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生物制药创新即将迎来黄金十年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09-08  浏览:


  2010年下半年,生物医药产业被列入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伴随全球生物制药领域的高速发展,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呈现勃勃生机。“中国生物制药创新即将迎来黄金十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


  创新药成果初现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来生产药物的方法,包括疫苗、抗体、血液制品等种类。由国家多个部委联手推动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今已进入收获期。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盐酸埃克替尼上市,打破了此类药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盐酸埃克替尼是新一代靶向抗癌药,也是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适应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6月中旬,恒瑞医药研制的新一代非甾体抗炎类创新药“艾瑞昔布”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取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注册批件。5月底,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手足口病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结束,进入第二阶段,全球第一支手足口病疫苗有望在中国诞生。


  除此之外,我国在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研究上也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阶段性成果。


  高投入期待高回报


  “生物制药是一个飞速成长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对人才、技术、资金、生产有高要求的行业。”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系主任王春梅说,“推出一个新产品一般要耗时10年。一旦成功,很可能有10倍的巨额回报。”


  近10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速度平均超过GDP增长速度的2倍,生物医药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数据表明,“九五”至“十一五”期间,国家在生物制药产业投入的创新基金分别为1.5亿元、10亿元、66亿元。


  而老龄化、城镇化以及全民医保扩容升级又为整个医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临床受试群体、庞大的人才库,都是我国发展生物制药的有利因素。数据显示,未来5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23%,由2011年的1.25万亿元左右增长到2015年的3.6万亿元以上。


  但现阶段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能级和集约化程度还比较低,表现在技术创新弱、产品市场规模小、技术转移转化效率低、竞争力不强等方面。


  原创新药有望打破国际垄断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很多百姓生活中的难题,进口药价格昂贵更是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长期以来,我国市场上自主创新药物不足5%,全国医药产业年销售额仅与发达国家几家大医药公司相当。


  生物医药的发展将主要强调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等创新型药物品种。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杨哲说:“国际上的药物有一个话语权,取决于它的唯一性,就是说你没有我有,我就可以随意来定义这个价格。我们国家研制出新药,当然可以打破国际上的垄断局面。只要我有了,国外比较高的价格可能就会降下来。”


  这一期待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中央财政计划下拨资金100亿元,配套资金300亿元,规划“研制30个创新药物,改造200个左右药物大品种新增”。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到2015年,中国医药产业的原创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通过‘863’、‘973’等一系列计划的支持,通过重大新药专项‘十一五’期间的滚动发展,到‘十二五’末期,预计我们有25个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药品会产业化,平均到每一个年份大概要有4个到5个产品,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