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药开发利用新途径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07-20  浏览:


  人们在临床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化学药物毒副作用大,药源性疾患逐渐增多;而作为国粹的中药具有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价格低等优点,特别是对疑难杂症更有其独特效果。回归自然,崇尚天然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中药大多源自天然产物,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市场广阔。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中药的传统应用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笔者探讨了中药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旨在为中药提供研发思路,拓宽发展空间。


  1 传统中药与现代药物相结合


  中药成分复杂,疗效稳定持久,强调宏观调节,重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西药成分大多单一,药效迅速,侧重局部,注重祛除病邪,消除病灶。近60年来,医药工作者对中西药联用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不仅将中西药联用推向了新水平,而且为进一步研究与提高中西药联用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长期的临床实践及药理研究表明,中西药物科学合理的配伍应用或组方制剂能标本兼顾、取长补短,起到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缩短病程、减少用药量等作用,并能发挥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所没有的治疗作用,显示了联用的优越性。杜长江用黄连、黄芩、二花等中药汤剂加服复方新诺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124例,结果全部治愈,平均治愈天数为2.5d,较单用西药或中药疗效显著。甘草与呋喃妥因或链霉素合用,可降低呋喃妥因的胃肠道反应或减轻链霉素对第八对颅神经的毒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中西药药学、药理、毒理和临床等多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和完善,为中西药的结合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中药炮制加工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也被认为是目前向国外证明中药质量稳定的较好方法,这都为中西药物的结合提供了切实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必然产物,开发中西复方新药是今后制药工业的一大方向,也是中药开发利用的出路和希望所在。


  2 发酵中药的开发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中药研究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增强了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并在中药研究与应用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中药的发酵工程已是国家科技部“十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项目之一。而中药发酵作为一项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新技术,为中药的研究开发拓展了新的空间。发酵法应用于中草药可上溯至汉代。传统的中药发酵是对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加以利用,但种类有限,污染较严重,且不能定向改变药物的性能或者根据药物之间的特性进行有目的的组合。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是在继承中药炮制学发酵法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近代微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的研究成果,利用现代生物工程的发酵技术而形成的高科技中药制药新手段。通过发酵手段,可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改变药性、降低毒副作用、增强疗效。如枯草杆菌发酵三七可产生新的人参皂苷RH4,红花经芽孢杆菌发酵后,抗氧化功效显著提高。董枚等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发酵液可显著抑制小鼠肝癌H22的生长,而等量的六味地黄丸煎剂则无明显抑瘤作用。相关报道的现代中药发酵大多是采用单一菌种的纯种发酵,而多菌种发酵较单一菌种有着更为强大的生物转化能力。因此,利用现代生物工程的相关技术,开发新的发酵菌种,进行中药的多菌种发酵,提高发酵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研究的热点及难点。


  3 非医药领域的开发应用


  3.1 化妆品


  中药化妆品是以纯中药或中药有效成分为添加物制成,用洗、擦、喷、涂等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达到清洁、护肤、保健、美容、修饰、辅助治疗皮肤病、美化人体为目的的中药用品。它运用了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与现代化妆品的思路不同。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重视程度的加深,当前化妆品已从单纯的化妆转向对人体的保健、营养和治疗,出现了化妆品医药化的趋势,这极大地推动了中药化妆品市场的发展。从市场角度看,中草药是医疗化妆品的最好原料,其优势是化学品和国外的天然植物所无法比拟的。我国在中草药开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国内已有药妆生产上市,有较好的美容护肤、抗皮肤衰老及治疗某些皮肤病的作用。但大多是采取从单味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添加到基质中的方法,而历代流传下来的美容方剂多为复方,它们以多种方式互相配合,以达到最佳、最高疗效,这是单方所不能比的。因此,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拥有广阔前途和市场需求的新型产品,中药化妆品的研发应合理运用中医的辨证思维方法,充分利用中草药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组配,开发出个体性、功能性、多剂型的中药化妆品。


