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汽车工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产销增速较上年虽有所减缓,但总量保持在2000万辆以上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汽车品种更新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呈现高速增长势头;行业经济效益良好。同时,各车型产销状况差异较大,乘用车保持增长,商用车低于同期水平:汽车出口依然下降。总体而言,2014年汽车工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300万辆,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
2014年,汽车产销在上年双双超过2000万辆后,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呈一定回落。产销分别为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同比增长7.26%和6.86%,增幅低于上年7.50个百分点和7.01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1991.98万辆和1970.06万辆,同比增长10.15%和9.89%,增幅低于上年6.35个百分点和5.82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380.31万辆和379.13万辆,同比下降5.69%和6.53%,在上年产销增长7.56%和6.40%的基础上分别回落13.25个百分点和12.93个百分点。
从2014年月度汽车产销累计增长变化情况来看,2月后各月产销累计增速基本上呈逐月缓慢回落态势。其中商用车在一季度后产销结束增长,呈持续下降,影响了行业整体增速。2014年汽车月均产销197.69万辆和195.77万辆,比上年分别多出13.38万辆和12.57万辆。
从近10年汽车产销增长变化情况来看,产销年均增长17.15%和16.9l%,明显高于GDP年均增速。2009年产销总量跃居全球第一之后,连续六年位列全球第一。虽然,在产销总量超过2000万辆之后,汽车产销增速趋缓,但从目前汽车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来看,已经开始从一线、二线城市逐步向三线和四线城市下探。相信随着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产销总体依旧会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二、乘用车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品牌依旧面临严峻挑战
1、乘用车产销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各车型市场表现不一
2014年,乘用车产销双双超过1900万辆,接近2000万辆,总体增速有所放缓。从细分品种来看,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MPV)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量均达到历史最高;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幅低于全行业,但依旧保持在千万辆规模;交叉型乘用车产销下滑明显。从产销增长贡献度来看,SUV最高,产销增长贡献度双双超过60%;MPV居次,贡献度超过30%;轿车贡献度有所回落,但也超过20%。
2006,年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过500万辆之后,乘用车增速一直高于全行业,所占比重保持在70%以上。2014年,乘用车销量占汽车总量比重达到83.86%,连续3年超过80%。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占乘用车比重依然最高。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日趋多样化,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MPV)所占比重不断提升。
2、中国品牌表现依然低迷
201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57.33万辆,同比增长4.10%,增幅低于上年7.27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4%,占有率比上年下降2.14个百分点,降幅较上年有所扩大。尽管在8月后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需求呈逐月回升,但总体来看,2014年对于中国品牌而言仍然是十分严峻的一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2009年以来新低,中国品牌轿车表现更为低迷。
2014年,外资企业进一步加速了产品本土化进程,同时产品线逐步下探,这在很大程度上蚕食了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受此影响,外国品牌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2014年外国品牌共销售1212.28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1.54%,市场占有率为2009年以来新高。从主要外国品牌市场表现来看,德系品牌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共销售394.09万辆,同比增长16.89%,增幅较上年有所减缓;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占有率较上年提升1.20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销量呈小幅增长,共销售309.52万辆,同比增长7.55%,增幅较上年减缓7.74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5.71%,占有率较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美系、韩系销量增幅也较上年有所减缓,分别销售252.55万辆和176.6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8%和11.9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2.82%和8.96%,占有率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和0.16个百分点。法系乘用车增速依然明显,共销售72.70万辆,同比增长31.5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9%,占有率较上年提升0.61个百分点。
