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通信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行业。“十一五”时期,我国通信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通过积极开展3G网络建设及业务应用,大力推进TD-SCDMA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行业整体保持了健康平稳有序的发展。然而,在通信业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凸显。通信业发展结构性矛盾较突出,行业战略转型有待深化,通信服务城乡差距明显,信息基础设施竞争力有待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尚需完善。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为了顺应新形势下通信业发展的需要,实现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信部编制并于5月4日正式发布了《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为了使通信业的持续发展有新的增长点,此次《规划》将光纤宽带作为重中之重进行了强调,要求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其中,对于光纤宽带覆盖用户数量以及质量作了明确的规划:互联网网民超过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7%。(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亿户,光纤入户用户超过4000万户。城市新建住宅光纤入户率达到60%以上,城市和农村互联网接入带宽能力基本达到20Mbps和4Mbps以上,部分发达城市接入带宽能力达到100Mbps,用户实际使用带宽水平显著提升。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干线传输网络基本建成。
同时,《规划》给无线通信的发展也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3G、4G业务的发展目标:3G用户超过4.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例超过36%。3G网络基本覆盖城乡,实现无线宽带数据业务热点区域连续覆盖,LTE商用。《规划》目标还特别提到了要注重通信业发展和工业农业等生产制造类行业的结合,期望通过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业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同时带动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15年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10%,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PUE值达到1.5以下。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对全社会节能减排的贡献进一步加大。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在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重复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表1《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八大目标
目标 | 具体内容 |
1.行业规模发展壮大。 | 到2015年,电信业务收入超过1.5万亿元,其中基础电信企业业务收入超过1.1万亿元。建立创新型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规模超过2万亿元,带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一步发展,实现智能终端产业全面升级。 |
2.信息网络实现跨越。 | 光纤接入网络覆盖商务楼宇及新建小区,城市新建住宅光纤入户率达到60%以上,城市和农村互联网接入带宽能力基本达到20Mbps和4Mbps以上,部分发达城市接入带宽能力达到100Mbps,用户实际使用带宽水平显著提升。3G网络基本覆盖城乡,实现无线宽带数据业务热点区域连续覆盖,LTE商用。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干线传输网络基本建成。下一代互联网全面商用部署,骨干网和国内访问流量排名前1000位的商业网站系统支持IPv6。国际业务出口总带宽达到8Tbps,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在信息通信国际标准制订方面的影响力明显增强。 |
3.新兴业态迅速崛起。 | 互联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全面深化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业务体系创新取得突破。云计算服务商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实现云计算中心、绿色数据中心、CDN等新型应用平台统筹布局。物联网在重点领域全面开展先导性示范应用。三网融合在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业发展、行业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
4.信息服务普惠民生。 | 信息服务普惠民生。电话用户总数超过14亿户,电话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超过12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5部/百人;互联网网民超过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7%。(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亿户,光纤入户用户超过4000万户;3G用户超过4.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例超过36%;已通电的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为医疗、教育等公益机构提供宽带网络接入条件。 |
5.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 电信服务质量整体水平有效提高,进一步实现服务规范化、种类多样化、消费透明化,电信资费水平稳步下降,电信用户满意度逐步提高。基本建立涵盖各类电信业务的、相对完善的电信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
6.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 节能降耗、绿色环保新技术全面应用,2015年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10%,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PUE值达到1.5以下。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对全社会节能减排的贡献进一步加大。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在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重复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
7.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 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健全。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网络和关键应用基本实现安全可靠,安全防护和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通信网络环境更加安全可信、健康有序。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公众通信网络抗毁能力大幅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
8.发展环境日趋优化。 | 通信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完善,监管政策和程序更加公开透明。电信市场进一步开放,上下游产业链和谐发展。 |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将是光纤宽带建设的高峰期,电信运营商势必大规模提高光纤宽带的建设投入力度。为了达到“十二五”所制定的目标,《规划》也明确了通信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十项重点任务,这十项重点任务,有助于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在推动产业升级和迈向信息社会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有助于实施“宽带中国”战略,进而推动通信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表2《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
