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年1-5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效益简析——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不同程度增长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08-15  浏览:


  据显示,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不同增长,增幅与1-4月相比,部分指标呈小幅提高,利润、利税总额增幅回落。具体情况如下:


  一、产出指标呈不同增长。1-5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942.09亿元,同比增长20.20%,增幅比1-4月回落0.28个百分点,增长额为494.46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399.56亿元,同比增长13.71%,增幅比1-4月提高0.41个百分点,增长额为1374.45亿元;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1213.64亿元,同比增长13.92%,增幅比1-4月提高0.21个百分点,增长额为1370.30亿元。


  1-5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销率为98.37%,同比提高0.18个百分点,低于1-4月0.42个百分点。


  二、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呈小幅提高。1-5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734.60亿元,同比增长14.82%,增幅比1-4月提高0.17个百分点,增长额为1643.66亿元。


  从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的具体情况看,多数企业营业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在17家重点企业(集团)中,11家企业营业收入高于上年同期,6家企业营业收入低于上年同期(其中有一家企业由1-4月正增长变为负增长)。


  1-5月,营业收入排名前5位的企业依次为: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公司、北汽集团和中国长安。从前5家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情况来看,5家企业营业收入均高于上年同期,其中:中国长安营业收入增长率在前5家企业中比较突出,增幅比1-4月虽有回落,但仍超过40%;一汽集团、东风公司、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增长率在12%~19%之间。增幅与1-4月相比,上汽集团和东风公司呈不同程度提高,提高的幅度在5个百分点以内;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和中国长安呈小幅回落,回落的幅度在2个百分点以下。


  从其余12家企业营业收入来看,华晨集团、广汽集团、中国重汽、宇通集团、庆铃汽车和陕汽集团营业收入高于上年同期,其中:华晨集团的增长率较高,超过15%;广汽集团、中国重汽和宇通集团增长率均超过10%;陕汽集团和庆铃汽车营业收入增长率在10%以内。增幅与1-4月相比,华晨集团、广汽集团和庆铃汽车有所提高,提高的幅度在4个百分点以内;中国重汽、宇通集团和陕汽集团均呈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宇通集团和陕汽集团的回落幅度较大,均超过10个百分点;中国重汽回落幅度在5个百分点以下。江汽集团由1-4月正增长转为负增长;吉利控股、奇瑞汽车、东南汽车、金龙集团和比亚迪汽车营业收入均低于上年同期,降幅同1-4月相比,吉利控股、奇瑞汽车、金龙集团和东南汽车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比亚迪汽车呈小幅扩大。


  三、利润、利税总额快速增长,增幅回落。1-5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548.53亿元,同比增长24.33%,增幅比1-4月回落25.11个百分点,增长额为303.02亿元。累计实现利税总额为2412.94亿元,同比增长19.01%,增幅比1-4月回落12.60个百分点,增长额为385.44亿元,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为447.08亿元,同比增长12.94%,增幅比1-4月提高0.96个百分点,增长额为51.22亿元;应交增值税为417.34亿元,同比增长8.08%,增长额为31.20亿元。


  从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实现利润总额的具体情况看,1-5月,在17家重点企业(集团)中,有11家企业利润总额高于上年同期(其中:有1家企业由1-4月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利润总额为1538.58亿元;3家企业均由1-4月正增长变为负增长,利润总额为21.30亿元;3家企业亏损,亏损额为11.35亿元,亏损额与1-4月相比,均有不同增加。


  四、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资金增幅上升。5月末,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应收账款为2272.44亿元,同比增长24.58%,增加资金占用448.33亿元,增幅比4月末上升0.05个百分点。5月末,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成品库存资金为894.06亿元,同比增长17.78%,增加资金占用134.98亿元,增幅比4月末上升3.76个百分点。


  5月末,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22.34%,比4月末上升0.7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1.86个百分点。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