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药市疲软,大家总有点不知所措,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供求关系的改变所决定的。由于药市已经处于两年的高价期,一些生长周期短的家种品种受高价的刺激,农民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如:生地,白术,山药 ,板蓝根,太子参,泽泻等等。虽然有的品种受到前期天气的影响造成部分减产,但是产量依然较大,供大于求自然就有价格这个杠杆所调节了。只有价格低到农民认为无利可图才能缩小种植面积,才能使药材价格有所回升。一些野生品种虽然不受种植面积限制,但是价格高了,人们的采挖积极性就会提高,产量也会得到提高。高价期——调整期——低价期——高价期——-周而复始的循环,只是时间周期长短不同而已。
二是盲目的跟风所致。不难理解往往短期暴涨的品种并不是供求矛盾所引起的,而是人为因素炒作起来的,如:三七,党参,太子参等等。有些人喜欢把某些品种产量说的多么多么少,大肆放风,加之受一点天气因素影响。往往集中收购,等收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在市场大肆宣传。结果造成不明真相的药商跟风。这种情况受益的都是炒作者而后入者则深陷其中,也就是所谓的“抬轿子”。太子参的例子就是很好的教训。而如今,由于后续者受资金的限制,要知道一些人往往是贷款所买,甚至高利贷的朋友都有。面对如今的萧条,有些人不得不亏本销售,但是一些人并非药材经营户,面对眼前的买方市场,也只能望药兴叹!后悔莫及。
三是考察的不细致不全面所造成的。有些人总喜欢跑跑产地,考察品种的产量及市场供应的一面,而不去深入了解产品的销量。要知道价格高了,销量是否会受到影响?药厂的停产很多因素就是由于药材价格高的离谱所致。另外某些药材价格高了还可以用其他药材所替代,太子参就是例子。销量的下降,产品的减产能否使价格上涨呢?因为供求矛盾是有两方面所决定的,很多人就是因为减产才赔的。价格的变化,药商是否意识到销量的变化?这方面的教训应该引起广大药商的注意。
四是当前人心涣散。市场现在很多朋友都对突如其来的不景气无所适从。因为现在许多药商都没有来得及把手中的货出手,还没有实现利润,甚至血本难回,面对市场的萧条,货物的难以出手,焦虑心情可想而之。纷纷恐慌性抛货,造成市场货源的增多。
当然了造成此次萧条的原因还有许多:投资者的理性与谨慎;药厂还没有大量的进货等等。
市场如战场——本来就残酷无情。记得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永远不要后悔你抛早了,您赚了钱把风险扔给别人是值得庆幸的事。这不正是当前市场的真实写照?因此果断抛货也是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