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年8月份煤炭进口降幅放大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09-19  浏览:


  海关总署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煤炭进口量继续缩减,且降幅呈放大态势。8月份,全国煤炭(含褐煤)进口1886万吨,较去年同期骤减710万吨,降幅达27%。前8个月累计进口煤炭20176万吨,同比减少5.3%。另据秦皇岛煤炭网统计,8月煤炭进口环比减量417万吨,降幅高达18%。


  分析认为,8月份进口煤大幅减量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内外贸煤炭价差空前收窄。7月份,国内煤价大幅下挫,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从月初的528元/吨降至月末的482元/吨,价格累计下行46元/吨,跌幅超过8.7%。而与此同期,国际煤价却未能保持相应的下行幅度,据海关总署发布的实际进口均价显示,7月份到岸均价约74.9美元/吨,8月份到岸煤炭均价约72.8美元/吨,价格降幅仅在3%左右。考虑到外贸煤炭的采购到岸周期,8月份煤炭数量和均价的下滑主要反映的是7月份的合同采购情况。按照离岸价格加成运费的算法,国内外煤炭价差自年初以来就在持续收窄,7月份正是这一过程的急遽加速阶段,显著放大了外贸煤炭的经营风险。东南、华南地区进口贸易商退市观望或缩减采购规模的情况屡见不鲜。


  2、国内煤炭消费情况不佳。7-8月份是国内传统的夏季煤电消费高峰,但今年煤电消费的强度显著低于往年。从今年5月开始,沿海主要电力集团日耗变向下跌破了2013年同期的水平,7月份的夏季用电高峰,该指标仅与2011、2012年水平勉强相当,进入8月份,该指标更是急转直下,刷新了近四年以来电厂日耗的最低值。从同比方面看,上半年沿海电厂累计煤耗同比尚增加189万吨,但7-8月日耗急遽减少,2个月累计煤耗同比减量近1000万吨,直接冲击了沿海煤炭市场的运行。另外,低日耗导致夏季“去库存”过程被迟滞,沿海地区煤炭库存高位不退。由于市场预期到采购增量将难以被及时消化,且8月份以后煤炭消费会有一个确定性的减弱过程,也动摇了企业参与煤炭进口的积极性。


  3、环保压力增加。今年7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始执行,其中对火电厂三大最重要排放指标: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都有严格规定,普遍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要求。华东地区更有甚者,直接从燃料端进行环保控制,不达到标准的煤炭一律不准进厂,这更是对传统的“采购-到场掺配-消费”模式形成了直接的冲击。环保要求从市场预期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都对煤炭进口产生了冲击,煤炭质量会成为近期及今后很长时期内左右市场的重要因素。


  4、政策干预预期加强。今年下半年以来,宏观政策开始向煤炭业偏移,“稳煤市、保下限”的思路逐步明确。出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及维持能源安全的考虑,行政层面不再放任市场“洗牌”,对煤炭产业的态度转暖。从政策取向看,以环保为契机,以结构性调控为主线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调控主要包括两方面:国内市场上,继续鼓励产能集中化,对中小煤企保持“甩包袱”,通过大型企业控制产量的同时维持能源供应的弹性;外贸市场方面,力图将国内有限的煤炭需求挤压回国内市场。8月下旬,国务院对进口煤调控的政策逐步明确,要求控制进口,鼓励出口,全年减少进口5000万到1亿吨。具体措施层面又包括:酝酿调整进口关税,对除褐煤之外的进口煤炭征收3-6%的进口关税;尽快出台《商品煤质量监管办法》,严格限制高硫高灰低质煤进口;控制进口劣质煤使用并与电企发电计划挂钩;放开出口配额,酝酿下调出口关税,鼓励出口。以上的每一条政策若落地都将对进口煤产生巨大的冲击,由于政策在酝酿阶段已经有预期及市场传言,这也对外贸煤经营企业产生了先期干扰。


  从后续市场运行方面看,供应侧“限产减销”目前进展较为顺利,但完成“去库存”之后的持续性尚待观察,供需格局依旧脆弱。国内煤炭价格在供应侧拉涨带动下有上涨苗头,但由于下游对涨价的接受意愿不强,国内外煤炭价差尚难有效放大。另外,3季度为传统煤炭消费淡季,下游采购紧迫性不强。加之当前的进口煤政策调控普遍偏向利空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进口信心较难修复。从以上几个方面看,外贸煤炭面临的利空影响明显偏强。国内煤炭进口仍倾向减少。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