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纵横:铅蓄电池何去何从?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09-16  浏览: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步伐:2011—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计划超过50万辆,中度、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计划超过100万辆;2016年至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中度、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年产销量将超过300万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速度日益加快,动力电池作为其核心零部件,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起来。


  基于我国特有的市场环境、技术生产水平和人们的消费能力,低端动力电池铅蓄电池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主要动力能源。但是,频频爆发的“血铅事件”却掀起了铅蓄电池行业的整顿风暴。随着国家环保部《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下发,铅蓄电池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锂电池——替代效应有限


  由于大量铅蓄电池企业停产,目前近六成的电动车企业面临无电池可用的困境。在短期内难以保证铅蓄电池供货的情况下,国内几家知名锂电池上市企业(如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都在积极推广铅蓄电池的替代产品。可以说,从行业自身发展看,锂电池对铅蓄电池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是短期内,其替代效应却又十分有限,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铅蓄电池经过行业洗牌,首先刺激的是铅蓄行业剩余的规模较大企业的产能扩张;第二,锂电行业受成本高、市场份额小、生产工艺要求高等自身的条件的限制,一时难以抗衡传统的铅蓄电池市场。


  铅蓄电池企业——几家欢喜几家愁


  2011年8月初,国家环保部公布了全国铅蓄电池企业名单和整治结果。全国各地共排查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再生铅)企业1930家,其中加工生产企业639家,组装企业1105家,回收企业186家。其中,取缔关闭583家、停产整治405家、停产610家,在产252家企业,80家在建,被关停的企业占82%。对于这次行业整肃行动,剩下的“行业大鳄”无疑是坐收市场供不应求之利的最大受益者。目前看来,风帆股份、骆驼股份和圣阳股份等铅蓄电池龙头企业将受益于产品提价和产能扩张。
 

  铅蓄电池行业——春天在哪里?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铅蓄电池行业的准入门槛还将进一步收紧,由此将会导致一场从电池制造到电池使用的相关产业链的大变局。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手段仍会陆续向该行业重拳出击,并形成双刃剑:一方面会加快产业重新布局,行业格局将进一步整合重组;另一方面,行业高强度的整肃影响已经开始波及包括电动车在内的下游产业。这种影响会持续多久,铅蓄电池行业能否再现“暖春景象”,其未来何去何从仍如迷雾。


  声明:华经观察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Larry)

 


相关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