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纵横:“埃博拉”给医药行业带来的猜想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10-22  浏览:


 

  境外持续蔓延的埃博拉疫情日益加重,更有专家预测疫情将于10月底抵达中国,这是个听起来人心惶惶的消息!“埃博拉”会给中国医药行业带来什么?华经纵横编辑wy做了如下分析:


  埃博拉催热医药股市


  由于疫情本身并不具有持续性,因此,对相关个股往往是交易性机会。但疫情有望成为制药板块行情的催化剂,特别是今年,制药板块由于投资者对政策面的担忧,去年较高的涨幅,市场风格等因素,一直表现不佳。四季度在估值切换、市场风格变化和疫情的催化下,有望迎来可持续行情。


  可以判断,若埃博拉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不能得到很好控制,中国出现埃博拉病例有较大可能。中国疫情防控系统经过SARS的锻炼,防控能力大为增强,不太可能出现大范围蔓延。但即使是小范围病例的出现,也将继续成为年底制药板块行情表现的重要催化剂。


  医药产业实力得到提高、前景更进一步


  埃博拉会推动中国药企发开新药。据悉,日前一家与军方关系密切的中国制药公司,正寻求让该公司据称能抗击埃博拉病毒的药物获得快速审批。中国已加入帮助治疗这种已从非洲扩散到美欧的致命疾病的竞赛中。


  上周,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签订一项协议,协助推动这种名为“JK-05”的药物在华获得审批并投放市场。该药物由军科院研发,目前仅被批准紧急军用。


  四环医药负责人表示:“年底之前,我们会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申请。”他还说,“他们非常重视……可能会有绿色通道。”


  中国这款药只是世界范围内针对埃博拉的试验性药物中的一种,但若取得成功,将大大促进中国制药行业以及北京在非洲的软实力。


  四环医药称其优势之一是与军方关系紧密。该公司据称是中国第三大处方药制造企业,最初是一家军方科研单位,后脱离成立现在的公司。中国开发的埃博拉治疗药物仍落后于美国开发的Zmapp和TKM-Ebola,但四环医药管理人员表示,该药物在小白鼠动物试验中证明有效。若埃博拉扩散到中国,JK-05可能会派上用场。


  个人观点:


  笔者个人认为,首先,国内应该建立足够的四级实验室(虽然四级实验室造价不菲),并对企业开放,既可以提高中国制药企业的竞争力,又可以增加技术储备。第二,引导并资助部分企业进行“小众化”传染病的新药研发。第三,对有资源进行高危传染病研究的科研机构,应该引导他们着重进行药物的开发,而不是仅仅关注基础研究。这样一旦有疫情出现,我们有了足够的硬件,软件储备,也可以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声明:华经视点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wangyuan

 


相关分析

相关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