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4年10月我国电信业务发展情况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5-01-27  浏览:


  1-10月,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4833.3亿元,同比增长15.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755.4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4.7%,比前三季度同比增长回落0.9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同比增速下滑。10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611.6亿元,同比增长17.6%;电信业务收入完成890.6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下降4%,电信业务收入单月规模首次同比减少。


  移动话音业务量增速连续两月放缓,每用户月均移动通话时长不足200分钟。在移动电话用户增速明显放缓和互联网应用对话音和短信业务的替代影响下,1-10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24432.3亿分钟,同比增长1.4%,比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持续下滑。其中,移动本地和移动长途去话通话时长同比增长1.2%和2.3%,分别比1-9月回落0.3、0.6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增速和移动话音业务量增速的差距缩小至3.6个百分点,每用户月均贡献的移动语音业务量持续下降,移动本地去话MOU值为149.1分钟/月·户,移动长途去话MOU值为45.6分钟/月·户,同比分别下降6.1%、5%。


  点对点移动短信量占比降至47.3%,移动短信业务收入降幅持续扩大。1-10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6350.9亿条,同比下降17.5%。由移动用户主动发起的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18.9%,占移动短信业务量比重降至47.3%,其中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同比减少9条,达到37.7条。由于微信等新型即时消息类应用不断取代彩信业务,彩信业务量达534.8亿条,同比下降29.2%,其中,月户均点对点彩信量为2条。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6%,比1-9月扩大0.5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持续下滑,收入规模同比减少76亿元。


  移动互联网单月接入流量创新高,每用户月均移动互联网流量突破190M。在4G移动电话用户大幅增长、流量套餐资费持续下降以及国庆假期等多重因素影响,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加快增长。1-10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6.05亿G,同比增长58.6%,今年以来月均提高0.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将突破60%。10月当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突破2亿G,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8.9%。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突破190M,达到192M,同比增长50%。手机上网流量达到13.81亿G,同比增长93%,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的比重达到86%,成为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固定互联网使用量同期保持较快增长,固定宽带接入时长达33.92万亿分钟,同比增长29.9%。


  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达57.9%,移动数据业务增长贡献超过150%。1-10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话音业务收入实现4110.4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下降4.5%。其中,移动话音业务收入实现3711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下降3.8%,成为导致话音业务收入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固定话音业务收入实现399.4亿元,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4.1%,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非话音业务收入实现5645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12.4%,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达到57.9%,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固定和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分别实现1276.5亿元和2200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5.7%和43.1%,对电信业务收入的增长贡献分别达到15.7%、152%,表明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成为电信业务发展的第一动力。


  移动业务替代固定业务趋势持续,移动通信业务中话音业务收入占比下降明显。1-10月,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7289.4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1.6%,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74.7%,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话音业务收入在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下降明显,移动本地、移动长途和移动漫游通话业务收入在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占比分别达到32.1%、10%和8.8%,比上年同期下降3.9、0.8、0.4个百分点。固定通信业务实现收入1987.4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4.7%,固定话音业务收入在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占比达到16.2%,比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