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昆仑能源公司前董事长被查 “以气代油”战略或放缓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08-29  浏览:


  昆仑能源昨天收盘报10.880港元,下跌13.51%;同时,花旗银行下调昆仑能源评级至沽售,目标价9.9港元。


  对于公司前董事长李华林被调查一事,昆仑能源上下要么三缄其口,要么毫不知情;而业内最担心的是,李华林在昆仑能源一手制定的战略是否会因其被调查而放缓。


  昆仑能源是中石油集团天然气中下游业务唯一的上市平台,近年来发展迅速,也被视为中石油未来盈利的重要板块。受益于天然气销售的快速增长,该公司去年获得收入达329.53亿港元,同比增长27.16%,净利润为65.18亿港元,同比增长15.96%。


  被调查前,李华林是昆仑能源十多年来发展的掌舵手。2001年,李华林出任昆仑能源执行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2005年成为行政总裁,2007年1月被委派为昆仑能源董事会主席;同年11月,李华林又出任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并于2009年出任该公司董事会秘书及授权代表。


  在李华林掌管昆仑能源的过程中,2007年授出的管理层激励期权曾经受到较大争议。当年1月,昆仑能源授出8000万份的管理层激励期权,身为董事会主席的李华林拥有2500万份,行使价为4.186港元,昆仑能源年报显示,李华林已行使上述期权。


  业内人士预计,李华林通过行使期权获利超过1亿港元;同时,质疑称昆仑能源这类依赖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国企不应该发起如此的股权激励。


  不过,李华林以及昆仑能源的管理层并未因为期权被质疑而受到任何动摇,其对昆仑能源的掌控仍然固若磐石,并且由于昆仑能源业绩向好、盈利增长迅速,李华林成为中石油系统内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高管。


  目前,天然气业务是昆仑能源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去年,来自天然气分销业务的收入占昆仑能源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81.56%,同期,其天然气销售量为48.18亿立方米,天然气销售收入为135.51亿港元,同比增长47.5%,税前利润为19.56亿港元,同比增长40.52%。


  “以气代油”是李华林所主导的昆仑能源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下,昆仑能源大力兴建加气站、LNG加工厂和进口LNG接收站,现在已成为国内拥有加气站和LNG加工厂最多的公司。


  但是,其实李华林力推的LNG战略在中石油内部和外部都遭到了一些不满,而在他接受调查之后,昆仑能源的发展战略能否一如既往?


  “李华林大刀阔斧推进LNG的步伐可能会因此而放缓。”析师王晓坤说,中石油目前正在梳理天然气上下游的业务,希望通过昆仑能源积极布局天然气的一体化,李华林离职后,该公司正在建设和未来计划建设的一些项目可能会存在较大变数。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天然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 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