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世界原油贸易走势与中国进口形势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07-17  浏览:


  摘要:21世纪以来,世界原油贸易量持续上涨,进出口格局基本稳定,但贸易流向有所调整,亚洲逐步成为世界原油进口的重心。中东始终是原油出口的主要地区,美洲和前苏联地区出口规模持续增长。中国的原油消费增速高于产量增速,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进口来源逐渐扩大范围,从中东和非洲向南美和周边资源国扩展。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提升,对轻质低硫原油的进口需求降低;加拿大仍以美国为重点出口方向,但将推进向亚洲出口的通道建设;中东仍将是最大的原油出口地区,俄罗斯和中亚将加大向东部的出口。未来中国的原油进口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中东和俄罗斯是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资源地,加拿大油砂的快速发展将为中国石油进口提供新的资源选择。


  关键词:世界,原油贸易,原油进口,原油消费,进口来源,建议


  2013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原油进口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原油上产难度的加大,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矛盾将更为凸显。因此,准确把握国际原油贸易走势,认清中国原油进口面临的形势,是有效利用进口资源,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一、世界原油贸易发展走势


  1.原油进口:发达国家逐步减少,亚洲占全球原油贸易比重持续上升


  从总体规模上看,世界原油贸易总量基本保持在世界原油消费总量的25%左右,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9.84亿吨;2008年欧美地区经济危机爆发后,原油贸易规模受到一定影响。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2010年后世界原油贸易规模又开始不断回升。


  进入21世纪之后,原油进口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之前,美国和欧洲是世界原油进口的重心(全球占比55%以上),而亚洲地区仅占世界原油进口的35%。但随着亚洲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石油需求和进口量快速增长。2012年,亚洲地区的原油进口总量为9.2亿吨,世界占比达到48%,首次超过欧美地区,成为最大的原油进口地区。亚洲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中印两国,2000年至2012年,中国和印度的原油进口量增幅分别为286%和169%。


  近些年,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原油进口规模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原因各不相同。美国主要是由于本国页岩油产量的大幅增加,欧洲地区和日本则主要是由于经济下滑和替代能源推广。亚洲其他国家的原油进口规模持续走高,主要与中国和印度原油进口规模的稳定增长有关。


  2.原油出口:中东作为主要出口地的地位稳固,美洲和前苏联地区持续增长


  中东地区作为世界原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原油出口的最重要地区,该地区的年原油出口规模始终保持在8亿~9亿吨,占世界原油贸易总量的比例在46%左右。另一个规模较大的原油出口地区是非洲,尽管近些年地区局势的动荡导致非洲原油出口规模有所波动,但年原油出口总量始终保持在3亿吨以上。此外,由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原油产量大幅提升,以及加拿大油砂和拉美地区的重油等资源的逐步开发,前苏联地区和美洲地区已成为全球原油出口新的增长点。与2001年相比,前苏联、加拿大和拉美地区的原油出口规模分别增长了89%、85%和49%。


  二、中国原油进口发展走势


  1.原油消费增速高于产量增速,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原油消费量保持年均8%以上的较高增长水平,而国内原油产量增速只有2%左右,致使中国从原油自给自足、少量出口转变为原油净进口国,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中国1996年原油进口量2262万吨,净进口量221万吨,首度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4年原油进口量突破1亿吨,2009年突破2亿吨,2013年达到2.82亿吨,对外依存度接近58%,年均增速超过15%,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


  2.进口来源逐渐扩大范围,从中东和非洲向南美和周边资源国扩展


  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遍布中东、非洲、南美及周边地区的34个国家,其中中东8个国家,进口量约占53%;非洲11个国家,进口量约占22%;前苏联2个国家,进口量约占13%;南美7个国家,进口量约占10%;其余来自亚洲、澳洲和北美地区等6个国家,进口量合计仅占2%左右。前10大进口国中东占6席,前苏联占2席,非洲和南美各占1席,合计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80%以上。


  从历年的原油进口来源分析,中东和非洲国家始终是中国原油进口的主力资源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原油消费需求和对外依存度的持续增长,能源供应安全愈加受到重视,为减少对海上运输通道的过度依赖,提高能源供应安全,中国的能源通道建设开始从海上为主的单一供油局面向海陆相济、多方保障的局面转变,原油进口来源进一步扩展。2005年前后,来自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与我国接壤的前苏联石油资源国的进口量快速提高,占总进口量的比例逐步提高至10%以上。2010年前后,以委内瑞拉为代表的南美国家及中东地区的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也开始步入中国的主要进口资源国行列.


