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纵横:仿制药如何迈进春天里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12-20  浏览:


  根据调查显示,过去的10年,全球仿制药市场发展的增速是专利药的2倍以上。2011年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即将突破1300亿美元,而今后五年,将有770亿美元销售的专利药到期。因此,可以说全球仿制药即将迈进春天里,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主要表现

详细内容

增速

IMS预测,未来5年内,全球仿制药将保持10%-14%的增速,占药品市场的比重从2000年的7%提高到目前的15%,预计2015年将超过20%

市场份额

预计2015年,全球药品消费量将达1.1万亿美元,其中仿制药将至少占60%70%的市场份额。其中,治疗溃疡、降压调脂、抗菌、抗肿瘤等疾病的全球35种畅销药专利的集中到期,将为市场贡献达820亿美元的销售额。

各国表现

目前,欧美各国加大仿制药发展力度。德国、英国的仿制药占本国处方药市场的比例超过50%;日本的仿制药市场从2007年的3062亿日元增至2010年的3597亿日元,增长约17.5%;美国则通过Hatch-Waxman法案扶持仿制药产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仿制药迎来的国际机遇,成为近来中国医药界最关注的焦点之一。专利药到期的浪潮,将大幅度推动相关仿制药的生产和销售。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仿制药是中国医药行业的中流砥柱。目前,由于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我国医疗卫生的刚性需求也将呈现快速增长,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医药产业发展将出现新的向上的拐点。2010年,我国仿制药为2.23亿美元,预计2016年将达100亿美元,2020年将达200亿美元。


  目前,我制药企业仿制药生产能力强,各种化合物和制剂仿制能力高。但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国内药企的竞争劣势同样突出。在药物研发领域,投入资金不足,缺少有效研发体系;在国际法规方面内外法规差异较大,存在技术壁垒;并缺少对发达国家的有效营销渠道;此外,质量管理的不规范一并成为药企发展难题。


  面对全球仿制药即将到来的春天,我国药企如何迈进是一个亟须关注的问题。华经纵横长期从事医药行业的研究,针对该问题给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供医企参考:


  通过收购、合并等有效途径规避新药风险


  我国药企,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数规模不大、分散、研发实力不高,很难承受研发失败的风险,因此我国药企国应该倾向于通过收购、合并等方式来获得新药规避风险。


  加强中外医药企业合作


  我国虽然是一个仿制药大国,但是不是仿制药强国,因此,为了尽快提升我国的新药研发能力,与国际市场接轨,药企应该加强与国外药企的合作。这样将有助于提高国内仿制药的水平,加快国际化进程。根据华经纵横调查,2010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海外项目或海外合作,例如: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完成FDAⅡ期临床试验;双鹤药业与韩国LG生命科学股份公司签署排他性协议,双鹤药业将在中国独家许可供应和经销LG生命的2型糖尿病的专利口服药;海正药业出资980万美元认购注射剂开发公司赛金控股有限公司发行的B类优先股700万股等等。


  合理加大研发投入,重视人才


  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远远小于其他医药先进国家,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国家科研经费大部分投给了大学和科研机构,而非企业;另一方面是药企无法承担或者不愿承担高额的研发费用。因此,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应该明确必要的研发投入是提高仿制药品质的关键,否则即使在仿制药领域,我国仍然处于落后位置。另外,专业人才也是我国仿制药迈入春天里的必要法宝,应该予以重视。

 

声明:华经观察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