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质量;同时,节能环保行业子行业众多、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行业的发展对相关产业拉动效应明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手段,也是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必经变革之路。2012年6月29日,国务院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制定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华经纵横专家团队针对该《规划》做了深度研究,在此,我们对《规划》相关内容及对行业的影响进行简单阐述:
一、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截至“十一五”末,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达2800万人。其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为830亿元。“十一五”期间,节能环保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相关技术装备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但同时由于我国节能环保行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过程中不免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创新能力弱。
由于受到行业起步较晚、行业标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行业中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规模效应不突出、缺乏具有标杆意义的龙头企业,进而导致行业产品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技术附加值不高、品牌影响力小;行业规模经济效应的缺失,导致了企业缺乏连续的科研、创新投入能力,难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其次,政策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不充分。
由于我国节能环保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相关配套的政策机制难以快速适应行业的发展,因此,目前行业表现为:法律、法规、相关标准体系不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与环保收费政策尚未落实,行业内企业在融资、企业责任方面的政策难以落实;同时,受制于地方政府追求政绩、行业产品及监管标准缺失的影响,地方保护、低价低质恶性竞争、非节能环保装备淘汰速度慢等问题较为严重。
最后,行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基础设施及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可再生能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尚待建立和完善。
二、“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目标
《规划》第二部分对节能环保行业“十二五”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期间产业总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鼓励行业内企业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十二五”期间着重提高节能环保产业产品质量水平及标准,打造自主品牌及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到2015年争取将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10%提高到30%;加快环保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尤其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到2015年争取形成20个和50个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及环保服务公司。
三、重点发展领域
《规划》第三部分对节能环保行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进行了概括。《规划》将整个节能环保产业划分为三大部分,即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环保产业。其中节能产业包括节能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节能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包括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制造、再生资源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水资源节约与利用;环保产业包括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
四、重点发展工程
《规划》“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以下八大工程: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工程、"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再制造产业化工程、产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
五、相关扶持政策、措施
《规划》对节能环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及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及措施,以推动节能环保行业快速发展。具体政策、措施有如下几条: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集中资源化处理中心等项目用地;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环保重点工程的发展,落实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税收优惠措施;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节能环保产业、支持民间资本进入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完善进出口政策--鼓励节能环保行业产品、设备进出口,对于节能环保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研究减免进口关税及进口增值税;强化技术支撑--建立一批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完善法规标准--通过完善法规标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强化监督管理--通过各方面的协调监督管理,打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规划》对行业的影响
《规划》阐述了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发展目标,同时对重点发展领域及重点发展工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经过审慎的分析,我们预计《规划》对节能环保整体行业的影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业整体规模快速增长,大量投资机会快速涌现。
从《规划》的发展目标部分我们可以看出,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一般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为了完成国家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节能环保行业的高速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市场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节能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企业及服务提供企业数量也将快速增长。
其次,行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节能环保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配套监管措施难以适应其快速发展的节奏,成为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因此,《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持续完善行业监管法律法规,规范行业市场环境,打造公平竞争氛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行业内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最后,行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目前,节能环保行业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品牌理念,表现出科研投入不足、科技研发力度小等问题。随着行业投资机会的不断暴露、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到节能环保领域,资本的逐利性将逐渐拉低行业利润水平,同时使得行业的竞争状况进一步恶化,企业必将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
七、我们对拟进入节能环保行业企业的几条建议
投资活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适度的投资规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前提条件。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来看,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投资规模是否适度、合理,是影响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进行节能环保项目的投资应注意以下问题:
1.产品的市场定位;
2.投资地域的选择;
3.投资规模与投资方式的确定;
4.经营模式的考虑;
5.项目投资周期的估计;
6.企业预期盈利模式的选择;
7.企业目标市场的确定;
8.营销渠道的建立;
9.产品质量体系的建立。
华经纵横极力支持企业进入节能环保市场,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市场,将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越多的厂商投入资金研发节能环保产品将有效提升产品的效用,同时也会减少相关能源的消耗及废弃物的排放,最终受益的将是整个社会、整个地球。
声明:华经视点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