普通车一样需要更新指标


  早在今年6月,就有第一辆特斯拉在杭州车管所上牌,不过,这辆特斯拉车主,是把自己的一辆旧车卖了并生成更新指标,才给特斯拉上了新牌。


  根据杭州限牌政策规定,新能源车上牌不受增量和新增指标限制。那么,作为纯电动汽车的特斯拉,为什么不能直接上牌?


  根据《杭州市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新能源车,是指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所列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或者燃料电池小客车。”


  查阅该目录,发现在小型乘用车的推荐栏中,只有比亚迪、众泰、北汽、奇瑞等少数几款国产车型,没有任何进口车型被列入。


  因此,第一辆上牌的特斯拉不能享受新能源车政策,只能和普通车辆一样,获得指标后才能上牌。


  特斯拉确定拿下“免限令”今后上牌无需竞价或摇号


  快充4个多小时电池即能充满,电池充满后续航能力达到400多公里……特斯拉在杭州无法享受新能源车“免限牌”政策,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不过,从杭州市交通局、市调控办获悉,特斯拉目前已纳入杭州免限牌目录,这也就意味着,今后购买特斯拉的车主,无需再竞价或摇号,可以直接上牌。


  “之前有这个意向,因为国家已经放开了特斯拉的购置税政策,之前一直在等杭州市政府批复。”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金琳说,“我们刚刚收到了相关文件,确定特斯拉进口纯电动车纳入杭州市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中的新能源车范围,可通过直接申领其他指标,办理相关车辆登记业务。”


  为什么把特斯拉加入到“免限”目录中?金琳解释,之前的目录中的新能源车不够全面,没有进口车辆。这个目录原先是拿来作政府补贴参考用的,进口车辆进不了这个目录。这次把特斯拉补进杭州免限目录中,新能源车“免限”领域就比较全面了,更具开放性,这也是和国务院政策接轨。


  目前,上海市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对特斯拉“免限”,但有附加条件,今年仅开放3000个免费牌照给像特斯拉一样的进口纯电动车企业。


  而在杭州,对特斯拉没有限制“免限”数量。金琳说,特斯拉适用限牌政策中的“新能源车”条款,不限量,“主要考虑购买特斯拉的人不会太多。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通过购买新能源车辆获得上牌指标,以后进行更新时,该指标也只能用于目录内的新能源车辆。”


  杭州现有20多辆特斯拉2017年将推三四十万家用车型


  昨天从特斯拉汽车合作商浙江宝润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获悉,目前,杭州已经卖出20多辆特斯拉,但基本上没有进行登记上牌。


  “主要卡在两个环节上,一个是购置税减免,目前细则还没有出来,另一个就是在等上牌指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孙健说。


  根据预订情况,到今年9月底,杭州将有70辆左右的特斯拉上路,而目前整个浙江共预订了170多辆。“根据我们的预测,在杭州每月预订50多辆应该没有问题,上升空间也比较大,预计明年会有越野车型的新款车辆推出。”孙健说。


  不过,目前特斯拉一辆车起价在64万余元,无疑把很大一部分人群挡在了门槛外,但据了解,预计到2016年底,或2017年初,特斯拉将可能会推出家用小轿车车型,价位在30万到40万左右。届时,特斯拉在浙江的充电桩布点也将到达千个左右,充电将更便捷。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