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半导体代工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3-15  浏览:


  随着整合器件企业(IDM)的无厂化趋势和集成电路设计行业(FABLESS)的快速发展,全球半导体代工产业不断成长。


  在2011年,全球代工市场规模已达到326亿美元。若以最终芯片产值为制造环节产值的2.5倍来估算,2011年代工产业所生产的芯片产值约为815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总值的27%。(据WSTS的数据,201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3023亿美元)。


  在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不断成长的同时,代工业的产业格局已由最初的晶圆双雄转向群雄争霸的阶段,并不断升级。最初的群雄争霸是始于特许(Chartered)和中芯国际(SMIC)等企业的加入,虽然台积电(TSMC)在规模上遥遥领先,但这些新企业,依然努力实施技术追赶,新建12英寸工厂,与晶圆双雄争夺高端制程市场。


  现如今,群雄争霸进一步升级。2008年,AMD将制造部分彻底剥离,在其彻底实现无厂化的同时,所剥离的制造部门和中东资本结合,建立了GlobalFoundries,其后又迅速兼并了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形成了代工领域的新势力。位列全球半导体产业第二的三星半导体,则高调宣布进军代工产业。2011年,在其苹果订单的支持下,三星的代工销售额接近20亿美元,名列代工排行榜第四。


  行业巨头英特尔,近期亦不断显示出布局代工业的迹象,不管是为外界代工22纳米FPGA产品的消息,还是为苹果公司生产芯片的传闻,都显示出这位行业老大已悄然落子于代工市场。2.拼的是技术,花的是钱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工艺特征尺寸不断微缩,研发投资越来越大,建厂投入越来越高,能够一直处于先进工艺前沿的企业越来越少。


  随着三星、英特尔的进入,代工产业工艺水平的竞争又上了新的台阶,原先处于第一梯队的代工企业面临着新的压力,如果要留在第一梯队,和现有的大佬们比拼,就必须持续发展最领先的技术与工艺。这意味着各家需要不断投巨资于技术开发和先进产能,否则必然出局。


  领先的国际半导体企业近年来大举投入,年资产投资额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其中,三星的扩张计划最令人瞩目,其计划在2012年投入131亿美元扩充其半导体产能,其中一半以上用于逻辑产品生产线的扩张。现在,第一梯队中的企业不仅是当年的晶圆双雄(台积电和联电),也不是之前的四强(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和特许)了。


  如今,三星挤入,英特尔隐现其中,GlobalFoundries挟石油美元滚滚而来。如此光景,除根基深厚,武艺超群的台积电决然论剑巅峰。余下各家,既没有百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又缺少实力财团的巨额支持,强留在第一梯队,参与半导体烧钱大赛,难免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中国代工业面临挑战,不进则退始于本世纪初,随着中芯国际、宏力项目的建设,以及华虹NEC从DRAM向代工的转型,中国的半导体代工产业掀起了发展的高潮。


  其后,苏州和舰科技的建设,松江台积电的进驻,以及上海先进,华润上华香港上市,并扩充8英寸产能,又让中国半导体代工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高潮,并在全球代工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半导体代工业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生态的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快速发展更是功不可没。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的半导体代工业的发展进入低潮,主要表现为建设投入减少。


  2011年,中芯国际的CAPEX为7.65亿美元,2012年则调整为4.3亿美元,连台积电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显然,由于半导体工厂和研发投资巨大,仅靠企业的自我积累无法实现有效发展与扩张。另外,除了华力半导体之外,中国近年来几无重大的代工项目。由此,ICinsights预计中国企业将在纯晶圆代工市场的份额将会大幅下降,到2016年,中国企业的份额将从2007年的13.3%降至6.6%。


  面对全球代工领域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代工业发展放缓的现状,中国代工业将何去何从?是半导体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


  逆势而上加大先进工艺投资


  在产业巨头争霸,产业格局迅速变化的阶段,中国企业如果不能逆流而上,继续推进产能扩张与技术赶超,未来将更难在代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代工业发展放缓,将会对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考虑,中国代工业的领先企业,此刻更应该加大投入,逆势而上,否则未来中国的代工企业只能防守于某些特定产品领域,很难再有机会立足尖端工艺的市场。半导体制造业所需投资巨大,且要持续投入。逆势而上,论剑巅峰,既需要企业的雄心,更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推动。


  兼并重组壮大行业优势资源


  半导体制造领域的规模经济性和高额资本需求,使这一领域成为行业巨头的游乐场。随着技术的发展,行业的成熟,兼并重组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代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兼并重组将更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分配。2011年年底,华虹半导体和宏力半导体宣布合并,从而形成一家拥有3座8英寸晶圆厂,月产能13万片的代工企业。更重要的是,兼并之后,将拥有更加完整的技术和营运平台;且同为8英寸工厂,可形成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合并后的公司,2011年的销售收入可达6亿美元,与TowerJazz不相上下。


  深耕市场发展特色工艺能力


  中国有着巨大的半导体应用市场,蓬勃发展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中国的代工企业,大多数处于全球代工产业的第二梯队,以次先进工艺为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代工服务,通过不断深耕市场,发展特色工艺能力,满足特定市场需求,如功率半导体、汽车电子、混合信号、嵌入式存储器、MEMS等。


  代工企业对市场的深耕既能形成自身的优势领域,也能有效地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生态的发展。期待中国政府和产业界给予代工业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唯有中国政府的扶持和推动,产业界的协同努力,才能使中国半导体代工业逆势而上,不断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