  3.2 食品工业


  中国有着药食同源、食疗和食养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群众基础广泛。在国民经济不断提高、生活节奏逐步加快以及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人们对健康投资的意识日益增强,亚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我国有60%以上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保健食品作为一种针对人类亚健康的特殊食品应运而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市场和发展潜力较大。含有活性成分的中草药资源是保健食品的优质物质基础。中药保健食品具有防治疾病、滋补保健、延缓衰老等功效,是发挥我国独特的中药资源优势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已有开发上市的中药保健食品及饮料,如人参蜂王浆、灵芝胶囊、茯苓糕、鱼腥草饮料、金银花茶饮等家喻户晓的产品。而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食品发酵技术相结合的研究也开始崭露头角,如光明的汉方草本酸奶就是添加中草药到乳酸菌发酵食品中的成功实例。尽管中药保健食品的开发已取得初步进展,然而我国第3代保健食品的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立足我国现有资源,开发具中国特色的中药保健品是中药利用的新方向。另外,有些天然色素原料取自于中药材,如从姜黄中提取的姜黄色素,红花中提取的红花黄色素,栀子果实中提取的栀子黄色素等,其特点是色调自然、安全性高,大部分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与治疗疾病的功能;有些中药的提取物还可作为低热量、安全性高、甜味浓、风味独特的天然甜味剂,如罗汉果的提取物罗汉果苷,其甜度为蔗糖的210倍,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已被日本作为法定的食品添加剂,而肉桂、花椒、白芷、丁香、薄荷、陈皮等作为常见的食品调味剂,早已出现在人们的菜肴中。


  3.3 饲料工业


  随着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饲料添加剂的要求越来越高。抗生素、生长素、驱虫剂、改良剂和类固醇激素等大量人工合成的饲料添加剂被普遍应用,这无疑大大推动了畜禽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尤其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学者正在寻找和改进可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中药饲料添加剂是指以天然中药的物性、物味及物间关系等传统中医药理论为主导,辅以饲养和饲料工业等学科理论技术而制成的纯天然饲料添加剂。现代科学试验证明,中药添加剂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改善饲料的营养比例、提高饲料消化率、加快畜禽的生长速度、调节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而其安全无毒副作用、天然无残留、抗药性低等特点正顺应了当今世界"绿色农业"的潮流,开发前景广阔。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较好的成果,应用对象包括鸡、鸭、鹅、猪、牛、羊、兔、鱼、虾等10多种动物,如用党参、当归、黄芪、王不留行、苍术、益母草等中草药制成的添加剂可显著提高产奶量,乳脂率也提高了11.2%。但中药添加剂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剂型以散剂或煎剂为主,精制型少,而且单一的中药作用有限,可根据中医理论,充分利用各种中药的协同作用,发挥综合效应及优势,向高层次发展,开发复合型、精专型、特异性中药添加剂。


  4 中药废渣的回收利用


  随着我国中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的生产量逐年攀升,产生的废渣也大量增加。全国中药渣的年排放量超过3000万吨,仅植物类药渣年排放量就高达65万多吨。中药渣大多来源于中成药生产、中药加工与炮制以及含中药成分轻化工产品的生产,常含有较多水分,极易腐烂。目前中药渣主要被作为生活垃圾或工业垃圾进行固定区域堆放、填埋或焚烧处理,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中药废渣的处理和再利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新课题。由于制药工艺和提取技术的单一,中药渣中尚含有大量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韦云川等从提取总皂苷后的三七药渣中提取、分离与纯化得到三七多糖,含量达50%。变废为宝,是中药渣首选的利用途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食用菌可以利用中药渣进行生长,其生物转化率至少超过50%。王兵等利用白腐菌进行中药渣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可使中药渣纤维素质量分数降低,且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刘树华等以中药残渣为基质生产草皮卷,发现利用中药残渣生产的草皮卷具有出苗齐、成坪快、发势茁壮、抗病性强、节水省肥等优点。作为一种生物质资源,中药渣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中药渣的开发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与系统化。如今,随着食用菌产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基质和有机肥料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合理有效地利用中药渣有利于促进食用菌产业、有机生态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