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投资600亿元到英国建核电站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5-10-29  浏览:



  10月2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见证下,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和法国电力集团(EDF)首席执行官Jean-BernardLevy正式签订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核协议。


  根据协议,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将与EDF共同投资兴建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并共同推进塞兹韦尔C和布拉德韦尔B两大后续核电项目,其中布拉德韦尔B项目拟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中广核和EDF发布的联合声明显示,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建设成本预计达180亿英镑(约合1800亿元人民币),根据EDF及中广核主导的中方联合体分别占欣克利角C项目66.5%及33.5%的股份比例来算,中国要投资约600亿元人民币到英国建核电站,这到底值不值呢?


  投资的真正目的:核电“走出去”


  从业内人士处获悉,欣克利角C项目的设备合同已获签60%多,技术支撑、主要设备供应大部分被法国、英国企业占据,这也意味着,中国核电设备供应商要参与只能从剩下的合同进行分包。一位核电站人士坦言,“欣克利角C项目是法国人谈的,中国参与更多是一种财务投资”。可见,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更多是一项战略投资,不见得有钱赚。而且中国真正的目标也并不是能在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上赚钱,而且在下一个后续项目中上“华龙一号”,让中国核电“走出去”。


  据悉,另外两个英国核电项目中,塞兹韦尔C项目还未签订较大金额合同,乐观预计,中方有可能承担主要设备;布拉德韦尔B项目虽然技术、设计等在内的总承包均为中方,但该项目还要面临通用技术审查,审查期长达2年,落地还要再等2年,意味着正式开工最早也要到2019年。


  平均一个核电站出口的利润是30万辆小轿车,上述核电央企人士表示,随着核电海外项目不断获得突破,未来核电走出去后,中方份额将保持在50%以上,中国设备制造能力和先进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除了土建安装是当地负责外,技术、常规岛等主要设备、工程管理若由中方承担,这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


  签订核电大单的意义:看各大佬怎么说


  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表示,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西方核电大国对中国核电技术的认可,具有示范效应,可助推中国核能开拓国际核电市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通过出口核电站,可以让我们的标准规范、运行机制更快和国际接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顾问、原总工程师隋永滨认为。


  “英国市场前景广阔,在市场环境方面,对投资者的回报率也有一定保障。”中国核电副总经理谢嘉杰说,“未来‘华龙一号’可以落地在这样成熟的市场,对于品牌的经营大有裨益。此外,中英两国也正在积极推进核联合研究中心及核经济区域合作,这些都有利中国自身培养核电精英人才。”


  南度度点评投资是一种远见,不能以短期的利益来衡量它值不值得。也许欣克利角C项目没有钱赚,甚至亏本,但是如果能在后续项目中上中国的核电技术,那撬开的市场可是大大的呀!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核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