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纵横:钢企增效的“抓手”在哪里?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6-05-06  浏览:


  截至2016年4月22日,CSPI钢材价格指数比去年12月份的最低点上涨了48.92%,同期CIOPI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上涨了77.63%。3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环比实现扭亏为盈,但单月盈利同比下降;一季度钢铁主业依然亏损,同比增亏。


  “2016年是钢铁行业效益回升的决战年,全行业没有一家可挂‘免战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曾这样表示。


  保钢价和降成本是增效益的两个主动轮。在稳钢价的同时,钢铁企业不仅要警惕以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原燃料价格涨势紧逼带来成本压力,更要转变观念,进一步将挖潜增效工作统一到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渗透到深化改革、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中,苦练内功,牢牢守住效益回升的主战场。


  首先,钢企要创新理念,将过去分散的对标挖潜工作系统化,从全流程的视角评价对标挖潜工作的效果和效益。


  经过多年的对标挖潜,我国钢铁企业的部分技术经济指标已经比较先进,有些甚至超过世界先进钢铁企业水平;但从全流程看,如果总成本居高不下,效益也是难以提高的。


  有数据显示,2016年3月份对标钢铁企业的炼钢生铁制造成本较2014年3月份已下降44.6%,可见企业降本力度空前,而且针对单项指标的降本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适当放大对标维度,配套体制机制的改革,追求系统最优,不失为明智之举。


  在这方面,河钢集团提出的产线对标值得借鉴。他们以世界一流企业为对标对象,将企业最优质的资源配置到产线上,将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吸引到产线上,从而使对标挖潜的着力点从单项指标攻关转移到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追求,既优化了生产组织模式,又获得了更好的系统性效益。


  其次,挖潜增效工作要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借助人力资源优化,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工成本的升高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而降低人工成本的最好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平均人均年产钢量不到500吨,虽然宝钢、沙钢等国内领先企业能够达到1000吨~1200吨,但距离新日铁、浦项等国际领先企业的2200吨左右水平还有较大差距。2014年以来,宝钢、鞍钢、武钢等大型国有企业提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在决战效益回升的同时,钢铁企业还面临去产能任务的艰巨挑战,二者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保障职工根本利益、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其路径惟有深化改革。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深化改革,钢铁行业外委用工已大幅减少,职工的分流安置工作将主要围绕在岗职工开展,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不仅需要国家给予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也需要钢企拿出决心和智慧,用更深更细的工作,确保改革平稳、顺利推进。


  再次,挖潜增效工作要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深挖先进装备潜力,将先进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钢企投入了大量资金引进了一批世界领先的装备和技术,但是,如今这些先进装备是否创造了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效益?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事实上,一些钢铁企业尚没有“吃透”先进产线的生产、加工能力,产品结构仍仅限于产品大纲中的常规产品,跟风生产、进行同质化竞争的多,通过生产组织模式优化和技术攻关,开发出有市场需求、有独特竞争优势产品的少。在行业仍然亏损的今天,钢企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借助专业和创新型人才深挖装备潜力上。


  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化理念下,针对用户小批量、多样化的需求,一些钢企通过挖掘产线能力实行定制化生产,即柔性生产,实现了盈利。然而,与专线生产对应的柔性生产所带来的收益能否覆盖其成本,如调试时间、质量风险等,是需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决策的。


  最后,挖潜增效工作应该以精益管理为“抓手”,特别是加强财务管理,增强钢企的抗风险能力。


  3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70%的“警戒线”,同期银行贷款环比增加。虽然部分财务数据表现尚好,但钢企应意识到高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加剧发债成本增加、利息上涨等财务风险,以及银行贷款结息周期对现金流带来的风险。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这一理念在钢铁行业已倡导多年,今天更要将之落实到位。


  近日,《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等宏观政策相继出台,如何把政策用好、用足,并且在产融进一步结合的大背景下降低资金成本、减轻资金压力、防范金融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都考验着钢铁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此外,钢铁企业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挖掘降本空间,如通过厂内汽运管理优化降低内部物流成本,通过成本责任与绩效指标减少亏吨,通过标准化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合格率,等等。


  挖潜增效是持久战,也是攻坚战。有的企业认为钢铁行业的对标挖潜工作已经进入瓶颈期,而这又何尝不是区别企业竞争力的分水岭?我们相信,在痛苦的挖潜过程中,那些不断自我加压,将改革创新渗透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的钢铁企业,最终能够走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