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12-07  浏览:


  通过对世界上和我国储能产业发展分析,可以预见未来储能产业有很大的市场,但是,目前储能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多个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除抽水蓄能已得到大规模应用外,其他储能技术的成熟度、可靠性、经济性尚需进一步验证,用户对各种储能技术的选择需市场进一步考验。


  其次是应用挑战。储能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应用时间短,如何将储能技术同电力系统进行集成和规模应用,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尚需实践检验;同时,电力行业对产品要求较高,储能产品在规模生产和应用前需一定时间的测试和使用。因此,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必须经历一个较长过程。


  再次是机制挑战。由于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均可从储能应用中受益,但目前储能产业盈利机制尚不明确;储能产业未来发展规划、配套标准规范、运行监管和审查体系的缺失,也迫切需要因地制宜建立明确的储能产业机制。


  目前,我国有待出台专门针对储能产业的具体政策。但在国外,具体的储能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和有效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各种储能技术示范工程运行和商业化推广的实现。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储能产业发展,有如下建议:


  其一,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市场机制。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为储能产业进行专门的立法,明确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业发展指导和技术支持政策、推广与应用政策、激励以及监督措施等方面内容。通过立法形成促进储能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能源主管部门应制订储能产业发展规划、项目执行规划等,明确储能产业发展规模和建设区域。此外,应明确储能产业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增加产业融资手段,提高产业投资积极性,储能系统可以存在于电网“资源-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任一环节,其投资主体应多元化,鼓励发电商、电网公司、用户端以及第三方独立储能企业等投资方投资储能产业。


  其二,推进储能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储能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进程,特别是适合大规模储能的抽水蓄能机组、压缩空气储能、大规模太阳能蓄热、大容量电池和超级电容等,通过技术研究、技术装备、示范工程和研发平台建设,争取在100MW级抽水蓄能机组、10MW级压缩空气储能、10MW级太阳能蓄热、MW级大容量电池和MW级超级电容等储能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通过智能电网系统、大规模间歇式电源接入系统、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水/光/储互补发电系统、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示范系统等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为我国储能产业积累有关技术数据和运行经验,提高储能系统设备国产化水平,为储能的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其三,健全监管和标准体系。目前需要成立一个统筹管理储能事务的职能部门,能够有效监督、管理储能项目的企业配套规划执行情况和储能项目运行情况,审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同时,也要建立评估、审查标准,真实体现储能系统的价值。储能系统评估、审查标准应包括能源效率节约、温室气体减排、投资成本降低、延缓电网升级、电力质量提高等标准,以便正确合理评估储能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其四,尽快制订强制性的储能系统的技术规范和带有储能系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技术规范,建立并网认证和检测制度,以便给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同时也有利于督促发电企业主动参与发电侧电能的调频调相,提高电能质量,而电网公司则可以对满足并网规范的电能全额接收。


  此外,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产业发展。可以实施如给予税收及贷款优惠、进行财政补贴、实施峰谷电价、两部制电价和储能电价等不同的电价等优惠政策,加强储能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