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困境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08-08  浏览: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提供大量输出,但国内需求量却偏低,导致市场一直受制于德国和意大利以及其他欧美市场制约。即使政府提拨补贴,业界也不看好。民营太阳能光伏企业盼有利可图,而在政府迟迟不推出上网电价的情况下,3省份已各自为政,变相对政府主管部门施压。


  目前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需求得看德国和意大利的状态需求,2010年全球170亿瓦(17GWp)的装机量中,此2国共计拥有70%市占率。2011年此2国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有所调整,当下牵引全球太阳能产品价格,造成激烈涨幅。


  2011年至今多晶矽价格下跌20%以上,矽片下跌30%,电池片也下跌30%左右,直到德国与意大利的政策确定,市场才又趋于稳定。


  我国太阳能产业还停留在「只做不用」的窘境,尽管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占全球50%以上供给量,需求量却不到全球5%。面对如此尴尬情形,市场一直希望政府能推出配套政策。


  自2009年3月起,政府决定每年从财政提拨人民币100亿元作为补贴,协助设置太阳能屋顶和太阳能建筑等相关建设,并促进大陆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形成。


  然业界人士认为此举是杯水车薪,不愿积极响应。同时,政府提出的「金太阳」工程执行效果不佳,2010年第1期工程建设项目未达总规划规模的一半,严重影响第2期项目。


  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以民营企业为主流,必须有利可图,装机量才有可能增加。眼前「叫好不叫座」的主因,始终是削价竞争、补贴不足、收益不尽理想、投资主体缺乏积极性等,严重影响营收的老毛病。


  根据目前人民币15~18元/瓦总投资成本来计算,国家政策的补贴额度基本在人民币7~8元/瓦,太阳能产业的资本回收期大约10~15年。就报酬率来看,投资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但短期内很难有出类拔萃的表现。


  然就全球市场而言,太阳能产业的营利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制定上网电价。「平价上网」是可期的未来,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的机率颇低,大陆企业必须仰赖政府补贴,才能赖以生存。


  大陆政府迟迟未推出固定的上网电价标准,所以各个省份「各自为政」。江苏祭出人民币1.4元/度的上网电价方案,青海则是标榜人民币1.15元/度,而山东也不落人后,日前公布该地区2011年投产电价为人民币1.4元/千瓦时,2012年则是1.2元/千瓦时。


  3个省份在不同时间点推出自己的上网电价方案,由此可见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博弈关系。某太阳能光伏企业资深主管观点,各省推出各自的上网电价,可说是在对中央政府施压。


  若进度顺利,政府很可能在2012年推出国家标准的上网电价规划。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深具潜力,但若想快速发展,政府制定上网电价势必是最关键的一步。


  国家能源局计划推出的「新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有可能将十二五期间的太阳能装机目标提高至10GWp,至2020年太阳能装机目标大幅上调到50GWp,年平均装机量定为25GWp。然就眼前情况看来,600~1,000百万瓦(MWp)很有可能是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