3、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速明显放缓,市场竞争依旧激烈
2014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1248.11万辆和1237.67万辆,同比增长3.14%和3.06%,增幅较上年减缓9.24个百分点和8.71个百分点;占乘用车比重分别为62.56%和62.82%,较上年继续下降。
2014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截止2014年底,在产的轿车品牌约有260余个,其中新上市的轿车品牌(不含改进型)约有30余个。月均销量超过1万辆的品牌仅有35个,超过5000辆的也只有60余个。余下近200个轿车品牌月均销量均不到5000辆。
中国品牌轿车与外国品牌相比,销量差距仍在不断增大。在260余个品牌中,中国品牌约有130余款,超过一半,但销量只占轿车总销量的不足四分之一。2014年,销量前十位品牌均为外国品牌,累计销量达到303.30万辆;前十名中国品牌累计销售106.94万辆,与前十位外国品牌之差为196.36万辆。
2014年,从轿车分排量细分品种销售情况来看,1升<排量≤1.6升和1.6升<排量≤2.0升两大系列品种销量同比呈小幅增长,其他系列品种均呈下降,其中1升及以下品种降幅更为明显。
4、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市场更趋活跃,中国品牌表现突出
2014年,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量超过400万辆,达到407.79万辆,同比增长36.44%,增幅较上年虽有所减缓,但总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乘用车细分市场中,SUV市场竞争热度不减,在近110余个品牌中,月均超过5000辆的品牌共有25个,其中月均销量超过1万辆的品牌共有7个。在2014年新上市的SUV品牌(不含改进型)约21个,其中中国品牌表现较为出色,幻速、哈弗H2和瑞风S3,上市以来一直热销,月均销量均超过6000辆。
2014年,中国品牌SUV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共销售182.52万辆,同比增长50.3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9.56个百分点;占SUV销售总量的44.76%,占有率较上年提升4.15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销量增速较上年有所减缓,共销售78.04万辆,同比增长21.50%,增幅较上年减缓4.38个百分点,占SUV销售总量的19.14%,占有率较上年下降2.35个百分点;德系品牌超过韩系,占有率位居第三,共销售55.12万辆,同比增长35%,占SUV销售总量的13.52%;韩系品牌销量同比有所下降,共销售40.45万辆,同比下降3.05%,占SUV销售总量的9.92%,占有率较上年下降4.04个百分点:美系品牌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共销售39.89万辆,同比增长56.59%,占SUV销售总量的9.78%,占有率较上年提升1.26个百分点;法系品牌所占比重不大,但增幅依然明显,共销售11.78万辆,同比增长1.3倍,占SUV销售总量的2.89%。
2014年,1.6升及以下小型SUV品种增速最快,共销售127.17万辆,同比增长81.14%。2.5升以上品种需求有所下降,共销售16.89万辆,同比下降12.69%。
5、多功能乘用车(MPV)销量保持快速增长,中国品牌占市场绝对主导
2013,多功能乘用车(MPV)共销售191.43万辆,同比增长46.79%,增速较上年有所减缓。中国品牌MPV共销售164.31万辆,同比增长52.33%;占MPV销售总量的85.84%,占有率较上年同期提升3.12个百分点。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品牌中,有8个为中国品牌,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的五菱宏光继续稳居第一,共销售75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39.18%;此外,8月新上市的宝骏730,5个月累计销量达到12.01万辆,排名跃居第4位,表现同样出色。
近年来,小型MPV市场表现较为活跃,2014年,1.6升及以下MPV品种共销售150.17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54.38%。中国品牌占据了该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6、交叉型乘用车表现持续低迷,市场集中度保持较高水平
2014年,交叉型乘用车表现依然低迷,共销售133.17万辆,同比下降18.06%,继2011年以来,连续三年销量下降。在统计的21家交叉型乘用车生产企业中,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的企业共有3家,分别是上汽通用五菱、重庆长安和东风公司,分别销售65.38万辆、26.30万辆和11.8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7.77%、14.26%和33.60%。2014年上述三家企业共销售103.54万辆,占交叉型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7.75%。
三、商用车产销有所下降