  三、主要资源国和地区发展形势展望


  北美页岩油、加拿大油砂和南美重油等非常规石油产量的飚升,已导致大西洋盆地原油供应过剩,过去以美国为出口目的地的非洲和中东原油目前正流向亚洲,前苏联地区、墨西哥和加拿大也开始在亚洲地区寻找买家,这些变化将逐步重塑美洲地区和世界的原油贸易格局。


  1.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提升,对轻质低硫原油的进口需求降低


  由于水力压裂技术进步,美国页岩油的产量大幅攀升。基于现有技术水平,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预计2021年成熟油田产量达到280万桶/日后,将开始有所下降,但同时认为,未来技术的进步仍有可能为页岩油大幅增产创造巨大空间。国际能源署(IEA)等机构对美国页岩油的产量预测更为乐观,预计未来能达到500万桶/日以上甚至更高。


  EIA预测,美国国内原油总消费量将由2013年的1495万桶/日下降至2030年的1365万桶/日。其中,原油净进口量将由2013年的803万桶/日,下降至2021年的679万桶/日,2030年再缓慢回升至736万桶/日。页岩油属于轻质低硫原油,其产量的提升将主要替代从西非和中东进口的轻质原油,因此,未来非洲和中东地区向美国出口的原油规模将进一步下降,将推动这两个地区的原油进一步转向亚洲地区。


  2.加拿大仍以美国为重点出口方向,但将推进向亚洲出口的通道建设


  目前,加拿大原油出口的98%以上流向美国,其中70%通过管道输送至美国中西部地区。但与出口至美国的其他同品质重油相比,近年来加拿大原油价格被明显压低。从2011年起,与墨西哥重油和委内瑞拉重油相比,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重油到岸价格要低21美元/桶左右,除去同期布伦特原油与WTI之间的平均15美元/桶的价差因素外,加拿大重油还有约6美元/桶的差价,这主要是加拿大油砂缺少其他出口途径所致。


  加拿大油砂作为该国的重点发展方向,未来将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根据预测,到2030年,加拿大的原油产量将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24万桶/日。其中,传统原油产量呈下降趋势,而油砂产量将大幅提高,达到500万桶/日,是2011年油砂产量的3.1倍,占总产量的80%,增幅主要来自井采油砂资源。


  由于加拿大国内炼油能力和成品油市场难以进一步增加,油砂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资源运出加拿大。美国作为加拿大最为稳定和出口通道最为完善的地区,仍将是加拿大油砂的主要出口方向。但如果北美市场油价长期低于国际市场,加上美国的重油市场空间有限且竞争激烈,而改质为合成原油出口至美国无法与美国增产的页岩油和从非洲进口的原油竞争,美国势必难以消化产量大幅增加的加拿大油砂资源。因此,加拿大在推动连接墨西哥湾的KeystoneXL输油管道的同时,也在极力推动两条输往西海岸的TransMountain复线和NorthGateway管线,从而开辟通往亚洲的新通道,为油砂资源寻找市场空间。


  3.中东仍将是最大的原油出口地,俄罗斯和中亚将加大向东部的出口


  按照欧佩克的预测分析,在不考虑北美、非洲和亚洲等地区内部原油贸易的情况下,未来中东地区仍将是最大的原油出口地区,前苏联地区和非洲地区将是另外两个重要的原油出口地区,亚太地区将是最大的原油进口地。


  根据现有规划,中东地区炼油能力将在2015年左右大幅提高,导致本地原油消费规模大幅增加,中东地区的原油出口规模在2015年左右将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以伊朗和伊拉克为代表的几个资源富集国均规划大幅提高本国的原油产量和原油出口能力,伊拉克甚至计划将原油出口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倍以上,超过3亿吨/年。因此,从2020年开始,中东地区的原油出口能力又将逐步提高,但出口方向基本上都是亚太地区,占中东原油出口能力的85%左右。


