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税总局的支持下,上海自贸区推出10项税收创新服务措施,涵盖税务登记和电子发票等多个领域。
在昨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长过剑飞表示,在国税总局的支持下,上海自贸区推出10项税收创新服务措施,涵盖税务登记和电子发票等多个领域,这将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税务监管服务制度改革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体现干预最小化
国家税务总局在上海自贸区出台的10项措施具体包括:网上自动赋码、网上发票应用、网上区域通办、网上自主办税、网上审批备案、网上资格认定、网上非贸管理、网上按季申报、网上信用评价、网上服务体验。10项措施体现了“服务最大化、干预最小化和纳税诚信化”三大特点。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局长过剑飞表示:“传统的税收工作模式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征管、轻服务’导致对企业干预较多的情况,通过本次10项举措在自贸区的试点,实现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还权还责给纳税人。”
据介绍,制定“办税一网通”10项措施,主要是基于三个出发点:一是符合自贸区制度创新的两大特点,即“放开市场准入和投资贸易便利化”。
二是顺应税收现代化发展。过剑飞强调:“‘一网通’并不仅仅是办税渠道的网络化,而是以信息化为依托,对传统的纳税服务、征收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为市场主体搭建便捷、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税收服务‘通道’,倒逼税收治理体系的变革升级和治理能力的强化提高。”
三是能实现可复制可推广。在措施制定过程中,方案数易其稿。最终提炼出来的10条举措,应该说既考虑了短期内自贸试验区试点的实效性,也考虑了长期全国范围推广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