1、商用车总体表现不如同期,前十强企业保持较高市场份额
2014年,商用车产销双双下降,成为汽车产销增速减缓的主要因素。从全年商用车市场表现来看,一季度产销总体保持增长,进入4月后月度产销同比均呈下降。2014年,商用车月均产销量分别为31.69万辆和31.59万辆,比上年减少1.92万辆和2.21万辆。
2014年,商用车销量排名前十家企业依次为:北汽福田、东风、金杯、江淮、江铃、一汽、上汽通用五菱、重汽、重庆长安和长城,分别销售54.79万辆、50.02万辆、28.38万辆、25.87万辆、24.88万辆、23.38万辆、21.95万辆、17.61万辆、13.88万辆和11.83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汽通用五菱和江铃销量呈较快增长,重汽和重庆长安增速略低,其他企业有所下降。2014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72.59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71.90%。
2014年,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货车(含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
产销结束增长,有所下降。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重型货车产销结束快速增长,呈小幅下降;中型货车降幅明显加大;轻型货车也结束增长,呈较快下降;微型货车略有增长。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产销增幅较上年有所减缓。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轻型客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大型客车增速略低;中型客车降幅较明显。
2、货车销量明显下降,骨干企业保持较高市场集中度
2014年货车(含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市场表现较为低迷,共销售318.44万辆,同比下降8.92%。在货车细分品种中,半挂牵引车保持增长,但增幅也明显回落,共销售27.90万辆,同比增长5.93%,增幅较上年回落32.22个百分点。
2014年,货车骨干企业市场集中度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其中销量排名前十位的重型货车企业分别是:东风公司、重汽、一汽、北汽福田、陕汽、江淮、上汽红岩、华菱、成都大运和北奔重汽。上述十家企业销量均超过1万辆,其中前五家企业也继续保持在10万辆以上规模。2014年,十家企业共销售71.83万辆,占重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6.55%。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型货车企业共销售23.54万辆,占中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5%。其中,东风、一汽和重汽继续稳居前三名,与上年同期相比,重汽销量略增,东风和一汽有所下降。
轻型货车重点企业也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其中在销量排名前十家的轻型货车企业中,有6家累计销量再次超过10万辆,分别是北汽福田、江铃、江淮、东风公司、金杯股份和长城,上述6家企业共销售109.04万辆,占轻型货车销售总量的65.58%。
微型货车企业中,上汽通用五菱表现最为突出,不仅销量依旧远高于其他企业,同比也保持快速增长,共销售21.95万辆,同比增长25.42%,占微型货车销售总量的41.42%。
3、客车需求保持稳定增长,轻型客车表现依然出色
2014年,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共销售60.69万辆,同比增长8.37%,增幅略低于上年。在客车主要品种中,轻型客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共销售44.31万辆,同比增长14.10%。
从近5年客车销售情况来看,总体保持平稳增长,2012年和2014年增速相对略低,其他各年销量增幅均超过两位数。2010-2014年,客车销量年均增长达到8.18%,总体表现明显好于货车品种。
2014年,从客车分车型主要企业市场表现来看,郑州宇通稳居大型客车企业龙头地位,共销售2.74万辆,同比增长7.09%,占大型客车销售总量的32.54%。其他企业销量均不足万辆,其中排名二至四位的企业依然是苏州金龙、金龙联合和厦门金旅,与上年同期相比,厦门金旅销量保持较快增长,苏州金龙和金龙联合有所下降:销量排名五至十位的企业中,中通客车销量有所下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北汽福田、长沙比亚迪和扬州亚星增速更为明显。2014年,销量排名前十家大型客车生产企业共销售7.21万辆,占大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5.63%。
在中型客车企业中,宇通依然保持第一,继上年后销量再超2万辆,达到2.59万辆,同比增长3.44%;在销量排名二至十位的企业中,只有中通客车销量同比呈较快增长,其他企业均呈下降。2014年,销量排名前十家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共销售7.10万辆,占中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9.20%。
轻型客车企业中,金杯表现最为突出,销量再超10万辆,达到11.65万辆,同比增长12.25%;排名二至十位的企业中,东风公司销量微降,其他企业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保定长安增速更为显著。2014年,销量排名前十家轻型客车生产企业共销售39.76万辆,占轻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9.73%。
四、汽车企业出口同比依然下降
2014年,汽车出口延续了上年下降走势。据中汽协会对行业内整车企业报送的出口数据统计,2014年,汽车企业共出口91.04万辆,同比下降6.85%,降幅较上年略有减缓。
