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年6月我国钢铁及原材料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12-02  浏览:


  一、铁矿石进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铁矿石进口量继续高位运行。海关数据显示,5月我国进口铁矿石7738万吨,同比增加882万吨或12.9%,环比减少601万吨。前5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3.8266亿吨,同比增长6059万吨或19%。未来铁矿石进口量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铁矿石价格维持弱势运行,但跌幅明显放缓。主要原因:一是钢材价格虽持续走低,但铁矿石前期回调幅度较大,跌幅放缓;二是银行对融资矿现象采取限制措施,铁矿石产业链资金风险有所释放,流通商低价抛货现象减少;三是国产矿价格持续下跌,中小矿山减产现象增多。截止6月20日,61.5%PB粉价格为615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了110元/吨;62%澳矿PB粉CFR价格91.5美元/吨。


  目前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供给端,这主要和需求端释放的稳定性有关。供给端的释放导致了过去数月铁矿石进口均价的下移。但当目前进口矿价格跌至国产矿生产成本价格范围后,供给端的主要影响因素转由未来国产矿的减产规模来决定。预计未来短期内进口矿价格将主要在90-110美元区间附近窄幅运行。


  铁矿石港口库存仍处高位,钢厂库存处于低位。截止6月13日,Mysteel统计全国41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1621万吨,环比增加51万吨。其中澳矿5964万吨,巴西2039万吨,贸易矿4063万吨,精粉497万吨,球团303万吨,块矿1722万吨。钢厂库存方面,6月19日,Mysteel对部分钢厂铁矿石库存的调查显示,当前进口矿平均库存30万吨,平均总天数24天,仍在持续下降,进口矿配比90%,继续上升。


  今年以来,铁矿石供需已根本性扭转,钢厂不需要囤货,随时可去港口采购低价现货。铁矿石港口库存持续保持历史高位和钢厂铁矿石原料库存维持相对低位的现象将持续存在,这是由铁矿石供需平衡格局打破所导致的。


  二、焦炭市场弱势运行


  焦炭价格维持弱稳。供给方面,除华东地区外,全国各地焦化企业开工率都有小幅上调,独立焦化企业最新开工率上升至了80%,焦炭库存仍表现出较大供应压力。需求方面,钢材对原料库存消化较为缓慢,加之备库积极性不高,市场成交总体一般,焦化企业价格支撑乏力。库存方面,6月16日,独立焦化企业库存14.01万吨,产能200万吨以上的独立焦化企业库存为3.5天,较上月同期的3.3天小幅增加0.2天。港口库存364万吨,较上月同期增加15万吨;全国钢厂焦炭平均库存11.43天,较上月同期增加1.43天。短期内焦炭市场的供需局面仍然不乐观,但鉴于焦炭企业普遍亏损,加之企业库存水平不高,降价意愿较差,六月中下旬市场仍将维持弱势格局。


  三、生铁、废钢、钢坯下跌,铁合金上涨


  废钢市场供需双双疲软。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生产成本下降,6月份以来大中型钢铁企业继续压缩对废钢的采购数量,更多的使用铁水,市场成交总体疲软,供给减少导致钢厂资源较少,库存普遍较低,一定程度上抑制未来废钢价格的下行空间。


  废钢进口量继续低位徘徊。5月份,全国废钢进口量为22.7万吨,与4月持平。其中,从日本进口18.81万吨,较上月减少1.55万吨,占本月进口总量的82.8%,环比降6.9个百分点。


  四、海运市场小幅回暖


  海运市场小幅回暖,其中海岬型船价格涨幅较大。截止6月22日,BDI指数报收于904点,较5月末上涨62点;BCI指数报收于1950点,较5月末上涨648点。巴西、澳大利亚至我国海运费分别为22.49和7.98美元/吨,较上月末上涨3.83美元和0.78美元/吨。


  五、国内钢价弱势运行,国际钢价走势分化


  钢材价格继续总体弱势运行。目前制约钢铁市场价格的因素有:一是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不佳,钢铁行业缺乏上涨动力;二是下游房地产企业开工积极性不高,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三是钢贸行业贷款困难,下游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压力向供应商传递;四是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行业成本支撑减弱;五是市场成交疲软,行业悲观情绪延续。目前粗钢产量虽维持高位,但上涨空间有限,进口矿价格短期内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成本尚有支撑。6月份钢价总体弱势运行。


  国际市场总体保持疲软,美国市场略好于欧亚市场。具体来看,美国市场虽然受到了薄板以及螺纹钢进口资源的供给压力冲击,但由于需求旺盛,价格总体保持平稳。欧洲市场在需求不振的影响下总体仍然疲软。亚洲市场也保持疲软运行。总体而言,未来数周国际市场将继续保持盘整运行的态势。


  六、矿价下跌导致盈利好转,粗钢产量高位运行


  粗钢产量保持高位运行。统计局最新数据,5月份国内粗钢产量7043万吨,同比增长2.6%,环比增加159万吨或2.3%;当月粗钢日均产量227.2万吨,环比降1%,连续增加4月后首次下降。1-5月我国累计生产粗钢34252万吨,同比增长2.7%;前5月粗钢日均产量为226.8万吨,年化产量8.28亿吨。5月中钢协重点企业粗钢产量5589万吨,日均产量约180万吨,亦创历史新高。中钢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上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183.26万吨,增量6.53万吨,旬环比上涨3.69%。


  钢铁企业的生产动力主要来源于:铁矿石原料成本下跌后的生存空间明显改善,产业链生存压力从过去数年的钢厂向矿山逐步转移;二是企业盈利情况的普遍好转。据Mysteel调查,6月份全国163家样本钢厂中超过60%盈利,河北72家样本中超过90%盈利,盈利幅度50-150元/吨不等。截止6月22日,全国163家钢厂中47家厂高炉检修,较上周减少2家;高炉开工率88.81%,较上周增0.27%。河北小型高炉复产增多,唐山地区154座在产高炉中有15座检修(停产),产能利用率93.29%,周比上升0.68%。行业呈现进一步增产趋势。


  七、社会库存持续下降,钢厂库存小幅增加


  据Mysteel调查,6月20日,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总量1356.44万吨,周环比下降21.60万吨,降幅1.57%;较上月同期减少186.52万吨,降幅12.09%;同比减少405.13万吨或23.0%。其中,建材去库存力度最大,中厚板库存连续第三周增加。今年以来,部分钢贸企业退出市场,加之其余参与者减少库存,降低市场波动的跌价风险,整个社会库存较去年进一步下降,蓄水能力减弱。中钢协数据显示,6月上旬统计重点钢铁企业库本旬末存量为1452.94万吨,较上一旬末增长4.9%。


  八、出口同比大幅飙升,进口小幅增长


  出口同比飙升,进口小幅增长。海关总署统计显示,5月我国出口钢材807万吨,环比增加53万吨或7%,同比大幅增长49.2%,据主要出口商品增幅首位。年同化出口钢材9684万吨,创历史新高。1-5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339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3.6%。5月进口钢材122万吨,1-5月累计进口钢材611万吨,同比增加6.4%,进口均价为每吨7636.7元,上涨1.8%。


  目前钢材出口有利因素:一是发达经济体区域性及行业性恢复带来的品种出口需求;二是新兴经济体钢材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通道与供给相对不足间的矛盾;三是国内外钢材价差仍然处于可盈利水平;四是国内生产企业在其他营销渠道受损或发展不利下的主动行为;五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给出口企业带来的利好。短期内钢材出口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