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纵横:我国开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之路值得期待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5-01-21  浏览: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月14日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从完善价格和收费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发展环保资本市场多方面给予环境治污第三方治理政策支持。污染治理模式由“谁污染、谁治理”的老路转向“谁污染、谁付费”。华经纵横编辑Wangyuan认为这种治理模式所带来的成效和机遇是值得期待的!


  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极为重视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近日召开的2014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表示,在大气污染行动计划出台之后,目前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基本编制完成,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加快推进。预计上述三个行动计划涉及的环保投资将超过6万亿元,环保产业将出现大规模的增长。


  据我国权威研究部门提供的情况来看,就大区情况而言,我国大区污染实际上已经超出了环境容量的上限,超出50%至100%。从区域分布来看,京津唐地区基本上都超过了100%,长三角地区大概超出50%至100%,珠三角地区则大概在50%左右。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保产业是我们在新常态下一个很大的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方治理“一举多得”


  近年来,我国多地区遭遇大范围、长时间雾霾天气,部分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程度加剧。这些现象在引发全社会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的同时,也让公众充满困惑,为什么在环保成为基本国策,并且投入逐年增加之下,环境形势却依然严峻。


  “不少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闲置不用或间歇使用,形同虚设,完全实现不了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要求。”有业内人士坦言,目前我国工业治污依然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老路,由排污企业自行解决治理问题。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工业企业自觉控污减排意识比较淡薄。同时,受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制约,也很难做到每个企业都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建成后也常常出现建而不运、运而不足的现象。


  “缺技术”、“投入大”、“监管弱”,环境改善自然难见成效。因此,在环境治理领域采用市场化手段,被认为是更加行之有效的治污之路。在环境建设方面,政府更应该考虑如何让经济手段为环境改善多做贡献。如果较多采用行政手段,政府并没有能力做到对海量企业有效甄别“关停并转”;以准入为代表的法律手段也会导致寻租层出不穷;依靠经济手段调节,让企业在市场中优胜劣汰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据了解,目前在国际上,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业以合同的形式通过付费将产生的污染交由专业化环保公司治理。第三方治理模式的优点在于:排污企业由于采用专业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达标排放率;政府执法部门由于监管对象集中可控而降低了执法成本;此外,还刺激了环保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三得。”


  近些年来,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已经在我国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领域得到试行,取得显著成效。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也尝试着采用此种模式以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如燕山石化委托威立雅水务处理企业工业废水、上海化工园区委托中法水务处理园区工业废水,都取得良好效果。


  多项措施力挺第三方治理


  为了更广泛、有效地推行第三方治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从健全第三方治理市场、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等方面鼓励和支持环境治理第三方治理的发展。


  《意见》提出,到2020年,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第三方治理取得显著进展,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的活力进一步激发。环境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高效、优质、可持续的环境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体系基本形成;第三方治理业态和模式趋于成熟,涌现一批技术能力强、运营管理水平高、综合信用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境服务公司。


  根据《意见》,要推动环境公用设施管理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化模式转变,实行投资、建设、运营和监管分开,形成权责明确、制约有效、管理专业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对可经营性好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采取特许经营、委托运营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通过资产租赁、转让产权、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在政策支持方面,《意见》从完善价格和收费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发展环保资本市场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具体包括,对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治理项目给予中央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对第三方治理项目投资和运营给予补贴或奖励;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节能环保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推进能效贷款、绿色金融租赁、碳金融产品、节能减排收益权和排污权质押融资;对国家鼓励发展的第三方治理重大项目,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对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治理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实行优先审批。


  环保企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国务院要求在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等领域,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染减排和排污权交易。


  近年来,主要依靠政府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方式,在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面前显得乏力。因此,“污染企业付费、专业化治理”的第三方治理模式被寄予厚望,通过更为专业化的第三方治理,能够较好地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


  《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的实施将给环保企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首先,排污企业受到激励后,普遍将加大环保设备投入。其次,这对环保企业的运营模式将产生深远影响。第三方污染治理模式可能大规模兴起。由专业环保企业设计、运营治污设备,同时服务多家企业,获得污染回报的模式将大受激励。此前,新闻联播曾经报道天津某工业园区推行污水集中模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语:环境污染第三方专业化治理是现代企业发展和有效改善环境的大势所趋,科学合理的顶层制度设计,相关法律法规的紧紧跟进,才会实现环境保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我国开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之路值得期待!

 

声明:华经视点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wangyuan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