发展重点 | 主要任务 |
(一)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 | 加速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进程。统筹推进移动通信发展。积极推进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 |
(二)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 | 统筹部署互联网基础设施。优化传输网络资源部署。完善国际通信网络布局。 |
(三)全面深化信息服务应用 |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民生性信息服务。助力政府管理水平提升。 |
(四)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态 | 积极发展云计算服务。繁荣移动互联网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
(五)深化信息通信普遍服务 | 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普遍服务范围。建立普遍服务长效机制。 |
(六)推进三网融合全面展开 | 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大力发展融合业务。完善三网融合技术创新体系。 |
(七)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 | 加强物联网研发和标准化。提升物联网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物联网先导应用示范。 |
(八)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 完善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
(九)推进信息网络绿色发展 | 发挥优势带动全社会节能。推动产业链各环节节能降耗。推进绿色IDC和绿色基站建设。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十)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加强通信业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安全生产防范和应急能力。 |
同时,为了能更好的明确通信业的发展方向,《规划》中还涵盖了三个子规划:《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国际通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电信网码号和互联网域名、IP地址资源“十二五”规划》。这三个子规划,将“十二五”期间通信业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细致的规划。其中,《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而《国际通信“十二五”发展规划》则用于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国际通信发展和管理。《电信网码号和互联网域名、IP地址资源“十二五”规划》将在加强电信网码号和互联网域名、IP地址资源统筹部署,提升通信网络能力,保障我国通信业务和服务的科学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信行业经过了“光进铜退”,3G爆发式增长的产业变革后,目前处于相对平稳发展期。此次《规划》的出台,为行业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政策上的指引。《规划》分别从宽带网络覆盖工程、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云计算工程、宽带“村村通”工程、三网融合工程、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和应急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等方面对通信产业链的提升做出了规划。《规划》是指导通信业未来五年发展、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但也应看到,《规划》更多的是对行业的一个引导。《规划》中涉及到的指标数据大都是预计型的指标,真正实施起来仍需要配套的细则,这也将成为未来相关政策出台的方向。
二、工信部发布《关于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见》
宽带网络是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宽带网络与服务已逐步渗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撑互联网创新应用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宽带的发展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十一届十五次会议审核通过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启动宽带上网提速工程”。同时,《通信业“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到“十二五”末,我国要实现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亿,城市家庭平均达到20M以上,农村的宽带速率将提升到4M以上。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和《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宽带建设与发展,提升用户宽带上网体验和宽带使用的性价比,充分发挥宽带网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促进作用,工信部于4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了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指导思想,《意见》明确“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五项基本原则,同时,《意见》还确定了宽带普及提速工程2012年的主要目标,最后,《意见》还提出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八项工作任务和九项保障措施。
表3《关于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见》主要内容
项目 | 主要内容 |
指导思想 | 以“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扩应用、降资费、惠民生”为总体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和科技创新,创造政策环境,发挥部省联动优势和市场机制,强化信息发布和公众参与,促进产业链合作,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促进宽带应用的普及和推广,更好地发挥宽带在支撑国家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
基本原则 | 1、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相结合。 2、提升发达地区宽带发展水平与缩小地区差距并重。 3、加强从用户到信息源各环节的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消除网络发展瓶颈。 4、宽带应用引领宽带网络发展。 5、宽带建设与安全保障相协调。 |
主要目标 | 增强宽带接入能力,新增光纤到户(FTTH)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总体提升我国固定宽带用户的接入速率,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50%,降低单位带宽价格;提高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家庭超过2000万户;扩大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规模;宽带应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
行动计划 | 1、城市光纤到楼入户计划。 2、农村宽带入乡进村计划。 3、公益机构接入普及计划。 4、宽带使用体验提升计划。 5、宽带应用创新示范计划。 6、中小企业宽带应用提升计划。 7、产业基地宽带能力提升计划。 8、高性能宽带接入产品支撑计划。 |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将发展宽带作为国家战略,纷纷投入巨资建设光纤网络。而虽然我国宽带用户数迅猛增长,但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和低收入群体享受不到宽带服务。在宽带覆盖到的区域,宽带网络服务仍然是用户投诉热点,宽带不宽、网速不快、资费较高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覆盖对象广、实施环节多,此次政策的出台正是为了明确“政府引导、企业担纲、产业合作、社会支持”的思路,统筹规划,形成合力,从而最终整体推进宽带中国战略的稳步实施。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研究成果《通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