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资料后发现,早在2010年7月底的时候,中铝董事长熊维平与力拓董事长杜立石就西芒杜铁矿项目正式签约,但是随后围绕这一铁矿的利益分歧也导致项目搁浅。
一名了解该项目的人士称,几内亚政府一直试图在该项目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份额,加之资源国有化及围绕谁应为基础设施建设买单的繁杂谈判也让项目不得不就此停顿。
伴随项目进展的迟缓,开发成本也水涨船高。据了解,该项目的投资成本将由2011年的90亿美元增至16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
实际上,这个铁矿石项目的开展的确也让中铝一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据悉,仅仅在2013年一年,中铝就三次变卖自己名下的资产,为自己的业绩减负。
张猛表示,由于公司在几内亚的投资进展也并不顺利,逐步高涨的投资成本给公司在资金上添加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公司通过甩卖中铝铁矿来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现金流。
不过,该项目目前已经获取了实质性的进展,这对中铝来说可谓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市场上仍有提醒的声音发出,“希望中铝此次在西非的矿不要和此前秘鲁铜矿一样,在环保上遭遇一些问题。”
张猛说:“当时为了开发,光安置当地居民就花了好几亿美元,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往往因为不熟悉当地法律以及与当地居民融合存在问题 ,造成开发上的困难。”
中铝的海外“帮手”
除了西非的超级铁矿以外,此次中铝和力拓的再度“牵手”也值得外界关注。
中铝和力拓之间的最大恩怨,还要追溯到2009年。当时,中铝就曾计划斥资195亿美元注资力拓,这在当时被称作“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一单海外收购案”,最终因为董事会席位、投资者态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宣布告吹。
当时熊维平公开表示对交易失败“非常失望”,中铝内部视力拓的举动为“背信弃义”之举,但是时隔不到一年之后,两家关系貌似“破裂”的公司又再度牵手走到了一起。
“中铝并未因那单195亿美元的交易告吹而就此拒绝其他海外合作的可能。而熊维平则多次强调中铝‘多金属国际化’的步伐不会停,中铝也始终有其他在洽谈的海外项目。”一位中铝内部人士表示,我们总是在寻求和不同的人的合作机会,只要是能互惠互利,就是一个机会。
而当时这份协议的签署,也标志着中铝与力拓之间的关系趋于正常化。而在与西非的合作上,正是得益于当时那单195亿美元的交易中所达成的部分约定。据悉,双方当时达成协议除了双方组建铁、铜、铝等资产层面的合资企业及力拓以72亿美元认购力拓集团发行的次级可转债外,双方还承诺在勘探层面上,将就共同开发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进行探讨。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铁矿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