在出口细分品种中,乘用车降幅明显高于商用车,共出口53.30万辆,同比下降10.61%。在四大类乘用车出口品种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呈较快下降,共出口31.49万辆,同比下降20.59%,降幅较上年加大3.40个百分点;多功能乘用车(MPV)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共出口0.60万辆,同比下降5.42%;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出口增幅较上年略有提升,共出口15.08万辆,同比增长10.58%,增幅较上年提升4.90个百分点;交叉型乘用车增幅较上年明显减缓,共出口6.13万辆,同比增长7.53%,增幅较上年减缓11.48个百分点。
2014年,商用车共出口37.74万辆,同比下降0.96%。在商用车主要出口品种中,只有货车出口有所下降,其他品种保持增长,其中客车出口同比增长最为显著。
2014年,出口量位居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奇瑞、上汽、华晨、力帆、吉利、北汽、东风、吉利、江淮、长城和长安,分别销售11.37万辆、8.55万辆、8.28万辆、7.96万辆、7.24万辆、7.03万辆、6.19万辆、5.59万辆、4.83万辆和4.10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华晨、力帆、北汽和东风出口有所增长,其他企业呈一定下降。2014年,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71.14万辆,占汽车企业出口总量的78.14%。
与出口低迷形成对比,2014年,汽车进口总体呈快速增长势头。据中汽协会编辑整理的全国海关汽车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1-11月,汽车整车共进口129.54万辆,同比增长20.68%,增幅较上年提升18.86个百分点,继2011年以来,连续四年进口量保持在百万辆规模。
五、行业集中度接近90%,重点企业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增长
2014年,汽车行业重点企业(集团)继续稳居主导,其中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奇瑞和江淮,分别销售558.37万辆、380.25万辆、308.61万辆、254.78万辆、240.09万辆、117.23万辆、80.17万辆、73.08万辆、48.61万辆和46.47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长城和江淮销量小幅下降,其他企业保持稳定增长。2014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107.66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72%,比上年同期提升1.34个百分点。其中十强企业中国品牌共销售882.93万辆,占中国品牌汽车销售总量的79.26%。
值得的一提的是,尽管中国品牌企业在2014年面临严峻挑战,但行业内主导企业依然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据中汽协会统计的中国品牌企业销售数据,2014年中国品牌汽车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长安、东风、北汽、长城、一汽、华晨、奇瑞、江淮和比亚迪。其中上汽集团中国品牌销售超过200万辆,达到208.69万辆,占中国品牌汽车销售总量的18.74%;此外长安、东风和北汽中国品牌销量也超过100万辆。2014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中国品牌910.17万辆,占中国品牌汽车销售总量的81.71%。
据我会统计的17家汽车行业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指标显示,截止11月底,17家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增幅较上年有所回落,其中: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达到28055.64亿元,同比增长9.97%;占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额的45%。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到3048.08亿元,同比增长12.45%,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57%。
六、新能源汽车产销呈高速增长
2014年,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据中汽协会统计,截止2014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7.85万辆和7.48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6万辆和4.51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9万辆和2.97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目前,新能源汽车不但在公共交通领域得到大力推广,而且一些性能优良的电动轿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在国家的积极推动以及地方政府鼓励政策的不断落实,新能源汽车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2015年,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将会保持平稳运行,而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中的热点和亮点。我们预计2015年汽车产销将会呈平稳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微信服务号: | ![]() |
微信订阅号: | ![]() |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