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省国内贸易工作紧紧围绕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增强内需拉动作用这一主题,深入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家政服务工程、创赣菜品牌“四百”工程,组织万家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组织举办省产品外销推介活动,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切实加强市场运行监测预警和应急保供工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市场流通秩序,国内贸易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促进了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健康运行。2011年全省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7.7亿元,同比增长17.9%,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是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快速发展。2011年我省限额以上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销售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势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实现1093.2亿元,同比增长30.3%,增速高于全省消费品市场增速12.4个百分点,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为31.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2个百分点。
二是多类商品旺销。今年以来,随着我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推动了我省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旺销。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销售统计资料看:吃、穿、用类商品销售分别同比增长31.1%、49.1%、23.9%,其中粮油、食品类销售同比增长32.7%,饮料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26.2%。在用类商品销售中,投资型和改善型的新型消费热点日益凸显,如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49.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和家具类商品销售同比分别增长59.5%和52.1%。
三是城乡市场共同发展。2011年,全省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59.4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37.0亿元,同比增长20.3%;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8.2亿元,同比增长17.4%。
四是各设区市消费品市场协调发展。2011年各设区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最高与最低相差1.3个百分点。增幅高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水平17.9%的依次为南昌18.5%、新余18.2%、九江18.1%、宜春18.0%和上饶18.0%。增幅低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水平的依次为吉安17.7%、萍乡17.6%、鹰潭17.5%、景德镇市17.4%、赣州17.3%和抚州17.2%。
五是推动省产品销售取得重要成效。先后组织200多家农副产品企业参加南昌、西安农超对接洽谈会,签订产品销售合同14.2亿元。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举办江西名特优产品展示展销会,共组织400多家省内名优特企业2000多个产品参展,广泛宣传和展示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在当地产生了轰动效应,现场销售产品3551.3万元,签订产品销售合同44.23亿元,一大批省产品进入省外大型超市和卖场。
六是扩大消费政策强力拉动消费增长。2011年全省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71.7万台,销售金额达1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0%。家电下乡全年累积兑付补贴345万笔,发放补贴资金11.2亿元,同比增长11%、22%。全省累计销售以旧换新家电203.05万台,销售额达68.69亿元。
七是成品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2011年全省成品油采购590.9万吨,同比增长11%;销售575.3万吨,同比增长9%;2011年底库存28.69万吨,同比增长1.6%八是CPI上涨5.2%。2011年12月份,受元旦节日消费拉动影响,江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受猪肉、水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同比涨幅回落,上涨3.9%;2011年比2010年上涨5.2%,比全国低0.2个百分点。
三、影响消费品市场值得关注的几个因素
1、物价上涨较快消弱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意愿。2011年以来,全省物价水平一直居高难下,尽管在2011年12月份,受猪肉、水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全省CPI同比上涨3.9%,涨幅较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但CPI构成的8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仍呈涨多跌少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8.5%,拉动CPI上涨约2.82个百分点,占比为72.3%。食品类价格上涨明显,推动了物价的持续上涨,导致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意愿大大受到影响,尤其是直接影响到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正常开支,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担。另外,商品价格的连续上涨还会带来通胀隐患,对消费市场造成严重冲击。
2、目前全省缺乏消费新热点。近几年,全省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消费热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2011年以来,由于购置税优惠、汽车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的退出,以及近年来汽车销售爆发式增长及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2011年我省汽车销售增速大幅回落。未来汽车、家电消费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而新的大宗消费热点还没有出现。传统行业快速增长难度加大。在当前物价、利率及收入水平下,更多的居民倾向于储藏、投资,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调。消费热点商品的减少,给社会消费品增速带来直接影响。
3、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拉动了消费增长。消费性支出占收入比重比较大,居民收入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省委、省政府科学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就业面不断扩大,加上各种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自主创业的居民增多,直接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相应提高。针对物价上涨较快的情况,发挥我省价格调节基金作用,对低收入群体实施了临时价格补贴。2011年江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9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01%和19.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双双好于全年预期,直接拉动了消费的增长。
4、假日经济拉动消费增长作用明显。全省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商贸流通企业纷纷抢抓节日旺销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将购物、休闲、旅游、度假有机融为一体,促进了居民消费。各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调整经营方式、优化经营结构、改善经营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了各行各业零售额的快速增长。以旅游、餐饮、购物为主要特征的假日经济,有力地扩大了消费需求,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