  俄罗斯原油主要有四个出口方向:通过陆上管道以及铁路到达黑海后出口至地中海;通过陆上管道以及铁路到达波罗的海后出口至北欧;通过友谊管道出口至东欧和中欧;通过ESPO(EastSiberiaPacificOcean,即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等出口至亚太地区。随着欧洲原油进口需求的减少以及亚洲地区原油进口需求的上升,俄罗斯通过管道向东部市场出口原油的规模已逐渐增大。特别是2012年ESPO管道二期建成后,东部方向的出口能力已达到5000万吨/年,未来出口能力还有可能进一步提升至6500万吨/年~8000万吨/年。


  根据欧佩克的预测结果,随着未来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油田和里海的卡沙甘油田的逐步开发,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原油出口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重点是增加向亚太地区的出口;2030年后,亚太地区将成为俄罗斯和中亚原油的主要出口市场,出口规模预计将达到1.5亿吨/年左右。


  四、中国原油进口展望及资源选择建议


  1.原油需求增速放缓,产量增速转负,导致进口量进一步扩大


  根据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将逐渐走出最困难的低谷,经济增速出现小幅回暖。中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增速将有所下降,综合经济指标预测显示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7.5%左右,略低于2013年。


  IEA预测,世界石油需求年均增速将从2000-2012年的1.26%下降至2012-2020年的1.2%,呈现稳中有降的总体态势;其中中国的石油需求年均增速将从6.1%下降至3.8%左右,增速明显放缓。


  综合考虑石油资源储量及开发技术进步等影响因素,世界石油产量将在未来20年持续下降,但下滑速度逐步放慢,表现为年均增速曲线下降趋势稳中略有减缓;中国石油产量2020年之前将以0.6%左右的年均增速略有增长,2020年之后开始下降,下降速度将由2020-2025年的-0.5%左右逐渐增加至2030-2035年的-3.7%左右。


  中国石油产需缺口逐渐扩大,意味着中国的原油进口需求将不断提高。预计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增加至4.2亿吨左右,2030年超过5亿吨,2035年将达到6亿吨左右。


  2.原油进口资源选择形势与建议


  (1)中东地区原油出口能力提高,仍将是中国进口原油的主要来源


  2015年以后的20年,中东地区原油出口将继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为中国原油进口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但各国原油出口能力的规划存在差异,中国应特别关注原油出口增速较快的伊拉克和伊朗等资源国,争取获得更多量价更具保障的权益产量和长期合同。此外,应谋求建立国内石油企业进口联盟,联合开展原油进口竞价,避免相互竞争,抬高进口成本的不利局面发生。


  (2)加拿大油砂快速上产,努力开辟向亚洲出口的通道,将为中国原油进口提供新的资源选择


  从开发层面看,尽管加拿大油砂开采难度较大,开发成本较高,但其资源寿命期长,且稳产期和回报期较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开发成本高的不利影响,加拿大油砂具有与世界主要重油资源基本相当的开发成本与技术要求。从运输层面看,按加拿大油砂自其西海岸装船运往亚洲和中国考虑,海运运距比委内瑞拉至中国的运距减少近一半,比后者具有运输成本优势。从加工层面看,加拿大油砂物性与委内瑞拉超重油极为相似,也与中国辽河油田超稠油相似,且均质性、含油丰度等优于辽河超稠油,因而在中国加工不存在技术问题。从国内需求看,随着中国民营资本进入油气加工领域的力度加大,油气进出口权的逐渐放开以及国内原油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国内炼化企业扩大重油加工能力的驱动力将进一步提高。因此,加拿大油砂在开发、运输和加工等方面,均具备与委内瑞拉超重油竞争的条件。加拿大油砂的快速上产以及加拿大构建向亚洲出口的通道,将为中国提供从美洲进口重油的新选择,并对委内瑞拉重油价格形成抑制。


  (3)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及中亚资源国的合作,完善中国能源陆路战略通道


  未来25年,俄罗斯和中亚石油资源国的原油出口量将继续稳步增长,尤其是俄罗斯,出口流向将进一步转向东部。预计俄罗斯向亚洲地区的原油出口量将以9%左右的年均增速快速提高,将为中国原油陆路进口提供更多资源选择。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国能源战略通道,减少对海上通道的依赖,提升能源供应安全,应更加重视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等周边资源国的战略合作,发挥中国石油市场的吸引力,建立更多的合资互惠项目,换取长期稳定的资源保障。通过建立多边合作关系,争取更为优惠的进口价格。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